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充是如何崛起的?他为何自立为王后没多久就被李世民拿下了?

很多人都不了解王世充,接下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欣赏。

在隋唐的起义队伍中,能与李密的瓦岗军势均力敌便是王世充率领的军队了。他曾率兵将李密攻败,而后又自立为王,但没过多久后便被李世民拿下,王世充为何不敌李世民?不妨来看下他是如何起势的。

从身份低微的胡人到一代君王

王世充自小机敏,入朝为官后便渐渐表现出了他的"聪慧"之处。他任职兵部侍郎期间,善于钻法律法条的漏洞,为所欲为。朝臣知道他的行事作风不对,但却找不到任何证据制裁他。

到了公元613年,因隋炀帝的残忍暴政使得各地纷纷开始农民起义。这时隋炀帝派王世充前去镇压,并在淮南招了数十万新兵,让王世充指挥,这支军队成为王世充后期起家的基础。很快,王世充就将起义镇压下去,在此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事。本来王世充将农民军首领斩杀后,听从手下人的建议,约定好降者不杀。但没想到平定以后,王世充就把所有投降的人杀害,共计3万余人。

这一战,让王世充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在此后的几年间,王世充从一个地位低下的胡人,凭借"平定叛乱"的功劳,从长史一路升值到郑王,他却不满足于此。公元619年,王世充在洛阳逼迫隋恭帝禅位与他,而后改国号为"郑"。

然而地处中原腹地,占据87年未被攻破的洛阳城、手握重兵的王世充,在称帝后仅仅10个月,就被李世民拿下了。这其中有许多原因,首先是王世充政权内部政治有问题,这是因为王世充失信于人以及用人不善所致。其次是李世民政权过于强大,以及关陇贵族集团背后的支持。

出尔反尔不得人心——失败的内在原因

王世充虽然兵马众多,但是他却不善收拢人心。从他为政期间、镇压叛军的做法,就可以看到他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隋书》中也说他:"沉猜多诡诈,性矫伪"。实际上也确实如此,王世充的一次次出尔反尔,让手下的将领对他失去了信任。

王世充称帝以后,让人在皇宫门前设立了临时办事处,自己在这亲自受理文书。同时他要求,西朝堂办理冤狱,东朝堂接受直谏。此外,他本人还时不时骑马简装出宫巡视,并下令不得清道,让百姓避路就行。他曾对百姓说:"我虽然当上了皇帝,但我愿意与你们一同处理国事,并在宫门口设了办事处,就是方便大家提交意见。"

百姓们也很开心,一时间献策进谏的非常多。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建议提交上去了,但却不见反馈。而且没过多久,就没见王世充再来宫门处理政务了。

王世充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在打自己的脸,说出的话不能兑现,这就失信于百姓。那么他的权威也会下降,在出现新政权时百姓不免两相比较,择其优者支持,王世充自然处于不利境地。而从将领对待王世充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皇莆无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皇莆无逸在隋炀帝时是一个性格耿直、明辨是非、堪称大用的太守,然而当王世充称帝后,他便投靠了唐军。并对王世充说:"吾死而后已,终不能同尔为逆。"除他之外,还有很多正人君子都投靠了唐朝,如:元文都、卢楚等人。

从上述正直之士针对王世充的种种行为、态度可以看出,他的风评并不佳,这从王世充逼迫隋恭帝杨侗退位后的举措就能窥见一二。

王世充称帝后,政局动荡,王世充便想要依靠酷刑来镇压收复人心。他制定了以下规则:洛阳城内,一人逃亡,全家受戮;全家逃亡,四邻株连。而后为了防止隋将纷纷向唐投降,王世充将出征将领的家属全都关进监狱。

结果可想而知,王世充在洛阳杀人越多,洛阳居民逃亡的越多,他关押的将领家属越多,降唐的将领越多。洛阳监狱中最多时竟关押五万多人,每天饿死几十人。这样的做法如何得人心?不能得人心,何以得天下?而且王世充还总是任用一些令人为耻的手下。

当时,有一个以杀人吃肉闻名于世的将领,叫朱粲。他带领的队伍在地方上无恶不作,人人厌惧。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容于世的队伍,王世充却收为己用,还任命为大将军,和他一起作战,这让百姓看了该如何想?

在群雄并起、混乱割据的王朝,百姓只是想要好好过日子,谁能带领他们安居乐业,他们自然会支持他。而朝臣们所追求的不过是知人善任的明主,可以放心将性命交给他。但王世充的种种做法,打破了人们的期望,那么在对战李世民时期就没有人愿意支持王世充,战争结果可想而知。

敌军过于强大——失败外部原因

此外,与王世充艰难处境相反的是,李世民政权十分稳定、强大。

当时王世充虽然占据了中原地区,但是李世民已经建立了稳固的政权。他有充足的军队、大量的粮草和钱财可以支撑起大规模的战争。而当时的王世充所占的洛阳,已经经历了多年的旱灾,城中内部的粮草并不够用。再加上王世充威信不足,手中军队难以尽全力进攻。两相对比之下,王世充自然会落败。

况且,当时李世民背后站的是关陇贵族集团,该集团在隋唐时期权力很大,北周的建立者就出自该集团。在王世充称帝时期,关陇军事集团大部分都支持唐方。如被王世充所俘获的李密、陈叔宝、罗士信等人,他们就先后投靠了唐方,这样做法更加动摇了关陇军事集团其余的人,比如裴仁基。

公元619年,被俘虏的裴仁基被王世充任命为礼部尚书,其儿子裴行俨被任命为大将军。裴行俨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引得了王世充的忌惮。没过多久,裴仁基就计划反叛,最终反叛失败,被刺身亡。

裴仁基的举动实际上相当于关陇贵族集团的想法,对于这个集团来说,王世充是不能信任的,并且也不是个明主。在他们看来,这两大政权的斗争,王世充是不可能获胜的,所以也就不支持他的政权。

总而言之,王世充在面对李世民对战的时候,天时、地利、人和一向优势都不占,又怎么可能获胜呢?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不得人心、不懂政治、用人不善、只知道暴力镇压、行事残忍的君主是不会成功的。

纵观王世充的一生,从一个身份低微的胡人到一代君主,实际上已经站在权力制高点。他拥有着别人无法拥有的权利,但因为自己的惨淡经营最后落得悲惨的下场,只能说他是咎由自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