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西南大地的“平西王”吴三桂为什么会造反?

大家好,这里是知秀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吴三桂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作为清王朝的“开国功臣”,坐拥西南大地的大清“平西王”吴三桂,造反前就是西南的土皇帝,以他为首的“三藩”,不但垄断了西南地区的金银铜矿盐井生产,把西南各省压榨得“富室空虚,中产沦亡,穷民无所为赖”。更每年消耗清王朝大量饷银,以至于“天下财赋半耗于三藩”。吴三桂,这位大清开国的“功臣”“柱石”,到了康熙年间时,却已是清王朝头疼的毒瘤。正如康熙帝的那句怒斥:吴三桂“乃唐藩镇之流”。

对这样的“毒瘤”,康熙皇帝想“撤藩”,其实并不意外。但当时年轻的康熙皇帝,却犯下了大错误:把这事儿想得太简单。在康熙看来,吴三桂“乃唐藩镇”,似乎是说撤说削都很轻松。但哪怕比起唐代藩镇,此时吴三桂都可算是“加强版”。多年来“三藩”不只聚敛了丰厚财富,更养着精锐军队。吴三桂麾下的常备部队,就有七万人之多,且“平西甲兵,素称精锐”。加上“平南”“靖南”二藩,军事实力十分雄厚。

当时吴三桂的军队有多凶悍?举个简单例子就知道:晚清太平天国战争时,“流动作战”到岳州的太平军,意外从当地挖出一批军火,全是当年“三藩之乱”时吴三桂军队囤积的。别看是堆“古董级”的装备,打起来却照样犀利无比。手握这批“老古董”的太平军也迅速咸鱼翻身,把围堵来的八旗军杀了个落花流水,一口气拿下武昌重镇。这场太平天国早期的关键大战,竟都有吴三桂当年的“神助攻”。

所以综合说来,“三藩之乱”爆发前,确切说康熙决定“撤藩”前,这让清王朝苦不堪言的“三藩”,就是三只“装怂”的猛兽,吴三桂更是其中的“巨兽”。可康熙十二年(1673)时,二十岁的康熙帝看这群人,竟就像看三只公益无害的小动物。对这朝臣头疼的“撤藩”问题,他干脆简单粗暴,借着吴三桂们假装请求撤藩的由头,来了个顺水推舟——你说撤,那就都撤了呗。

至于造反?战乱?当时的康熙皇帝,脑子里没有半点预案,就干等着这群骄兵悍将们自己放下屠刀,乖乖回辽东养老。那吴三桂这边呢?别看多年“装怂”,吴三桂的布局却十分精细。比如当时的云南巡抚朱国治,每次参劾吴三桂的奏疏,都能被吴三桂在北京的眼线抄录到。那边康熙还没收到,吴三桂这边就把“抄录版”洋洋得意念给朱国治听。彻底撕破脸前,吴三桂在北京的心腹,还把其孙子吴世璠给接回了云南……

一边是浑然不觉做大梦,一边是多年准备精细且兵强马壮,所以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撕破脸造反,“三藩之乱”骤然爆发时,清王朝立刻灰头土脸:不到半年时间,吴三桂的叛军竟横扫南方各地。清朝贵州提督李本琛一枪不放,干脆跪在贵阳城门外迎接吴三桂大军。吴三桂的爱将马宝只用三个月时间,就一口气拿下长沙、岳州、衡州等要地,打得清军“五千里无只骑拦截”,几乎是稀里哗啦。

比这更叫当时清王朝叫苦的,是整个南方的沸反盈天。有吴三桂这么一“带头”,南方甚至西北好些省都跟风:福建、广东、湖南、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陕西先后脱离清朝统治,甘肃大部分地区也落到吴三桂手里。等于是转眼之间,清王朝就丢了半壁江山。

尤其要命的是,当时吴三桂的主力部队,已经北进到湖北松滋一带,正好与清王朝的荆州大营隔江对峙,等于是已经饮马长江。当时吴三桂仅集中在湖南一线的兵马,就多达二十多万,多是能征善战的老兵。倘若当时吴三桂再多一些胆气,要么顺江东下拿下南京,要么挥军北上,要么进兵关中平原。这场“三藩之乱”,恐怕又要乱得一锅浆糊。

但最奇特的事情,也正在于此,明明面对挥师北伐的大好机会,手握一大把好牌的吴三桂,却突然下出一招“怪棋”:禁止部队过江。之后的几年里,吴三桂把他的二十多万大军囤积在湖南一线,以岳州为中心精心构筑起完备防线,囤积大量军火武器,就和对面的清军干耗。哪怕清军主力陷于西北东南两个战场,湖南战场上兵力严重不足,甚至“马匹倒毙大半”,兵士“死亡十之二三”。吴三桂这边依然沉得住气,就是巍然不动。

他这一“沉得住气”,其实就是“三藩之乱”的又一转折点。至此之后,清王朝一面与吴三桂在湖南对峙,一面平定东南西南的叛乱势力。吴三桂的精锐兵马“不得出湖南一步”。等着清王朝平定了福建陕甘广西等地,吴三桂的嫡系精锐,也就陷入了清军的大包围里。急火攻心的吴三桂,在康熙十七年病故于衡州,他以岳州为中心的防线,接着也陆续崩塌,被清军一块块啃下来,然后康熙十九年三路进入云南,胜负已无悬念。

可以说,吴三桂在“三藩之乱”里最接近胜利的机会,就是在他“饮马长江”的时候亲手断送的。好些后人说起这事儿,也连连感叹吴三桂出昏招。那么,久经沙场的吴三桂,为何会有这奇特操作呢?

首先一个原因,应该就是吴三桂个人的“格局”问题,别看他造反后自称“周王”,在衡州临终前还过了把“称帝”的瘾。但在扯旗造反时,吴三桂的“追求”真没这么大。哪怕打到长江边上,他依然想着“事纵不成,可划长江而国”,也就是割据自立为帝。

而且这事儿,还不只是吴三桂个人的“追求”,还真是当时清朝朝堂上,诸多高官们的“谈判底线”。三藩之乱初起时,由于清王朝一溃千里,大清诸多高官们,或主张“议和”,或提议“裂土分封”,干脆就把地方赐给吴三桂得了。“撤藩”时犯了大错的康熙呢?这时却有担当,坚持“岂容裂土罢兵”。如果他当时没这么坚决,那么这“康熙王朝”,恐怕就真成了南北朝了。

但虽然康熙很坚决,吴三桂却没死心,打到长江边上,他就开始稳固防守,就是想着保住既得利益,一旦谈判就有本钱。然后几年干耗下来,本钱活活耗光。

而之所以宁可耗光本钱,也不往前打,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吴三桂知道自己几两肉。

三藩之乱初期,吴三桂高歌猛进,但是清王朝的精锐部队,却并未伤筋动骨。特别是“北进”这事儿,看上去“打过长江”很容易,但事实是,“三藩之乱”爆发后,清王朝就在太原和兖州两地囤积了重兵。一旦吴三桂真过了江,等于就撞进了清军的“口袋”里,胜算要比“防御岳州”低得多。

而且,别说是北上,就算巩固南方半壁江山,对吴三桂都并非易事。所谓“三藩之乱”,其实是分成了三个战场,除了吴三桂与清军在湖南干耗外,陕甘与闽浙也打得激烈。吴三桂想要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拿下江西,这样才能打通他与福建耿精忠的联系。可清王朝也看到了这一点,江西一直部署重兵,吴三桂几次夺取江西的计划都没得实现,所以他与耿精忠等“盟友”,其实是被分割成了几块。

这样各自为战的状况,几乎是一盘散沙,只能个人顾个人。所以,吴三桂并非不明白,放弃过江会导致的后果,可是在当时的战略局势下,于他个人而言,稳守湖南就是最保险选择。

虽然这个选择对于他,就是“早死”“晚死”的区别。

根子上说,在那个时机选择造反,吴三桂一来不得民心,二来其经济基础与战争支撑力,都无力和清王朝对抗。唯一胜利的机会,就是寄希望清王朝再出昏招。可是在“撤藩”问题上犯错的康熙帝,随后在战略应对等方面,都没有再给吴三桂机会。

抛开历史恩怨说,复盘整个“三藩之乱”,依然在“战略格局”“布局成败”等方面,有着太多值得回味的东西。

参考资料:苏和平《试论清初三藩的性质和其叛乱失败的原因》、梅毅《清朝真史》、徐佳《吴三桂的火器》、李尚英《康熙平定三藩及其善后措施》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虽然说起那场折腾了“康熙王朝”八年的“三藩之乱”,野史里大书特书康熙帝“镇定平叛”的英姿,捎带歌颂一下其“雄才大略”。但对于清王朝的国祚来说,这却是一场险过剃头的叛乱。

作为清王朝的“开国功臣”,坐拥西南大地的大清“平西王”吴三桂,造反前就是西南的土皇帝,以他为首的“三藩”,不但垄断了西南地区的金银铜矿盐井生产,把西南各省压榨得“富室空虚,中产沦亡,穷民无所为赖”。更每年消耗清王朝大量饷银,以至于“天下财赋半耗于三藩”。吴三桂,这位大清开国的“功臣”“柱石”,到了康熙年间时,却已是清王朝头疼的毒瘤。正如康熙帝的那句怒斥:吴三桂“乃唐藩镇之流”。

对这样的“毒瘤”,康熙皇帝想“撤藩”,其实并不意外。但当时年轻的康熙皇帝,却犯下了大错误:把这事儿想得太简单。在康熙看来,吴三桂“乃唐藩镇”,似乎是说撤说削都很轻松。但哪怕比起唐代藩镇,此时吴三桂都可算是“加强版”。多年来“三藩”不只聚敛了丰厚财富,更养着精锐军队。吴三桂麾下的常备部队,就有七万人之多,且“平西甲兵,素称精锐”。加上“平南”“靖南”二藩,军事实力十分雄厚。

当时吴三桂的军队有多凶悍?举个简单例子就知道:晚清太平天国战争时,“流动作战”到岳州的太平军,意外从当地挖出一批军火,全是当年“三藩之乱”时吴三桂军队囤积的。别看是堆“古董级”的装备,打起来却照样犀利无比。手握这批“老古董”的太平军也迅速咸鱼翻身,把围堵来的八旗军杀了个落花流水,一口气拿下武昌重镇。这场太平天国早期的关键大战,竟都有吴三桂当年的“神助攻”。

所以综合说来,“三藩之乱”爆发前,确切说康熙决定“撤藩”前,这让清王朝苦不堪言的“三藩”,就是三只“装怂”的猛兽,吴三桂更是其中的“巨兽”。可康熙十二年(1673)时,二十岁的康熙帝看这群人,竟就像看三只公益无害的小动物。对这朝臣头疼的“撤藩”问题,他干脆简单粗暴,借着吴三桂们假装请求撤藩的由头,来了个顺水推舟——你说撤,那就都撤了呗。

至于造反?战乱?当时的康熙皇帝,脑子里没有半点预案,就干等着这群骄兵悍将们自己放下屠刀,乖乖回辽东养老。那吴三桂这边呢?别看多年“装怂”,吴三桂的布局却十分精细。比如当时的云南巡抚朱国治,每次参劾吴三桂的奏疏,都能被吴三桂在北京的眼线抄录到。那边康熙还没收到,吴三桂这边就把“抄录版”洋洋得意念给朱国治听。彻底撕破脸前,吴三桂在北京的心腹,还把其孙子吴世璠给接回了云南……

一边是浑然不觉做大梦,一边是多年准备精细且兵强马壮,所以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撕破脸造反,“三藩之乱”骤然爆发时,清王朝立刻灰头土脸:不到半年时间,吴三桂的叛军竟横扫南方各地。清朝贵州提督李本琛一枪不放,干脆跪在贵阳城门外迎接吴三桂大军。吴三桂的爱将马宝只用三个月时间,就一口气拿下长沙、岳州、衡州等要地,打得清军“五千里无只骑拦截”,几乎是稀里哗啦。

比这更叫当时清王朝叫苦的,是整个南方的沸反盈天。有吴三桂这么一“带头”,南方甚至西北好些省都跟风:福建、广东、湖南、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陕西先后脱离清朝统治,甘肃大部分地区也落到吴三桂手里。等于是转眼之间,清王朝就丢了半壁江山。

尤其要命的是,当时吴三桂的主力部队,已经北进到湖北松滋一带,正好与清王朝的荆州大营隔江对峙,等于是已经饮马长江。当时吴三桂仅集中在湖南一线的兵马,就多达二十多万,多是能征善战的老兵。倘若当时吴三桂再多一些胆气,要么顺江东下拿下南京,要么挥军北上,要么进兵关中平原。这场“三藩之乱”,恐怕又要乱得一锅浆糊。

但最奇特的事情,也正在于此,明明面对挥师北伐的大好机会,手握一大把好牌的吴三桂,却突然下出一招“怪棋”:禁止部队过江。之后的几年里,吴三桂把他的二十多万大军囤积在湖南一线,以岳州为中心精心构筑起完备防线,囤积大量军火武器,就和对面的清军干耗。哪怕清军主力陷于西北东南两个战场,湖南战场上兵力严重不足,甚至“马匹倒毙大半”,兵士“死亡十之二三”。吴三桂这边依然沉得住气,就是巍然不动。

他这一“沉得住气”,其实就是“三藩之乱”的又一转折点。至此之后,清王朝一面与吴三桂在湖南对峙,一面平定东南西南的叛乱势力。吴三桂的精锐兵马“不得出湖南一步”。等着清王朝平定了福建陕甘广西等地,吴三桂的嫡系精锐,也就陷入了清军的大包围里。急火攻心的吴三桂,在康熙十七年病故于衡州,他以岳州为中心的防线,接着也陆续崩塌,被清军一块块啃下来,然后康熙十九年三路进入云南,胜负已无悬念。

可以说,吴三桂在“三藩之乱”里最接近胜利的机会,就是在他“饮马长江”的时候亲手断送的。好些后人说起这事儿,也连连感叹吴三桂出昏招。那么,久经沙场的吴三桂,为何会有这奇特操作呢?

首先一个原因,应该就是吴三桂个人的“格局”问题,别看他造反后自称“周王”,在衡州临终前还过了把“称帝”的瘾。但在扯旗造反时,吴三桂的“追求”真没这么大。哪怕打到长江边上,他依然想着“事纵不成,可划长江而国”,也就是割据自立为帝。

而且这事儿,还不只是吴三桂个人的“追求”,还真是当时清朝朝堂上,诸多高官们的“谈判底线”。三藩之乱初起时,由于清王朝一溃千里,大清诸多高官们,或主张“议和”,或提议“裂土分封”,干脆就把地方赐给吴三桂得了。“撤藩”时犯了大错的康熙呢?这时却有担当,坚持“岂容裂土罢兵”。如果他当时没这么坚决,那么这“康熙王朝”,恐怕就真成了南北朝了。

但虽然康熙很坚决,吴三桂却没死心,打到长江边上,他就开始稳固防守,就是想着保住既得利益,一旦谈判就有本钱。然后几年干耗下来,本钱活活耗光。

而之所以宁可耗光本钱,也不往前打,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吴三桂知道自己几两肉。

三藩之乱初期,吴三桂高歌猛进,但是清王朝的精锐部队,却并未伤筋动骨。特别是“北进”这事儿,看上去“打过长江”很容易,但事实是,“三藩之乱”爆发后,清王朝就在太原和兖州两地囤积了重兵。一旦吴三桂真过了江,等于就撞进了清军的“口袋”里,胜算要比“防御岳州”低得多。

而且,别说是北上,就算巩固南方半壁江山,对吴三桂都并非易事。所谓“三藩之乱”,其实是分成了三个战场,除了吴三桂与清军在湖南干耗外,陕甘与闽浙也打得激烈。吴三桂想要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拿下江西,这样才能打通他与福建耿精忠的联系。可清王朝也看到了这一点,江西一直部署重兵,吴三桂几次夺取江西的计划都没得实现,所以他与耿精忠等“盟友”,其实是被分割成了几块。

这样各自为战的状况,几乎是一盘散沙,只能个人顾个人。所以,吴三桂并非不明白,放弃过江会导致的后果,可是在当时的战略局势下,于他个人而言,稳守湖南就是最保险选择。

虽然这个选择对于他,就是“早死”“晚死”的区别。

根子上说,在那个时机选择造反,吴三桂一来不得民心,二来其经济基础与战争支撑力,都无力和清王朝对抗。唯一胜利的机会,就是寄希望清王朝再出昏招。可是在“撤藩”问题上犯错的康熙帝,随后在战略应对等方面,都没有再给吴三桂机会。

抛开历史恩怨说,复盘整个“三藩之乱”,依然在“战略格局”“布局成败”等方面,有着太多值得回味的东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