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军到底强在哪里?为何能让日寇闻风丧胆?

古人常说,"成王败寇"。但"寇"不仅可以在特定场合下指失败者,还是人们对于盗匪和侵略者的蔑称。所以十三至十六世纪在中国和朝鲜半岛沿海猖狂侵扰的日本海盗,包括后来在沿海烧杀抢掠的中国盗匪,都被人们统称为"倭寇"。

而这些倭寇,因为多是亡命之徒,所以战斗力强悍,于当时单兵作战兵力并不算强的明军而言就是一块啃不动的硬骨头。

倭寇们横行乡里,甚至以几百人的小队伍就杀到中原一带,给明朝造成了巨大威胁。所以即便这骨头不好啃,明军也不得不为了惩治这些倭寇绞尽脑汁。

几百年间,明朝先后采取水陆并防、外交交涉、海禁政策、"勘合"贸易等政策或手段,但是效果始终不理想。所以绕了一大圈,待到明朝后期,朝廷还是觉得对付倭寇主要得靠打。

而这样的方针,便是抗倭名将戚继光发迹的背景。

嘉靖二十五年(1546),正在登州(今山东省莱州市一带)任上的戚继光立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抗倭之志。七年后,即嘉靖三十二年(1553)他在张居正的推荐下正式受命负责山东沿海防范倭寇的事宜。

多年来一线抗击倭寇的经验,使得戚继光想出了不同以往的抗倭策略——命戚家军采用鸳鸯阵对付戚家军。

"鸳鸯阵",即一种特定的具有对称性的阵法。因为形似鸳鸯结伴而行所以被称为"鸳鸯阵"。一个最基本的阵营,戚继光在其中安排了12人。这12人,最基本的是分别组成五排:有两人为第一排,执盾,且一为圆盾、一为方盾;有三人为第二排,旁边的两人执一种特殊的武器狼筅,中间一人为队长;有四人为第三排,皆执长枪;有两人为第四排,执"山"字形,且可发射火箭的镋钯;有一人为第五排,负责后勤。

为了破坏倭寇的阵营再逐个击破,戚继光命执方盾牌的人负责把控阵营的节奏,稳住阵脚。而执圆盾牌的人则要匍匐前进,并在行进中向敌人投掷标枪,以吸引敌人靠近阵营。而在"引诱"成功后,手持长达五米左右的狼筅的士兵会先用狼筅攻击敌人。

由于倭寇多持短兵,所以在数米长的狼筅面前,不仅无法攻击到明军,还时常会被明军攻击到丧失武器。而若敌人突破了狼筅的防线,来到鸳鸯阵近处,那么执长枪的士兵会代替执狼筅的士兵成为主力。若长枪还是没能拦住敌人,那么最后的近三米长的镋钯会成为最后的战斗力,以冷热兵器联合的方式给敌人最后一击。

戚继光的这个阵法,每个阵营人数都不多,士兵们也不是什么武艺高强的人,但是这对于沿海一带而言却是规模刚刚好。且在合理的队列和武器安排之下,士兵们各自的不足被弱化,阵营本身的战斗力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突破。

其实戚家军本身就人马不多,也就四千人左右。这些将士更不是什么常年待在军营之中的人,多是戚继光慢慢从农民和矿工中吸收的力量。所以在抵御倭寇时,戚继光也不得不考虑将士们的接受能力,担心他们会临阵脱逃。而他在鸳鸯阵中采用的狼筅、长枪和镋钯,都是远远长于敌军惯用武器的。这些超长武器的选用,给了士兵们一定的心理安慰,对激励他们奋勇杀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武装军队,戚继光特意改良了明朝矿工们在起义时使用的狼筅,创造了一种由长毛竹制成的在顶部安有利刃,在四周保留大量竹枝的新型狼筅。这样的狼筅不仅可以刺还可以扫,其发出的飒飒之声还能够恐吓对手。

在使用鸳鸯阵的初期,有些将士"初生牛犊不怕虎",觉得狼筅这样的武器又重又长,便擅自跳出阵营换上更短的兵器选择近战。

戚继光一开始虽有些不满有士兵不听军令,但也觉得他们士气可嘉。所以在后来作战时,他偶尔也会改变阵营,运用"一字长蛇阵"或改动的鸳鸯阵等,尽可能把将士们的勇武发挥最大作用。可以说,为了让自己手下的军队成为一支可以把握倭寇死穴的进攻有效的军队,戚继光也是费了不少心思。

通过合理地运用鸳鸯阵等阵法,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在沿海一带的抗倭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尤以鸳鸯阵,能通过阵营内部的配合,将各种武器的作用发挥到一种极致,让戚家军以最少的代价换取了最大的胜利。有时,戚家军甚至能以零伤亡战胜倭寇。

如此用兵如神,戚继光也着实担得起英雄的称号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