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李世民征讨高句丽的真相 李世民真的跪地求饶吗

对李世民征高句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645年2月,唐太宗李世民亲率六军,征讨高句丽政权,从而揭开唐朝与高句丽长达23年的战争。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看韩剧,不过编者最近发现的几部韩剧,讲述的就是唐太宗征高句丽的故事,剧情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唐太宗李世民不仅被高句丽大将射瞎一目,还跪地求饶,割地求和。那么唐太宗征讨高句丽的历史真相到底如何呢?高句丽又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呢?

这事还得先从高句丽说起,众所周知,朝鲜半岛上曾经有一个高丽,其实高句丽和高丽完全是两码事!中国史学家认为,“高句丽是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建立的王国,与位于现在韩半岛上的高丽是两个除了名称,在主体民族等各方面都有着重大区别的国家”。高句丽最强盛时大体占据着朝鲜北部,以及我国东北地区。

而韩国史学界出于某种目的,愣是认为高句丽与中国无关,他们认为高句丽是韩国历史上的王朝。如果按照此等理论,那么包括辽宁、吉林在内的地区之前也属于他们的领土。另外那个高丽王朝,是王建在918年建立的,跟高句丽没有任何关系。

再说李世民征讨高句丽之战,按照史书的记载,这一仗开始,唐军打的非常顺利。唐军分水陆两路,4万水军从山东蓬莱出发,渡海占领卑沙城(大连市金州区附近);李勣也渡过辽水,率军屡破敌军,先后攻占数座敌城,唐朝大军兵临安市城下。

李世民指挥大军,以少胜多,大破高句丽的十五万援军,斩首二万级,获马牛十万,明光铠万领。但在攻打安市城的攻坚战中,唐军陷入僵局,屡攻不破。唐军采用助土城的方法,一度压垮城墙,但关键时刻本该驻守土城的果毅都尉傅伏爱擅离职守,致使土城被高句丽人夺取。李世民指挥军队,猛攻三日,高句丽人全城皆兵,拼死抵抗。

因为唐军扬言,破城之日“男子尽诛,虏闻,故死战”,所以安市之战陷入僵局。唐军顿兵坚城之下数月,士气低落,而且后勤出现严重问题,粮草供应不足,身经百战的李世民只得下诏退兵。同时影响唐军的还有气候因素,“上以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癸未,敕班师。”

当年10月,衣衫单薄的唐军冒着大雪,渡过辽水,李世民命人在路边燃起大火,接济归来的将士。据记载,李世民征讨高句丽之战,一共破城10座,“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

应该说这不是一场胜仗,因为李世民最终没有达成攻灭高句丽的战略目的,战死数千战士,战马损失更是极为严重。但这场战争也谈不上很失败,李世民没有冲昏头脑,及时撤军,避免了拿破仑在俄国全军覆没的下场。不过这场战争,极大的削弱了高句丽的实力,为最终灭亡高句丽奠定基础。

666年,唐高宗李治派老将李勣为帅,领兵征讨高句丽,最终在668年,攻破平壤城,平定高句丽全境,并设置安东都护府,任命薛仁贵为安东都护,镇守该地区。

日本人喜欢篡改历史。事实上,韩国人一点也差。他们震惊地把李世民描绘成一个失败者,被人蒙蔽,甚至被全军歼灭。这无非是为了增强他们所谓的“民族自豪感”。历史就是历史,不能篡改。至今,这座石塔仍矗立在韩国中青南路的定林寺,记载着唐代大将苏定方平定朝鲜半岛百济国的历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