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负两朝血脉的李恪,为什么不被李世民立为太子?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李恪身负隋朝与唐朝两个朝代的帝王血脉,为什么在贬李承乾为庶民之后,没有被李世民立为太子?
长孙无忌反对
长孙无忌是晋王李治的舅舅,长孙皇后的兄长,也是最早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人,更是参与了后来的玄武门之变,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可以说长孙无忌的建议,李世民肯定会听取,并且会对事情的判断有一定的偏颇。所以在立太子这件事上,长孙无忌出言反对之下,李世民不得不重新考虑。
立嫡不立长
古代封建王朝自古以来都是立嫡不立长,再说李恪还只是一个庶出,他的母亲虽说是隋炀帝的女儿,但在后宫里连贵妃都不是,地位上要低人一头。隋朝已灭亡多年,一个亡国公主谁还会像以前那么尊敬。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对李世民在治理国家方面的一个肯定,也想这个肯定能一直维持下去,所以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曾被李世民评价说英果类我的李恪就被排除在外了,而选择李治是因为他在性格上的软弱,一定会对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做到萧规曹随。
两朝血脉
尽管隋朝已经灭亡多年,但在唐朝这个新朝的朝堂之上还有许多前隋老臣,如果李恪一旦被李世民确立为太子,很有可能被一些看到复隋希望的人挑拨离间,并颠覆朝廷。而各地也将重燃战火,导致百姓流离失所,这也是李世民不想看到的。
蒙冤身死
永徽四年,高宗李治即位第四年,历史仿佛给李恪开了一个玩笑。在这一年,宰相房玄龄的大儿子房遗直被高阳公主构陷,引发了一桩政治冤案。事后驸马房遗爱为了活命,竟然诬陷吴王李恪也参与了谋反,这对长孙无忌来说恰好正中下怀,于是向李治建议处死李恪。李恪知道自己非死不可后,便在临死前痛骂长孙无忌,说你也会活不长久的。可怜身负两朝血统的吴王李恪,就这样被一卷白绫勒死在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