众所周知,如今的建筑,主要是由钢筋水泥建造的。水泥是18世纪才被英国人发明出来的,中国建水泥厂也要到十九世纪末了。
既然水泥是近现代的产物,那么古时候的人们是靠什么来建造房屋的呢?木质结构的房屋姑且不算,石质房屋怎么堆砌呢?
尤其是古代最宏伟的建筑长城,绵延万里的石墙经历了千年的风吹日晒,如今却还能巍然屹立,又靠的是什么来粘合的呢?
首先被应用于建筑中的,是石灰砂浆。其实实惠十分容易制作,不过加入沙子和碎石子的石灰就没那么好用了,粘合性不高。
不仅如此,这种石灰砂浆还不能在水里使用,哪怕是潮湿的环境也不行,限制颇多。后来人们想了办法,在石灰砂浆里添加了黄黏土,这才令砂浆可以建造大型建筑。
除了石灰,古人们还会制造一种叫做“蜃灰”的材料,主要是用牡蛎壳等贝类烧制成的,性能比石灰还要好些。
相信不少人都听老人们这么说过,长城是用米汤粘起来的。当年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相信不少人都觉得,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其实这在古代是真的,在南北朝时期,古人们发现,用糯米汤混合石灰砂浆,便可以得到一种强度更大的粘合剂。
这种粘合剂后来被广泛用于长城的建造之中,那些笨重的条石和墙砖,都是靠他们粘合起来的。靠它粘合起来的建筑,可比现在的建筑强多了,推土机都不能轻易推倒。
至于为何粮食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糯米里所含的淀粉十分的丰富。糯米被熬煮之后,解析出来的淀粉具有极强的粘合性。
这种东西有些类同于我们常用的浆糊,虽然是纯天然的成分,但是粘合效果却出人意料的好,而且还环保。
除了石灰砂浆和糯米汤,古人们还有一种建筑材料叫做夯土,主要是由红泥、粗砂、石灰块混合而成的。
秦汉时期的长城,主要是用夯土建造的。这种材料一直沿用到南宋时期。后来明清再修筑长城的时候,才选用了砖石和糯米石灰。
不得不说,古人们有时候比现代人还要智慧,虽然那时候生产力不高,但是人们的创造力,却没被生产力所束缚。
再加上那时候的人做工细致,从不偷工减料,所以才能将大量的建筑完好的保存到现在。这一点是值得现在的房地产开发商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