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曹爽和司马懿吗?知秀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东汉王朝在曹氏篡权夺位后,逐渐沉入历史漩涡中,旧的王朝覆灭也意味着新的王朝冉冉升起。但是在东汉之后,作为中原大地拥有正统地新王朝魏国却并无法对天下实施统治力,原因就是中原南方的土地还在其他诸侯的手里,川蜀之地在汉室后裔刘备手中,江南地区在孙氏手中,所以东汉之后天下的格局就划分为三家分治。
我们今日不谈三国之间的恩恩怨怨,今天就谈曹魏王朝内部的一些故事。而今日的主角是曹魏后期的权臣曹爽。说到曹爽,历史对他的记载其实并不多,基本上史书的记载仅仅记载曹爽协助曹芳以及司马懿的高平陵之变。有许多研究三国史的专家在研读到曹爽时,通过分析当时的政治环境以及魏国国内的现实矛盾,最终得到结论:曹爽虽然是曹魏后期的大权臣,掌握着一国的军权,但是曹爽自身实力不济,自己用人眼光也不行。
另外曹爽的上位是基于自己老爹曹真的功绩,因此,从各方面分析能获知,曹爽的手腕和谋略并无法真正把遏制住曹魏内部的汹涌潮动。而历史也如同史学家评价一般,这位曹魏的权臣在获得辅政大臣的权力之后,他根本无法有效地解决曹氏宗亲和朝臣之间的矛盾,并且曹爽的资历太低了,在曹魏政权内部,威望和资历才是衡量势力的根本保障。
而曹爽一无战功,而无贡献,完全是靠着上一辈积攒下的威望和资历,而且这其中还有明帝曹叡对他的宠爱,因而,曹爽才能够爬到高位,但是能不配位,曹爽搞定不了纷争的曹魏朝廷,也注定了曹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注定不会长远。不过不管怎么说,曹爽是的的确确执掌了曹魏数十年的朝廷大权,手里的权力都是实打实的。
而反观另一位辅政大臣司马懿,虽说司马懿是几朝元老,但是司马懿毕竟不是曹氏宗亲,这就意味着曹氏几代君王对司马懿一直存在着忌惮心理,甚至明帝去世时,他名义上也列封了辅政大臣,但是实际上,辅政的所有权力基本上都是归曹爽,曹叡的这一招其实也是在防着司马懿,毕竟司马懿的资历和威望与日俱增,并且麾下人才济济。
反观曹氏宗亲们,不管是曹家还是夏侯家,老一辈去世的去世,退隐的退隐,现在新一代曹氏宗亲已经不复当年的辉煌,就连曹爽这样的二世子都被捧到台前,可见曹氏宗亲势力已经开始渐渐式微。不过曹爽心里也是明白司马懿的厉害,因此曹爽一直以来都是想尽办法压制司马懿,而司马懿被逼到只能够称病在家来暂避曹爽的锐气。但是问题来了,司马懿是被曹爽打压的对象,为何司马懿还能够翻过身来击败曹爽呢?心态的变化是曹爽失败的重要原因
曹爽在获得辅政大臣的初期时间里,他和司马懿之间都是相互扶持,相互尊重,曹爽对司马懿是十分尊敬,毕竟司马懿是四朝元老。而司马懿也对这个曹家小子也是挺青睐。曹爽早期对权力的欲望并没有那么大,同时曹爽也没有太大的野心,他认为能保住一世富贵就满足了,像是篡权夺位这种事,他不会去想,也懒得去想。
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发展,曹爽和司马懿之间彼此商量着来治理国家,那么曹魏江山说不定可以迅速平定蜀汉和东吴,从而一统天下。但是很遗憾的是,原本将相一团和气,却因为三个人的出现而彻底搅乱了这团和气。
这三个人就是曹爽手中的三大心腹何晏、邓飏、丁谧,这三个人也是曹魏势力权贵的后代,并且这三个人自认为自己胸中的韬略和能力都十分优越,再加上三人平时和曹爽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于是他们在搭上曹爽这条船之后,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曹爽集团的核心人物。
不过这三个人也没有太强的能力,但却十分迷恋权力,特别是他们还有很强的控制欲,在曹爽把自己的权力分给他们一些后,这些人很快就原形毕露。他们开始联合在一起在朝廷中组建起一个官员集团,对于曹魏官员的任免大权也掌握在他们的手里,所以这三个人一时间也是风头无几,府邸经常是门庭若市。
所以在他们的搅动下,整个曹魏朝廷被搅得乌烟瘴气,依附他们的官员立马就得到升迁,而那些仗义执言的官员们也会得到他们的报复。而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这三个人经常怂恿曹爽整这个整那个。而曹爽耳根子也软,三个人一顿怂恿之下,一些荒唐的政令就在曹爽的口中不断地下达。
而这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后果就是一大堆朝廷官员把对何晏、邓飏、丁谧的肆意妄为都认为是曹爽在背后捣鬼,于是朝臣们对大将军曹爽的意见是十分之大。那么曹爽还荒唐到什么地步,曹爽不仅以保护后宫的名义,派人把郭太后给软禁起来,并禁止曹芳和郭太后见面。而且还经常假传一些旨意来给自己谋利益,而当时的朝廷里大臣们都是敢怒不敢言。
因而,曹爽的失败和这三个人是有着一定的联系,如果不是他们三人不断地怂恿,或许曹爽根本就不会去压制司马懿,也不会搅得朝廷乌烟瘴气。也因为这三个人,曹爽之后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原本曹爽是一个敬畏权力、谦逊有礼的人,但由于这三个人的出现,曹爽开始变得势利起来,而且还越来越有野心。
不仅如此,曹爽明知道司马懿是名义上的辅政大臣,手里没有多大的权力,但是曹爽就冲辅政大臣这个名头,就不断开始给司马懿找各种各样的麻烦,甚至搞得司马懿不得不躲在家里暂避曹爽的锋芒,不过曹爽的种种做法也使得他开始一步步的失去人心,原本就没有威望、资历的曹爽,如今在失去了人心,怎么可能不失败。
曹爽的能力、资历和威望都不是司马懿一个等级的
曹爽虽然获得朝廷权力,但是群官、群将都不喜欢曹爽,甚至很多人觉得曹爽这种二世祖都能够轻易接近高位,那么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该如何才能够爬到那个位置,基于其他官员和将领对曹爽不满,一些官员和将领开始把目光看向司马懿,他们希望司马懿能够复出好好整顿一下朝廷的混乱,但是这个时候曹爽却频繁地给朝廷施压,给司马懿施压。
然而,曹爽也明白司马懿作为一个四朝元老,不管是在功绩上还是治理国家上都拥有着极高的资历和威望,这恰恰也是曹爽十分忌惮的地方,但是对于司马懿,他只能够压制,却无法谋害他,因为司马懿已经历经四代君王,他掌握的人心和功绩已经使得他脱离了一般官员的队伍,司马懿是曹魏的功臣,也是栋梁之臣。
并且司马懿也是十分老谋深算,他深知如今权力在曹爽不在自己,而自己能做的就是先保全自己,毕竟司马懿自己手中没有兵权,也没有强大的政治集团,所以司马懿根本就不想和曹爽斗。然而,司马懿不想和曹爽斗,曹爽却始终把司马懿当作眼中钉肉中刺,曹爽认为只有拔掉司马懿这个潜在危机,自己才能够在朝廷你有真正的权力,于是曹爽和司马懿开始了明争暗斗的政治斗争。
司马懿和曹爽之间的较量,大多数时间内都是曹爽更胜一筹,但是司马懿的资历和威望却轻松碾压曹爽。比如在曹魏军队将士们眼中,司马懿常年带着他们南征北战,所以,曹魏军队将士们都对司马懿十分敬重。而再看看曹爽,曹爽一直自诩自己的身份尊贵,不愿意亲自到基层一线去看望下魏军,于是这就是使得了司马懿来借兵就极为容易,而其他人借兵是极为困难的。
而随着曹爽越来越不得人心后,司马懿就开始吸纳朝廷中反对曹爽的官员,并借助于群臣的力量,开始不断给曹爽下坑。而后来当曹爽带着几个弟弟外出时,司马懿直接就以顺雷不及掩耳的姿态很快就全面控制住了洛阳。所以曹爽的失败其实根源在于他能力不足,并且当朝还生活着一个四朝功臣,因此曹爽其实很难真正地把我朝廷权力,曹爽要面对的压力也是非常大。
曹爽的一生因为权力而精彩,想当年曹爽父亲曹真是何等意气风发,却生下曹爽这样一个儿子。而曹爽原本手中拿着一副好牌,却因为自己心态变化以及能力的缺陷,最终曹爽把好牌彻底打废,于是这才有了高平陵事件的成功。因此,曹爽独立担任辅政大臣是远远不够的,而曹爽之后,司马家开始彻底掌控了曹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