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刘恒为什么不遵循祖制执意将陵墓修于白鹿原上?他是什么用意

今天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文帝刘恒为什么不遵循祖制执意将陵墓修于白鹿原上,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早已划定咸阳原是皇家墓葬区,可为什么汉文帝刘恒却为何要违背祖制,把自己的帝陵修建在远离咸阳原的白鹿原上,到底有着怎样的矛盾?为何将自己的陵墓深藏于大山之中?

公元前180年,六十二岁的吕后病逝,司马迁《史记》记载:“七月中,高后病甚,乃令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军北军。吕王产居南军,吕太后诫产、禄曰:高帝已定天下,与大臣约曰,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吕氏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宫 慎钨毋送丧,毋为人所制。”

果然吕后离世,诸吕蠢蠢欲动,图谋汉家天下,刘姓宗室开始了倒吕风波,齐王刘襄率军出发直逼长安,诸吕恐惧,令大将军灌婴率军迎击,可他是忠于刘姓宗室的,他按兵不动和齐王密约消灭诸吕,同时,太尉周勃和右丞相陈平等人设计,剥夺了吕禄的兵权,进而诛杀吕产,掌控了南北两军,最终,嚣张一时的吕氏一族全部伏诛。大汉政权重回刘氏手中,谁才合适继承皇位呢?吕后所立的前少帝刘恭和后少帝刘弘,都不是刘盈的亲儿子。所以都不承认。后来商议一番,代王刘恒宽厚仁慈,是最佳人选。可他真的想继承皇位吗?

公元前180年,刘恒登基为帝,他推行轻摇赋税的理念,开创了文景之治。

可是他却不愿意和刘邦等刘姓宗室葬在一起,这是为何?这就要说起他的母亲薄姬,她本来魏王魏豹的妾,后来被刘邦所击败,就成为了刘邦的宠姬,始终没有升她为夫人。后来生了代王刘恒,可刘邦似乎并不喜欢这个儿子,后来他们母子相依为命,导致刘恒一生都是不惹事生非,给大臣们留下了温柔敦厚的形象,后来吕后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直接没有理他。

而刘恒也对汉族保持着戒心,似乎并不以自己的皇室身份为荣。可能是皇族之间的萧墙之争,早以让他对自己家族心生拒斥,所以他选择远离咸阳原,远离帝陵带。重新规划属于自己的帝陵。

可是他真的只是这样认为吗?要知道皇家帝陵可不能凭着自己随心所欲而改。得有足够的理由。自古西汉帝陵的布局深受昭穆制度的影响,必须严格排位,不能乱来。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刘邦的长陵占祖位,刘盈的安陵居右,符合昭穆制度,但是同为刘邦之子的刘恒该占哪里呢?这就给了刘恒机会,开辟另外一个陵区,大臣们也不反对。同时也利于薄太后,毕竟她从未做过皇后,直接由刘恒继位而当太后。若是安葬于帝陵区,就注定矮了一截。而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刘恒来说,他肯定不会这样安排自己的母亲。

刘恒与薄太后母子情深,薄太后病卧三年,刘恒每日上朝归来,都要侍奉老母,亲尝每一碗汤药,这也被写进了《二十四孝》,成为中国孝文化的典范。正因为他经历苦难,所以重视民本,将土地税削减为三十分之一,算赋也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在他的统治下,出现了治世。他生活也极其节俭,在位二十三年中,所用车骑服御之物一概没有增添。

史书记载,霸陵是中国第一座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汉书》记载,当刘恒看到断崖上凿洞为玄宫的墓穴时,感慨的说:“用北山之石做为棺椁,把贮苏、绵絮充塞在石椁的缝隙中,再用漆粘合起来,这样的陵墓难道还能打开?”中郎将张释之说:“如果里面有别人想要的东西,即使将整座山封起来,也还是有缝的。如果里面没有人想要的东西,就算没有石椁,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刘恒对此说颇以为然。这就为他解决了防盗的隐忧。同时还在提倡薄葬。

然而盛景之下,却暗流涌动。文帝时期,各地诸侯王,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公元前177年,文帝即位后第三年,济北王刘兴居叛乱,虽然被镇压。又过三年,淮南王刘长又举起了叛旗,虽然没有行动就被察觉,但是一些有识之士觉得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是削藩。可惜当时的中央政府还不够强大,更多采取的是绥靖政策。这个难题就只能交给汉景帝去办了。

公元前157年,刘恒驾崩,谥号孝文。随后被葬入霸陵。他的皇帝生涯无疑是空前成功的,作为一名人子,他对母亲的孝心也令人动容。这位经历过人生离合的大汉天子,在历史的舞台上书写了辉煌耀日的篇章。他独特的人生经历,使他明了人生的无常和悲欢。这令他的心灵几乎无限贴近他的万千子民和他所热爱的大汉江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