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白起取得的胜利不是因为秦国国力强大,而是靠自己的军事能力?

白起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先下一个结论:白起是战国时期,注意是战国时期,军事才能最强的人,没有之一。战国四大名将,白起排名第一,远胜其他名将。

比较一下你会就明白,王翦灭楚问秦始皇要60万人,少了都不行,这还是秦始皇时期,秦国国力是越向往越强,六国国力是越往后越弱,白起曾经率军从上庸一直打到楚国都城,还攻破了郢都,白起所率领的军队还不到20万人,楚国都城都破了,要不是楚国地大物博,有战略纵深,不就相当于灭亡了吗?

一比较你就会发现,王翦打仗依靠的就是秦国强大的国力,60万人凭人头也压倒了楚国,白起打仗就完全不一样,你发现整个战国时期,白起打仗的战略是独树一帜的,他的战略就是:分割分抄、迂回打击、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一战略被近代一位伟人大量运用,成为战争中最有效的制胜战略。

不要以为秦国国力强大,白起打仗就是以多打少,相反,白起的重大胜利基本上都是以少胜多,然后再加上正确的战略战术,不信?接着往下看:

1、伊阙之战

韩国、魏国再加上东周联军的总兵力是24万人,白起的兵力推算为十万人左右,因为史书上说了白起的兵力不到联军的一半,一半是12万,不到一半,差不多就是10万人,这是兵力对比。

白起在此战中采取的策略是:布置疑兵,声东击西,迂回包抄,全歼联军。

打胜仗容易,但白起的战果是全歼联军,这就相当不容易了,等于要把联军重重包围起来,白起先用无数旌旗和飘带布置疑兵,让联军弄不清秦军主攻方向,然后突然袭击攻击魏军,魏军仓促应战大败,很快白起下令秦军迂回包抄,把24万韩魏及东周联军包围起来,全部歼灭。

战国地图

所以,伊阙之战是标准的策略取胜的例子,根本不靠秦国国力强大,靠的是军事才能,很难想象白起是如何做到全歼联军,肯定是把联军所有逃跑的出路都堵死了,才能全歼敌军,可惜24万韩魏联军,怎么死的都没有弄明白,连逃跑都跑不了。

2、鄢郢之战

鄢郢之战就是发生在公元前279年~前278年白起率军攻打楚国都城的战争,楚国虽然没落,仍是战国晚期实力最强的国家,其国土面积、人口都比秦国多,白起攻打的又是楚国的都城,楚国当然会把全国能战的军队全部集中到这里,楚国参与鄢郢之战的军队数量没有记载,以楚国强大的国力来说,绝对不会少于30万,而史书上说白起率领的军队只有数万人,实际上应该不止,后期肯定有增加,猜测至少有20万人。

白起在此战中采取的策略是:过河拆桥激发秦军斗志,引夷水灌鄢城,直至攻破楚都郢(今湖北荆州市纪南城)。

都知道项羽有破釜沉舟之计,实际上白起也有过河拆桥之计,白起率军攻楚时,先要渡过汉水,白起率军渡过汉水后,拆毁桥梁,烧毁船只,打着不胜利就战死的斗志攻向楚军,楚军抵抗不住,白起一直打到鄢城(今湖北宜城市),然后挖渠引夷水灌向鄢城,鄢城被攻破,光是淹死的百姓就有10万人,白起趁胜攻向郢都,攻破了郢都,楚国从此以后一蹶不振,50年后,王翦能灭楚,仍有白起当年的功劳。

3、长平之战

都知道长平之战是白起一生最辉煌的战争,歼灭40万赵军,又一次残酷的歼灭战,此战赵国一共有45万军队参战,廉颇之前战死了5万人,后面40万都是赵括率领战败以及被坑杀的,秦军有多少人?大致应该是差不多的人数,或者略少于赵国。

白起在此战中采取的策略是:反间计逼赵国换帅,诱敌深入,分割包抄,以3万人的分割包抄军队,就敢挡住赵国几十大军的后退之路,最后是围歼战,逼得赵国近20万人投降。

虽然白起的对手赵括是个作战经验并不丰富的将领,但能被赵王任命为40多万赵军的主帅,不是人人都有这个能力与机会的,白起先让秦军与赵军交战,佯装败退,引赵军主力追击,然后以3万人的军队切断了几十万赵军的后路,形成分割包围。

3万秦军既要挡住前面几十万赵军后退,又要挡住后面数十万赵军的救援,可奇迹的是,秦军仍然完成了任务,以少量军队包围较多军队的歼灭战,整个中国战争史上,也只有白起打出来过,不在战场上,真的搞不清楚白起是如何以少包围多的,但事实就是白起成功了。

长平之战前后45万赵军全部被灭,这个战果也只有白起打得出来,换做任何人都做不到,哪怕是韩信与吴起也是做不到的,白起的特长就在于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这一点上任何人比不上,这就是白起独特的军事才能。

所以,白起的军事才能在战国时期可是排第一的,他打胜仗的原因从来都不是因为秦国强大,而是个人军事能力突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