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子嗣中曹丕的文采和智谋都不是最高的,为何却能继位呢?

煮酒论三国上回说到关羽死的建安二十四被称为三国最诡异的一年,引发了一系列三国名人的死去,其实如果细分的话,其实狭义的说,三国时期是公元220年到280年,狭义三国时期开始的标准就是曹丕逼东汉,汉献帝禅让,建国曹魏,使东汉灭亡。

曹操与孙权与刘备不一样,刘备有三个儿子,孙权有七个儿子,曹操记载的儿子有二十五个,曹操不知道是数量上人占据了优势,还是曹操教育儿子很有一套,曹操儿子之中知名的人物比孙权与刘备的儿子来说好太多了。

读过《三国》的朋友大概都清楚,曹操最中意的接班人是长子曹昂,等到曹昂遇难后开始属意幼子曹冲,可等到曹冲夭折后,曹操能选择的对象便只有曹丕、曹植、曹彰三个人。曹植才华出众,出口成章,颇受父亲曹操赏识,曹彰是曹操诸子中武艺最高的,战功累累,曹操也颇为他自豪。但曹彰却在文艺与政治上没有建树,最多成为一代名将,这样的人,曹操很难放心地确定他为继承人,将国家交给他治理;因此当时储君之位的主要就是曹植与曹丕,此时以嫡以长,曹丕都是接班人的“不二人选”,然而曹操却迟迟不让他接班,反而才华出众,出口成章的曹植,颇受父亲曹操赏识,更为时人钦仰,是储君之位的“热门”人选。反观其兄曹丕,虽也才华与武艺不菲,可圈可点。但若与弟弟曹植相比,譬如萤虫比皓月,燕雀比凤凰!对曹丕而言,曹植是自己竞争储位的最强对手。兄弟二人为立嗣之争各自结党,势同水火,把好端端的亲兄弟之情搞得势如水火。

曹丕武艺当然赶不上曹彰,文采赶不上曹植,但他综合素质明显高于曹彰和曹植。在武艺上,曹丕6岁学会射箭,8岁学会骑马,10岁就追随父亲南征北战。就在曹昂战死宛城那一年,年仅10岁的曹丕骑马逃脱,显示其过人的生存本领。

在文采上,曹丕创作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所著《论文》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他在文学史的地位与曹操、曹植并称,足见不凡。在智谋上,曹丕本人很聪明,又有陈群、司马懿、吴质、贾诩、钟繇、毛玠等一帮谋士组成的智囊团,并且曹丕背后还笼络了一大批门阀地方豪强作为他的支持者.

曹植虽然文采出众,是中国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拔尖人物之一,却是一个文弱书生,基本上没有立下战功,加之才子气太浓,饮起酒来毫无节制,做出几件让曹操很是失望的事,最终被曹操从继承人名单中剔除。最终选择倾向于擅长治国的曹丕,立其为储。

曹操逝世于洛阳,曹丕继位魏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开始了他七年的执政生涯,他的野心和雄心也招显,。曹丕在政治抱负上,继承乃父曹操统一山河的志向,他汲取历史经验教训,集中政权,排除异己,知人善用,康元十二月十日,汉献帝禅让帝位,黄初元年,曹丕以帝王的身份登上政治舞台,他改革官制,建立九品中正制,顺应历史潮流,集中皇权,整肃官风,发展屯田制,恢复太学,消除割据,大破蜀汉,三征东吴,使得孙权俯首称臣,由此可见曹丕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并不在曹操之下。

曹丕虽然是个搞政治的“好手”,但终归少了很多人情味。这或许是当初曹操之所以对曹丕“心有芥蒂”的原因,曹丕本人有些刻薄寡恩、阴险毒辣,为一己之私可以做到六亲不认,最代表就是对待曹植与甄氏两个人。

坊间津津乐道的曹植与嫂子甄氏有染的传闻,历史学家对此也存在争议,主要出发点就是曹植,卖弄文采,洋洋洒洒地撰写了传诵千古的《洛神赋》,被认为曹植与甄氏之间存在绯闻的来源,毕竟作为曹植与曹丕的父亲在这种事情上,给他们老曹家开了一个不好的头,曹植与甄氏之间的事情并且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但曹丕即位后,就开始了清算“旧账”,面对竞争多年的对手曹植,那是要必欲置曹植于死地。著名的“七步诗”,即发生于此时。同年曹丕的妻子甄夫人也被他给赐死,也为曹植与甄氏那段故事也增加了更多传闻。

曹丕或许性格之上有些刻薄寡恩,这或许也应征了那一句,自古君王皆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不过作为曹魏的开国皇帝,曹丕也算是个倒霉人物,改了其父选拔官员的方针,世人说他逆父,好不容易在立嗣之争胜出,世人说他阴险狡诈,不念手中之情,逼弟曹植,赐死甄姬,又让他背上杀妻的骂名,再加上要处死曹洪一事,偏狭狠毒、刻薄寡恩等贬义词都统统加在他身上,还牵扯上了后续的魏王朝被司马昭取而代之的事,也赖他身上,就连汉文帝禅让皇位,也有人说他是谋权篡位,只要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罪名就加在了他身上,如果把曹丕与后来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掉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全家、连襁褓中的婴儿都不放过的唐太宗李世民,曹丕更应该难过才对,看来废汉称帝这个曹魏的开国皇帝其实也不好做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