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唐文宗李昂的事情,接下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欣赏。
宦官专政祸害朝纲一直是历代皇帝所忌惮的事情,在我国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都经历了宦官之乱,其中唐朝要属程度比较严重的一个时代。到了晚唐,经历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气数将近,虽然皇帝致力于削减宦官势力、重新独揽大权,但最终都没有成功。
唐文宗就是一个渴望励精图治、削减宦官势力的皇帝,然而经历了好几次策划筹谋与失败之后,唐文宗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宦官势力不减反增,文宗最后成为了被宦官所把持的一块木头。究竟是宦官的势力太过强大,还是皇帝的手腕不够强硬呢?一、几代皇帝皆被宦官所害,文宗有心清扫宦官
李昂登上皇位那一年是公元826年,那时正值初冬,此时的唐王朝已然开始往下坡路的方向走,皇帝势单力薄,贵族皆已衰落。但是文宗有心挽救这个危亡的朝廷,而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快速地铲除宦官势力,因为他深知宦官对前朝,尤其是敬宗和肃宗朝造成的危害有多大。
当朝的宦官势力中资历最老的要数仇士良和王守澄。这两人早在李纯还只是中宫太子时就侍奉在他身侧,而后来李纯登基为帝,也将这些宦官带入后宫,成为了执掌权力的人物之一。
而李纯非常信任这些宦官,他不曾想到的是后来竟会被自己所信任的宦官逼害。李纯在晚年的时候听信宦官和方士的传言,一味相信金石之药可以治愈身体,换来长生,因此不断服用所谓的仙丹。这导致他的身体落下很大的疾病,最终在公元822年的时候暴毙而亡。
之后便是李恒即位,李恒即为穆宗,穆宗崇尚奢侈,喜好玩乐,虽然朝臣多次劝解他收心处理政务,但他依然醉心于游乐之中。这些情况的产生当然也不乏宦官的诱惑引导。他和自己的父亲一样,后来越来越痴迷于金石之药,不断服用仙丹。仅仅花了三年的时间就把自己的身体折腾废掉了。
他驾崩于自己的寝宫之中,那时年纪不过30岁,只能让仅仅16岁的太子李湛即位。而太子即位后即为敬宗,由于年纪太小,所以同样十分喜爱游玩,尤其是打马球。他上朝听政的次数非常之少,每日憨睡到午时,群臣皆立于殿中等候,有年老体衰者,甚至每每等到晕厥。
两年后敬宗的脾气越来越坏,喜怒无常,经常打骂身边的宫人,因此也得罪了不少宦官,这些宦官开始对他暗中下以毒手。公元826年年末,敬宗于深夜回宫,和一众宦官酣畅饮酒,没想到酒醉之时大殿之中烛光一暗,早已蓄势待发的宦官们一拥而上,将敬宗制服,并硬生生掐死了他。之后便是文宗即位了。
宦官之乱在唐初时还没有那么明显,但是自从安史之乱之后,宦官专权的现象便越来越突出,安史之乱到唐朝灭亡之间,一共更换过12位皇帝,其中有宦官拥立的多达7位,而被宦官杀害的更是有三位。二、文宗和宋申锡的谋划,因奸佞者告密而破产
文宗有心铲除宦官势力,于是他只能先提拔起属于自己的朝臣,他选中的人是宋申锡。宋申锡对皇帝的感遇之恩非常感激,倾尽心力帮助皇帝出谋划策,而皇帝也提拔他官至同平张事。
宋申锡找到吏部侍郎王璠,希望同他一起联手剿灭宦官势力.,而正当文宗和宋申锡之间紧密筹谋之际,王璠却把他们要联手剿灭宦官的计划泄露了出去。大宦官王守澄和他一手提拔下来的郑注两人听完消息之后,立刻制定应对计策,最终将皇帝的行动瓦解。
郑注使用的是离间之际。他从文宗的弟弟漳王下手,漳王是一个贤德的亲王,非常受到民间百姓的爱戴,因此文宗对这个弟弟有天然的防备警戒之心。郑注利用这一点收买了漳王身边的宦官,让这位宦官向文宗诬告,说宋申锡有谋利之心,将要取代文宗而另立漳王为帝。
文宗接到上报之后异常恼怒,王守澄见计谋已然生效,立刻上奏请求派遣骑兵屠杀宋申锡,而此时有官员提出证据尚且不足,应当召集诸位宰相商议才好。
于是皇帝派遣宦官召集各位宰相来到宫殿,所有宰相皆被换至殿中,唯有宋申锡不在名单之内,宋申锡听闻之后,立刻明白自己是受到皇帝猜疑了。经过审讯追捕,无数人被屈打成招,文宗处死了不少官员,受牵连的人上百,而宋申锡也被文宗贬为司马。
之后宋申锡因为忧愤交加,死在了自己左迁的地方。这便是文宗的第一次削除宦官势力的尝试。也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三、甘露异变宦官宫变,仇士良独揽大权
此后郑注凭借自己花言巧语、油嘴滑舌的能力一路高升,皇帝明明想要铲除宦官势力却不得不依仗宦官郑注,同样受到皇帝倚仗的新兴宦官势力还有李训。然而郑柱和李训两人却各怀鬼胎,他们一步步铲除其他老派宦官的势力,到最后这两人之间矛盾越来越深,谁都想成为独掌权力的唯一一位官员。
趁着郑注外出京城,打算以参加王守澄葬礼之名,一举绞杀所有宦官,李训独留在宫中,发动了后来闻名的甘露之变。此时时间是公元835年的十一月某一天。文宗正在朝堂上处理政务,忽而金吾卫将军韩约前来上奏,说金吾卫参事厅后院的一棵石榴树上降下了甘露,这是上天给予的祥瑞,希望皇帝立刻亲自前去参拜。
文宗听闻十分高兴,于是唤来辇车,行至含元殿。他让李训带其他几位官员先去查看,李训回来后说这甘露的样子看起来有些奇怪,也许并不是祥瑞,多派些人检验一下才好,于是皇帝只好将身边的仇士良等人再次派出。
没想到仇士良率人进入参事厅后,见幕布之后有兵戈的影子,而李训的手下也战战兢兢,心中不免生出疑惑。一阵风吹过,幕布后藏着的士兵突然显现。仇士良立马认识到这是李训所设下的埋伏,于是他匆忙召集手下退出参事厅,奔至皇帝轿子旁要护送皇帝离开。李训见事情败露,连忙上前扯住文宗的辇车,一番混乱之后仇士良终于带着文宗逃出含元殿,回到宫中。
事情败露后文宗大怒,立即下令捉拿逃跑的李训,李训被捉拿之后立马被斩首,他手下的一众宦官也被牵连。而外出的郑注也没有逃脱一劫。仇士良设计将郑注诱导至宴会之上,也将他杀死。此后仇士良、鱼志弘等一众宦官并没有因此失势,反而权力更甚,而接连遭遇两次失败的文宗,也彻底丧了。
从此他不再想着如何铲除宦官,只像木头一样继续被宦官摆布。仇士良之后势力大增,所有政令几乎都要他批准才能实行,他不仅敢于呵斥文宗,甚至毒杀了文宗的儿子。最终文宗在忧愤之中死去,年龄才三十三岁而已。
结语:宦官之乱一向是古代朝廷上令人忧心的问题,皇帝手腕强劲之时,便能将权力收归到自己身上,否则不仅有宦官妄图来分一杯羹,外戚、朝臣、边远敌人都是对皇位的威胁,如何平衡这几方的势力,全看皇帝的为政。
而像唐文宗,虽有杀敌之心,却没有杀敌的能力,不断失败后,他终于放弃了对权力的收割,只想安稳度过一生,但是不甘的心情犹在,最后只落个忧愤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