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说起孙鲁班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东吴大帝孙权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他年轻时便以天才般的治国才能著称,被哥哥孙策称为是"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的人物
从父兄手中接过江东基业后,孙权对内稳定与各大士族、少数民族的关系。对外与曹魏、蜀汉尽力维护和平关系,让雄踞江东的东吴成为了三国中最晚灭亡的国家。
不过,许多君王在壮年时励精图治,到了晚年则逐渐昏聩残暴,孙权也没能逃脱这一规律。
到了晚年,也许是受年老体衰、疾病增多的影响,孙权的性格变得愈发阴晴不定、喜怒无常。
此外,孙权的后代们也都不是省油的灯,为了继承吴国的大权,他们明争暗斗,进一步加重了孙权的负担。最终,吴国的政坛在孙权疏于管教、诸子斗争不断的情况下乱成了一锅粥。
不过,其实吴国变成这副模样,和一个女子脱不开关系,这个女子便是孙权的长女孙鲁班。
孙鲁班是孙权与宠妃步氏的长女,从小就非常受宠爱。成年后,孙权为了让爱女开心,便将她许配给了江东重臣周瑜的儿子周循。周瑜"美周郎"的称号家喻户晓,而史书也说他"长壮有姿貌"。这样的父亲培养出来的孩子,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可惜的是,周循虽然"有瑜风",但也和父亲一样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作为自己的爱女,孙权当然不忍心孙鲁班守寡。于是他精挑细选,又为女儿安排了大将全琮,全琮"谦虚接士,貌无骄色",是一个十分谦逊朴实的人。孙鲁班为其生下二子,夫妻生活也还算和睦。
最初,孙权的长子孙登十分贤能,是无可争议的太子人选。但他当太子没多久便英年早逝,太子之位轮到了孙权的三子孙和来坐。
孙和当太子其实倒没什么,但孙和当了太子,其母王夫人也就母凭子贵,被孙权谋划着立为皇后,这令和王夫人有仇怨的孙鲁班十分不满。
为了不让仇人当上皇后,孙鲁班决定支持自己的四弟孙霸,将孙和的太子之位抢过来。
作为一个狠毒的女子,孙鲁班能想到的办法,便是在溺爱自己的父亲面前挑拨离间,借以打压孙和。
一次,孙权卧病在床,身为太子的孙和按义务应该去宗庙为他祈福,但孙和结束祷告后,正好自己的"老丈人"张休住的不远,便受邀到他家去做客。这件事被孙鲁班监视到后,她便上报孙权说孙和不但不去宗庙祈福,还去太子妃父亲的家里秘密谋划大事,此外,她还诬陷说王夫人在听到孙权生病后面露喜色。
据《资治通鉴》记载:"吴主由是发怒;夫人以忧死,太子宠益衰。"
当时,朝中大体分为了支持孙和、孙霸的两派,而孙权认为不管将皇位传给他们二人中的哪一个,都势必会引发一场大乱,不如传给其他的儿子。而孙鲁班仗着得宠探听到这一消息,便从丈夫全琮的宗族中挑选了与孙权中意的接班人孙亮年纪相仿,又姿色出众的全氏,在大姐的撮合下,孙亮很快便爱上了全氏。
赤乌十三年(250),孙亮正式被立为太子,而全氏则成了太子妃,又过了两年,孙权在临终之际又有了反悔的念头,想要将孙和召回,但孙鲁班当然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此事没能成行。孙亮继位后,全氏成了皇后,而同时作为皇帝长姐和皇后所在全氏家族大恩人的孙鲁班权势变得非常稳固。
孙权临死前,曾经托孤给诸葛恪、孙峻两位大臣,而当时诸葛恪手握兵权,压孙峻一头。
为了能够得到晋升和更多的权势,孙峻一面谋划除掉诸葛恪,一面讨好巴结得势的孙鲁班,因为当时全琮已死,二人很快发展成了不可告人的关系,组成了政治联盟。
建兴二年(253),诸葛恪北伐失利,班师后被早已对他不满的孙亮、孙峻诛杀且夷灭三族,孙峻成为了唯一的托孤重臣,在朝堂上独享话语权。
五凤二年(255),朝臣孙仪等人不满孙峻的专权,便暗中准备将其谋杀,在阴谋败露后自杀。而孙鲁班趁此机会,诬告当年不肯帮助自己反对孙和的妹妹朱公主也是同谋,孙峻便也将她杀死。
孙峻去世后,其堂弟孙綝接过大权,这个孙綝更加专权,且和被冤杀的朱公主算是一派,所以遭到了孙亮、孙鲁班的共同厌恶。
太平三年(258),孙亮与孙鲁班等人一同商议除去孙綝。但计划辗转被孙綝所知,于是他先下手为强,将孙亮废黜,改立了孙休为帝。孙鲁班也被流放到了豫章郡,也就是今江西北部一带。
自此,孙鲁班对于东吴政坛的消极影响算是结束了,但东吴却早已病入膏肓,没办法重新繁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