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离我们最近,留下的史料最为丰富,流传的故事也就比其他朝代要多不少。再加上古装剧中由清宫剧独占古代爱情影视作品的鳌头,所以人们对于清朝皇帝的后宫种种也是最感兴趣的。从顺治皇帝与董鄂妃,到末帝溥仪与婉容皇后,他们的故事被一次次地书写和传颂。
而我们今日要聊的,则是雍正皇帝和他的后妃。
雍正皇帝,即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四十五岁时继位。而在他五十八年的人生里,他先后拥有过的妻子和妃嫔多达三十人。但这三十人之中,最终只有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和敦肃皇贵妃年氏二人与雍正皇帝合葬。
乌喇那拉氏是雍正皇帝的发妻,康熙三十年(1691)奉康熙皇帝之命与胤禛成婚。当时胤禛和乌喇那拉氏都还年幼,所以二人也算是一起长大,于双方而言对方都是在自己生命中有特殊意义的人。
康熙三十六年(1697)春,二十岁的胤禛和十七岁的乌喇那拉氏迎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也是胤禛的嫡长子弘晖。第二年同月,胤禛得到册封,初次成为贝勒。然而就在胤禛与乌喇那拉氏的小家越来越好的时候,康熙四十三年(1704),弘晖去世。
嫡长子的不幸离去,给乌喇那拉氏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打击。此后她再未为胤禛诞下子嗣,成了一位无儿无女的妻子。然而即便她没有子女,雍正元年(1723)二月,她还是在皇太后和雍正皇帝的支持下成为了大清新的国母。
而天不怜悯,乌喇那拉氏在成为皇后九年后因病辞世。雍正九年(1731)九月二十九日去世当天,病重的乌喇那拉氏在畅春园停留,雍正还亲自前去看望。然而就在雍正走后的几个时辰之后,乌喇那拉氏便撒手人寰。
陪伴自己四十余年的发妻亡故,雍正也曾为此垂泪。当时雍正还曾想亲自为乌喇那拉氏含殓操持,最终在群臣们的竭力反对之中才作罢。而在雍正帝自己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乾隆皇帝也遵照礼制和雍正的遗愿,将夫妻二人合葬于泰陵。
而敦肃皇贵妃年氏,她能入殓泰陵还是因为她和雍正的情谊。年氏,是清朝汉人名臣年希尧和年羹尧的妹妹,也是清朝第一位汉人贵妃。
年氏与乌喇那拉氏一样,都是由康熙皇帝亲自做主许配给胤禛的。她虽没有乌喇那拉氏正福晋的地位,却深得胤禛宠爱。
从康熙五十四年(1715)到雍正元年(1723),年氏为胤禛生下了第四女、皇七子、皇八子和皇九子。而这四位皇子皇女,便是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至雍正十年(1732)间出生的雍正帝的所有子嗣。换句话说,从年氏成为雍正帝孩子的母亲,到年氏逝世,雍正都再也未让其他人为他诞下子嗣。于此,足见雍正对年氏用情之深。
雍正三年(1725)十一月,雍正本因政事而忙得焦头烂额,但他还是挂念此时患病的年氏,故而下旨将本为年妃的年氏册封为皇贵妃。曾经比年氏更早成为侧福晋,也更早诞下皇子的李氏终其一生也只成为了一位妃。而年氏生时就能够被雍正给予特殊待遇,后来能葬于泰陵也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的事了。
至于雍正皇帝三十位妃嫔的另外二十八位,包括乾隆皇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也最终只是葬于泰东陵,与雍正帝的泰陵相隔千米。而这些妃嫔们最终没能永远陪伴在雍正帝身边,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从先秦到清代一直都存在殉葬制度。于贵族而言,他们死后可由妻妾、仆从和陶勇、财宝等殉葬。清初的时候,皇室都还非常流行用人殉葬。
清太祖、清太宗,乃至顺治皇帝都曾有妃嫔殉葬。而后来随着满蒙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加深,殉葬的风气稍加好转。雍正皇帝在世时,他曾在一次重病后下旨清点自己的殉葬品,其中并无妃嫔或仆从,只有当初父母送给自己的几盘数珠、一只玻璃鼻烟壶、一座自鸣钟、一枚古钱和一部《日课经忏》。而康熙帝遵循雍正的意见,自然不会再让他还在世的嫔妃们去殉葬。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合葬制度。合葬即夫妻在死后终归于一处。雍正皇帝共有两位皇后,一位是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一位是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前者是雍正在世时亲自册封的皇后,是与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正妻。而后者是康熙皇帝的生母,是在康熙帝继位以后才被尊为皇太后,在乾隆四十二年(1777)死后才被尊为孝圣宪皇后的。
所以在雍正逝世时,他有且只有乌喇那拉氏这一位正妻,便自然而然地与其合葬。
而年氏因为历来深得雍正宠爱,是雍正帝在情感上与乌喇那拉氏不遑多让的伴侣,也是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所以得到了葬于雍正身边的机会。且与乌喇那拉氏类似,年氏也是雍正帝死时有且仅有的一位皇贵妃。后来被尊为纯懿皇贵妃的耿氏,是在乾隆帝即位以后才被乾隆帝尊奉的。
所以总的来说,乌喇那拉氏和年氏能够成为唯二与雍正皇帝合葬的女性,于情于礼都是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