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超不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前言:
在蜀国“五虎上将”之中,马超的经历很是叫人惋惜。他的前半生,充满了璀璨与风光。少年成名的马超,在作战中英勇无双,时人称其有“信、布之勇”。既然拥有韩信、英布这样的本事,马超自然不甘平庸。
渭南之战中,尽管马超最终败给了曹操。但他的智勇双全与过人胆略,依旧令后者发出了“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的高度评价。虽然马超人品不咋地,但依旧能看出他在军事上的天赋。
只可惜,马超在投奔刘备后,便鲜少参与正面作战。遭到排挤的马超,在蜀地“常怀忧惧”,最终于47岁那年郁郁而终,叫人无比唏嘘。
马超的遭遇,令不少人对他惋惜,甚至有好事者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倘若马超依旧在世,那么他会对诸葛亮北伐战争造成一些积极作用吗?
在这里,笔者先给出答案:马超可以发挥出一些重要作用,但对于战争的走向与结局影响不大。
马超虽强却无法改变战局
首先要讨论的是,马超能在北伐之战中发挥出哪些作用?从当时局势来看,马超倘若能跟随诸葛亮北伐,有两个作用值得一提:
首先,马超自身的作战能力。众所周知,诸葛亮北伐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缺少能堪当一面的大将。当时的蜀军之中,有英勇善战的魏延,可惜他偏向于进攻,与诸葛亮的谨慎作风不符;还有老持沉重的赵云,但他的作用更多是用于守卫中军。
所以说,当马超加入北伐之战中,诸葛亮在进攻这一方面上,会保持相对的主动性。话虽如此,马超的个人能力并不足以解决蜀军的劣势。比如缺粮这个问题,便是马超无法解决的。
事实上,在五次北伐之战中,诸葛亮并非是没有取胜过。作为主动的进攻方,诸葛亮也打了不少胜仗。不过很可惜,都是徒劳的。由于蜀军缺少兵种、粮草以及军队总数上的劣势,蜀国无法将这些胜绩转化为成果。
君不见,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战,打了魏国一个措手不及。虽然如愿取得了陇右地区的三个郡,但迫于形势压力,诸葛亮还是放弃了这些地盘,只是将人口迁移回了成都。
显然,蜀国的北伐战争,多半是徒劳战役。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不会不知道这样做,只会让蜀国劳民伤财,那他为何还要一次次坚持北伐呢?
诸葛亮北伐的真实目的
别看在北伐战争中,魏国屡次处在下风,但这些败仗打下来,对曹魏政权的总体实力而言,完全是不痛不痒的。其综合国力或是人口基数,并没有因为蜀国的连年征伐受到太大影响。
实际上,曹魏面对的敌人,不止蜀国一个,它还有东吴与北蛮这两个对手。
正因如此,诸葛亮发动北伐,也没打算能一下灭掉曹魏。至少从实力上看,蜀国此举无疑是“蛇吞象”,算是异想天开。那么此时的诸葛亮,到底在打什么算盘呢?
很简单,诸葛亮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希望通过北伐,让曹魏政权内部潜在的矛盾激化。因为曹操在位时,曾多次打压士族。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北方士族的反抗与躁动,无疑是最严重的。
而诸葛亮此举,便是给这些蠢蠢欲动的士族一个机会,希望他们能从内部开始乱起来。事实证明,曹魏内部的确出现了不小骚动。翻开《三国志》与《资治通鉴》也能看出,曹氏与士族之间的摩擦,也越来越频繁。
但诸葛亮没想到的是,代表士族的司马氏,最终凭借抗蜀战役,一步步夺取了朝中的军政大权,反倒是成了最后的赢家。
说到这,便不难回答文章开头的这个问题。既然诸葛亮选择的方式,并不主要是依赖于北伐之战中的战绩。那么马超即便再英勇善战,他也无法辐射到曹魏政权内部。
所以说,即便马超参与到北伐之战,他在战场上能发挥出的作用,也不是很大。但这并不代表,马超就像赵云、魏延一样。实际上,它还有一些特殊作用。比如,马超对于陇右地区的影响力,便很符合诸葛亮的方略,这也是他第二个作用。
马超对陇右地区的威信
从诸葛亮北伐的行军图不难看出,他的另一主要目的,便是夺取陇右地区。
一方面,陇右地区有人口、有良田、还有土地,这些潜在的资源,可以帮助蜀国实力再上一层楼;而另一方面,如果蜀国占据陇右地区,那么便能将此地与汉中地区连接,造成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局面。如此一来,蜀国的生存能力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便是直奔陇右地区而去。为此,诸葛亮还策反了当地大族出身的姜维。所以诸葛亮选择他做自己为接班人的原因之一,便是看中了姜维在陇右地区的影响力。
巧合的是,马超在陇右地区同样很有影响力。可以这么说,陇右一带原本就是马超的地盘。当年马腾、韩遂并起于凉州之地时,马超的活动范围,便是在陇右地区,而且颇有威望,当地羌人还对他“视若神明”。
刘备建立之后,加封马超为凉州牧、骠骑将军,令其驻守西凉一带。前面已经提到,马超早年干过一些“不仁不义”之举,搞得刘备对他不放心。但迫于马超的个人影响力,刘备也不好对他动手。
杀也杀不得,放又不能放。驭人手段高明的刘备自然便看中了马超在陇右地区的威望,称其“信著北土,威武并昭”,然后打发马超去守御蜀国的西大门,果然起到了不俗成效。由此可见,蜀国想要威慑或统治陇右一带,马超的作用的确颇为显著。
基于这个结论,不难看出一点:倘若马超不英年早逝,他对诸葛亮北伐的最大作用,便是协助蜀军震慑、拿下并掌控陇右地区。这一点,是魏延、赵云等人无法做到的。
参考文献:《三国志》、《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