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幸福的皇帝是不是嘉庆,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曾经有人问我,清朝最幸福的皇帝是不是嘉庆。康乾盛世累积下的财富都送给了嘉庆一个人享受,还外带老爹留下的“遗产”和珅。俗话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根据史书记载,和珅的家产抄家后高达亿两白银,抵得上国家好几年的收入。真是祖上庇护的“富二代”。然而,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著名学者张宏杰说过:从亲政初期的伟大,到谢幕时的尴尬,嘉庆的滑落曲线如此令人叹息。他二十多年的统治,前面连着“康乾盛世”,紧接其后的,则是“鸦片战争”。正是在嘉庆皇帝的统治下,大清王朝完成了走向万劫不复的衰败的关键几步。
一个夹在盛世和衰败之间的庸碌君主,他身上所散发的王朝余辉正逐步褪尽,留下的是千疮百孔的躯壳。
说话能憋死人,没人想说
说真的,从纳谏角度说嘉庆确实算得上用心良苦。为了做好一个皇帝,又是“求爷爷告奶奶”下了一份诏书:“诸臣务须宅心虚公,将用人行政、兴除利弊、有裨实政者,各抒诚悃,据实敷陈,佐朕不逮,用副集思广益之意。
啥意思呢,就是说无论你们什么官职,只要对国家有利的话,我都愿意听。要知道清朝许多小官是不能给皇帝上奏折的。可见嘉庆态度是多么真切。 诏书一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下至末吏平民,皆得封章上达。-《清史稿》
这跟赶集一样,大家纷纷开始跟风蹭热点,写奏折陈述利弊。然而仅仅没几年就突然戛然而止。是嘉庆改主意了还是国家没啥好说的弊端了?都不是。
我们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就知道。从乾隆末年开始,虽然名义上还叫盛世,实际上官场在以和珅为首的大集团下早就买官卖官频繁,可以说风气上已经坏透了。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腐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嘉庆皇帝惩治了一批贪官后还有另一批涌入。层出不穷。几个势力牢牢抱团,利益集团盘根错节。根本没多少人肯发声说话。
嘉庆十年,著名的“广兴贪赃案”爆发。这么大的案件,负责监察的言官居然没有一个人禀报皇帝,甚至提到案件的奏折也寥寥无几。很明显,官场的风气已经定性,大家拿钱不事做,一起通气就可以瞒天过海。
天呐,你们还有没有把我这个皇帝放眼里?合伙欺上瞒下吗?以至于嘉庆皇帝一怒之下抓了许多“不说话”的官员。
政事措施,或有不便于民,大小臣工均当指陈厉害,匡朕不怠。-《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你说我不好,我都接受,都这么恳切了,还是没人说话。偌大个国家,真的没事发生吗?
慢条斯理,震慑力不足
为政者,最怕的就是没有权威和不果断。嘉庆恰恰两条都有。话说在嘉庆年间,皇帝召见一个叫杨怿曾的官员。当时的天啊,热的出奇,这嘉庆又是个大胖子,怕热啊!就一边使劲摇扇子一边跟官员谈话。但是,就在这时候,嘉庆看见杨怿曾没扇子,为了表示尊重,也就把扇子放下。全程汗流浃背跟杨怿曾对话。
跟着臣子一起受罪,这么体恤手下,放眼整个封建社会都是罕见的。你说他是不是够得上“清仁宗”的称号。
我越是好脾气,你们越是蹬鼻子上脸。接手这江山容易吗,到处都是亏空,根据史料记载:单是山东各州县的亏空,就有七十余万两白银。这还算亏空比较“正常”的地方。大清朝的钱袋子,等于到处是窟窿。
面对这样的贪污和亏空,嘉庆皇帝当然要整顿一方。什么派人调查,追缴亏欠等等,该抓抓,该奖奖。这种事重要在于雷厉风行四个字。然而嘉庆皇帝太“仁厚”。每次各种难听的话说出来,一副你做不好就抄家灭九族的姿态。结果最后面批复中都会加一句:“徐徐办理,自有成效”“其如何从容弥补之法,请各督抚密奏”。嗯,我没有那么急,你们慢慢做,事情都会有效果。
之前的所有严厉和苛责瞬间沦为“笑柄”。原来皇帝只不过做做样子,我们不要着急,慢慢来。这就导致官场出现有恃无恐的局面。为此,嘉庆还专门写了一首诗,来责备满朝的大臣:
内外诸臣尽紫袍,何人肯与朕分劳。玉杯饮尽千家血,银烛烧残百姓膏。
天泪落时人泪落,歌声高处哭声高。平居漫说君恩重,辜负君恩是尔曹。
你们都过来,早朝时候我一个个点名批评。吓得大臣跪地痛哭,好像做了天理不容的事,跪着在那磕头认错。嘉庆心软啊,看不得这场面。好了,你们知错就好。结果没几天,大臣们又跟没事人一样上班该睡觉睡觉,该聊天聊天。
无奈啊!这三个字总结嘉庆一朝再合适不过。空有一副好脾气遇到一群老油条,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错都认就是不改!
命苦啊!嘉庆这一生本就碌碌无为,却还要收拾烂摊子。说得好听是爹留下的盛世,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局面心里没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