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一提起蔡邕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知秀网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在《三国演义》中,蔡邕去搂着董卓的尸体痛哭,因此得罪司徒王允,惨遭杀害。
而在历史上,蔡邕却是因为一声叹息而死。
《后汉书·蔡邕传》说,董卓被诛杀后,蔡邕参加司徒王允的会议,谈起董卓时不经意地叹气,也变了哀伤的脸色,王允见状,勃然大怒,下令将其逮捕,送到廷尉(朝廷审判官员的司法部门)治罪。
《后汉书·蔡邕传》: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曰:“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以忘大节!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即收付廷尉治罪。
蔡邕当年得罪宦官及其他大臣,被汉灵帝治罪流放边地,中间虽然汉灵帝想赦免他,但是朝中很多人仍然排挤蔡邕,导致蔡邕从并州到扬州吴地,辗转十多年,还有性命之忧。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入主朝廷后,拜司空,开府征辟天下名士,蔡邕就名列其中。虽然蔡邕不情不愿,但终究还是去了京师。董卓大喜,提拔蔡邕,使他“三月之间,历经三台”(短时间内不断升迁)。
董卓开始还想让蔡邕去益州巴郡当太守,但是蔡邕拒绝不去,最终留在京师担任左中郎将,后世人称“蔡中郎”。
董卓对蔡邕非常欣赏和信任,当时董卓有什么事别人劝不了,蔡邕去劝,一定可以。例如卢植在废立之时和董卓对着干,董卓后来想直接把卢植定罪干掉,蔡邕则去劝董卓,董卓也听了。(这里的缘由是:蔡邕当年被流放时,卢植是在汉灵帝面前帮蔡邕说过好话的,这次蔡邕也是为了报恩)
初平二年,董卓入长安时,排场很大,车队规模达到了皇家的级别,可以说是逾制了,大家也是看在眼里,不敢说。六月时,长安发生地震,董卓便去问蔡邕如何应对天象(汉时人认为:天灾等事是上天警告世人的方式)。蔡邕就劝说董卓在礼仪上约束自己,董卓立刻听从,把自己的用车换成符合自己身份的。
总而言之,蔡邕接受了董卓的征辟,并得到董卓的重用和信任,蔡邕知恩图报,面对故主遇害,虽然深知其罪孽深重,但是叹一口气也是人之常情。王允却将蔡邕定了死罪,可见王允是有心将他置于死地的。
蔡邕只是一个文化人,除了写文章做学问之外,没有任何政治欲望。王允杀他或许是有私仇。清朝史学家惠栋饱览群书,曾引《商芸小说》之文: 初,(王)允数与(蔡)邕会议,允词常屈,由是衔邕。 后允诛卓, 并收邕,众人争之, 不能得。
《商芸小说》是唐代小说,虽然也有后人杜撰可能,但是也能反映出后世人对“王允杀害蔡邕”一事不满。
真实情况大概就是这样的吧。王允器量小,妒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