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他为明朝做过哪些贡献?

朱文正,接下来听听知秀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太祖胸中涌自豪,长虹弯月运文韬。襟怀草莽莫雄气,欲与天空试比高”。

这是后人赞美朱元璋的诗,朱元璋无愧于后人赞美,实际上朱元璋从一介布衣到他成为千古一帝时,他的胸襟和胆识无人能及,正如他在《示僧》中所写:“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扰腥。"

朱元璋生于1328年,家境贫寒。1343年朱元璋的故乡濠州发生旱灾,父母双双死亡,后来在邻居的帮助下安葬了父母,为了生活朱元璋去皇觉寺当了和尚,3年后由于战乱,灾荒不断,朱元璋被迫出去化缘(实际上是乞讨),在他到处化缘的同时,他了解了各地的风俗人情,当时农民起义已经达到高潮。

当时还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朱元璋在化缘时还写下了:“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的豪言壮语,他不像和他一起化缘的和尚只求一天三餐有饭吃,他在化缘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当他回到皇觉寺,他的好朋友汤和参加了农民起义的“红巾军",并且邀请朱元璋参加。

朱元璋在25岁时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由于朱元璋很会打仗,人缘关系也处理得很好,很快朱元璋得到了郭子兴的提拔,并把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朱元璋。朱元璋看到当时的农民起义队伍勾心斗角,于是他决定回故乡濠州,自己组建队伍,很快招到700人组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

朱元璋为了发展势力,派自已的心腹徐达,汤和等24人离开濠州,南略定远。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当他们南下滁州时,朱元璋的侄儿朱文正和外甥宝儿来投奔,朱元璋让侄儿朱文正和他一起战斗,朱文正作战勇敢,多次立功,朱元璋曾多次问朱文正想当什么官,朱文正回答说:我跟叔父一起作战,以后有享不完的富贵,还是把赏赐先给别人吧"。朱元璋很欣赏侄儿,从此更加重用朱文正。

1361年朱文正被封为大都督,节制诸军事务。当时朱元璋在以应天为中心根据地时,陈友谅和张士诚是朱元璋的最大威胁。陈友谅本是徐寿辉手下倪文俊的部下,由于倪文俊想夺徐寿辉兵权,被徐寿辉追杀。倪文俊逃到部下陈友谅处,却被陈友谅斩了首级献给徐寿辉,因此得到徐寿辉的部分兵力。

陈友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忘恩负义杀了徐寿辉,掌握了徐寿辉所有的政治势力,1360年,陈友谅在采石称帝,国号汉。1363年张士诚乘人之危攻打安丰,刘福通派人向朱元璋求救,当朱元璋去援救小明王时,建汉称帝的陈友谅率600000万大军进攻洪都,虽然60000O大军水分太多,400000大军还是足够的,当时守城的兵力只有20000人,守城将领朱文正。

“朱文正出身布衣,善于谋,勇于战,为朱元璋立过奇功,然而一时之错,铸成一生悲剧一或许这是历史给这个军事天才最公正的评价了”。

可见这位大都督的军事才能不一般,他手下大将邓愈,赵德政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当陈友谅率兵倾巢而来时,朱文正就知道,这一仗必须坚守。当时洪都有8个大门,朱文正都一一作了安排,最后自己亲率2000精兵作为预备队,哪里需要哪里上。4月23日洪都之战开始。

汉军陈友谅率兵攻打抚州门,抚州门守将邓愈看见汉军把城墙打开了缺口,匆忙调来火铣兵,在火鉄的攻击下抢修城墙,朱文正得到消息马上赶来支援,在朱文正的顽强抵抗下,汉军撤退,但是抚州门也损失惨重,总管李继先,牛海龙元帅,万户程国胜,许珪,赵国旺阵亡。第二天,汉军啃不动抚州门这块硬骨头,改攻新城门。

新城门守将薛显与众守城将不同,他主动出击,冲出城门与汉军激战,斩敌刘进昭,擒丁副枢密赵祥等,汉军攻城不下又被薛显冲杀无数,一时士气受挫。陈友谅久攻不下,进退两难,朱文正派张子明突出包围向朱元璋求救,回城时被汉军捉住,张子明假义投降去阵前喊话:“大军日至,但固守以待”,陈友谅当即斩了张子明。

朱文正守城坚持85天,以2万对抗60万并且坚持了85天。1363年7月,朱元璋率200000大军驰援洪都,陈友谅得到消息马上撤出包围洪都的大军,与朱元璋在鄱阳湖展开激战,朱元璋充分发挥他们船小的灵活性,并用火铣战斗共进行了36天,最后陈友谅被乱箭乱死。北方割据政权消灭。

正是因为朱文正洪都保卫战坚持了85天,为朱元璋赢得了回撤救援的时间,人们常说上阵父子兵,这话一点不假,如果不是朱文正的坚持,朱元璋消灭陈友谅也没有这么快,或许要等个三五年吧。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军事天才,他也会犯错误,洪都之战胜利后,所有将领都得到了应得的荣耀和封赏,唯独朱文正沒有,于是心里不满溢于言表。

在不怀好意人的挑唆下,朱文正一失足成千古恨。被朱元璋软禁,1368年郁闷而死。朱文正为元璋打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朱元璋也没有忘记侄儿的功劳,1370年朱元璋封朱文正8岁的儿子朱守谦为靖江王,就藩桂林,朱守谦是第一个没有王室血统的藩王,共传了14代。

朱文正以2万对抗60万坚守城池85天,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他为朱元璋消灭割据一方的陈友谅创造了战机,为朱元璋统一天下加快了速度,也让天下老百姓少受了战乱之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