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笔画呼应
行书的行笔速度比较快,故而为了增加笔势,需要以笔画间的呼应来达到。所谓牵丝说的便是这个。但牵丝只是一种意识,并非是有意为之,若故意提笔体现,则本末倒置了。如“水”字的钩可拖长,与下一笔呼应,而左边的撇重叠,带出丝与下一笔的撇起笔正好呼应。而“小”字也是如此,带出钩后,便直接写左点后,又直接写出右点,一点到底,一气呵成。
2.适当缩短行笔,以及调整笔顺
楷书的行笔有一定的长短比例,而在行书中则可根据字的需要,可以将笔画写短,增加行笔的流畅性,更易于下一笔的连带,适当调整笔顺也是如此,增加了行书的连带性。
如“至”字的最后一笔便是承接上一笔,故而只得缩短最后一笔的长度,缩短了书写时间,反而增加了其美感。又如“川”字的第二竖,基本简化为点,把笔画缩短,利于第三竖的起笔。
3.疏密相间
行书的很多地方并不和楷书一样,不一定要平分笔画(均间),反而疏密有致更加能衬托出行书的韵味。疏密相间拉开了疏和密的对比,邓石如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城”左密右疏,而“犹”字左疏右密。
4.变直为弧
所谓变直为弧便是把一些本应写方折,有一定顿挫,棱角分明的地方写成弧线,这样将显得更加的灵动。
如“勿”字,方折处直接以弧线转过,流畅自然。又如“仰”字,横折钩直接写成一小圆圈状,极大的加快了书写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