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西的三大剧种分别是秦腔、同州梆子以及汉调桄桄。
2.秦腔(Qinqiang Opera), 别称梆子腔,中国西北地区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 影响,并直接影响了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
3.同州梆子,陕西省大荔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同州梆子发源于陕西关中东部大荔(古同州)中心的十数县。伴奏乐器除鼓板点拍外,兼以枣木梆子击节,因而得名。又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被誉为梆子腔鼻祖。在发展中,为了和西路秦腔有所区别,又称东路秦腔(同州人称之为老东路)。风格上保持满宫满调的唱腔,慷慨激昂的音乐和粗犷豪迈的表演,具有古秦风驷铁车辚之刚劲。
4.汉调桄桄,陕西省汉中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汉调桄桄,又称汉调秦腔、南路秦腔、桄桄戏,是明代末年关中秦腔传入汉中地区与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结合而形成的梆子声腔剧种,流行于汉中各县区,并流传到安康、湖北、川北、陇东等地。汉调桄桄的唱腔既有秦腔的高亢激越之美,又有陕南地方音乐优雅柔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