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是个什么样的人?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公元850年,大中十三年,曾为大唐宰相的李德裕,于珠崖郡亡故。对于这位晚唐名臣的亡故,史料中并没有透露太多的细节。以至于,史料仅是以“己末,崖州司户李德裕卒”这寥寥数笔来记录李德裕的亡故。可即便如此,李德裕在死后却备受后世推崇。
其中,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评价李德裕“唐之相臣能大有为者,狄仁杰而外,德裕而已。”梁启超先生则将李德裕列入“中国古代六大政治家”的行列。而在李德裕生活的年代,当时的晚唐诗人李商隐更是赞誉其为“万古良相”可见,中晚唐时期的宰相李德裕,始终都是后世推崇的一个对象。
历史上唐武宗李炎继位后不久,旋即便将李德裕由外镇调回长安为相。正是唐武宗的这一举动,使得李德裕得以在中晚唐这个舞台上,充分施展自身的才能。而李德裕在武宗一朝施展才能的结果,便是促成了唐武宗一朝的中兴,即“会昌中兴”以至于,《新唐书》评价称“武宗用一李德裕,遂成其功烈”而当我们回顾史料也能发现,李德裕所以如此受后世推崇,恰巧也同其会昌辅政期间的作为有最直接的关系。
打击回纥,平定泽潞
唐武宗在位的时期,北方草原的回纥已经走向了衰亡,这样的情况对于当时的唐王朝来讲,可谓是一件幸事。因为,回纥的衰亡使得唐朝北方的边患压力骤减。但在回纥衰亡之际,一些问题也开始初见端倪,即回纥的残部当时大量聚集在唐朝边境。最开始的时候,李德裕建议武宗以“聊济资粮,徐观其变”的方法安抚回纥残部。而当回纥野心暴露,试图以公主要挟唐朝之际,唐武宗则令李德裕为“处分代北诸军,固关防”而后面的结果则是,在李德裕的一系列操作下,回纥残部被彻底击败。
除了打击回纥之外,会昌辅政期间的李德裕,还曾助唐武宗解决了当时泽潞镇的叛乱。唐武宗会昌三年,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病故,其侄刘稹欲效仿“河朔三镇”实行割据。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时除李德裕以外的群臣,全都认为朝廷应承认其割据。恰在此时,李德裕以其敏锐的政治眼光指出了要点“朝廷若又因而授之,则四方诸镇谁不思效其所为,天子威令不复行矣!”可见,李德裕在看待泽潞镇意图割据时,其政治眼光要更为独到一些。而在应对泽潞叛乱的过程中,李德裕更是亲力亲为,并使当时的泽潞镇无法依仗“河朔三镇”后面的历史也表明,李德裕助武宗平定泽潞一事,使得李唐皇室的权威得以复振。
根据史料的记载,李德裕“自开成五年东回纥至天德,至会昌四年八月平泽潞,首尾五年,其筹度机宜,选用将帅,军中书诏,奏请云和,皆独决于德裕,诸相无预焉。”换言之,唐武宗在位时期不论是打击回纥还是平定泽潞,近乎全是李德裕运筹帷幄的结果。以至于,在战事平息之后,李德裕因功“进封卫国公,三千户。”继而以此来嘉奖李德裕。
遏制宦官,推动变革
历史上唐武宗一朝,相较于其它中晚唐皇帝在位时期,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宦官势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遏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曾明确指出“唐自肃宗以来,内竖不得专政者,仅见于会昌朝。”要知道自中唐以来,宦官一来掌握着神策军,再者便是通过监军使的方式干预地方军政。而历史上武宗朝,所以能够出现宦官势力被遏制的情况,究其根本还是在于武宗与李德裕的齐心协力。
唐武宗继位之后,虽然大力加封拥立其登上皇位的宦官,但实则采取了冷淡的方式应对宦官。而李德裕所采取的方式,则更为直接,即逐步削夺宦官监军的权力完成对宦官的遏制。这样的方法,不同于此前唐文宗在位时期的激进策略,也不同于日后宣宗朝消极的应对方法,李德裕的做法则直指要害。而也正是在唐武宗与李德裕的协作之下,唐武宗一朝始终未能出现宦官专权的情况。
此外,李德裕在会昌辅政期间,还助武宗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革新意味的变革。这中间,唐武宗在位的时期,先后推行了裁撤冗官、令僧侣还俗等政令,而李德裕则是这些政令坚定不移的支持者。虽然,这些政令到了唐宣宗在位时期,全部都被恢复。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些变革的政令,在当时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试想一下,如果唐武宗在位的时间更久一些的话,在李德辅佐下,中晚唐的颓势说不定能够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一代奇才,难扶危楼
历史上李德裕在会昌辅政期间,所展现出的才干,可以说是李德裕能够备受后世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李德裕的名声大振,虽然有“时势造英雄”的意味在其中。但不能否认的是,李德裕在会昌辅政时,每遇到要事,总是可以洞悉到其中利害得失,并采取与之相对的措施。而《旧唐书》在评价其一生的时候也称其为“一代奇才”只不过,令人觉得惋惜的是,中晚唐的颓势已非个人能够逆转。
可即便如此,李德裕在辅佐唐武宗的这段时间里却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要知道,李德裕入朝辅政的历史时期,朋党之争、藩镇之乱以及宦官专权等问题,实际上已经如犬牙般交织在一起。面对如此景象,李德裕仅用了数年的时间,便使唐王朝为之一振,如此作为自然会备受后世推崇。所以说,后世对李德裕的种种赞誉完全合乎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