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项羽真的放火烧过阿房宫吗?真相是什么?

你们知道历史上项羽真的放火烧过阿房宫吗,接下来知秀网小编为您讲解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横扫六合、席卷寰宇,天下为之一统,遂自号“始皇帝”。此后,秦始皇灭百越、伐匈奴、修长城、起皇陵、筑直道,大秦帝国宛如一具疯狂暴走的巨人裸奔于历史的悬崖边。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沙丘驾崩的短短11年内,秦朝国家机器高速运转,内有体量庞大的土木工程,外有征战不休的南北用兵,黔首们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天下大有倾巢覆卵之兆。

而在秦帝国的浩大工程中,阿房宫无疑是规模极尽奢华的宫殿。阿房宫有规模有多大?唐代文学家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其中对阿房宫形制奢华的描述是:“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以《阿房宫赋》讲述的情形来分析,无论阿房宫的规模乃至奢华程度,后世的圆明园、凡尔赛宫等闻名世界的建筑群落都不足以与之相媲美。

现今,阿房宫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王寺街道,遗址范围分布东起皂河西岸、西抵纪阳寨、南临和平村、北达后围寨,占地总面积15平方公里。从现今的遗址考古来看,阿房宫的“巨无霸”体量也恰好与《史记》中“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的描述相吻合。

那么,秦朝灭亡后阿房宫的最终命运如何?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后世就有不少人据此认为是项羽西进入关后一把火烧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因而“项羽火烧阿房宫”一说便不胫而走,然而,我认为这种说法站不住脚。

首先,《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只是说“烧秦宫室”,并没有指明项羽的这把火烧掉的就是阿房宫。其实就当时的情况看来,项羽西进咸阳仅“居数日”,具体待了多久,司马迁没有言明,在咸阳期间,项羽军团做了屠咸阳、杀子婴和烧秦宫三件大事。

这三件大事归根到底都是有着相同的目的,那就是项羽要发泄对秦人的愤恨。项羽作为楚国贵族,秦灭楚前,楚南公就曾石破惊天地呐喊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魔咒誓言。

而对于快意恩仇的楚人项羽来说,将秦帝国皇帝老儿居住的老巢秦宫一把火烧成灰烬,显然征服者的姿态跃然纸上,畅快之情溢于言表。

加之,阿房宫直线距咸阳以东11.9多公里,距长安12.6公里,楚人项羽在短短数日之内不做正事,专门跑到阿房宫放一把火?逻辑上明显也说不通。

因此,综合《史记》司马迁所言、楚人项羽的秉性和阿房宫的地理位置,认定项羽火烧阿房宫确实过于片面和偏激。

其次,司马迁于《史记·项羽本纪》载明,项羽火烧秦宫后“火三月不灭”其实是后人牵强附会的说辞。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宫殿的主体材料基本上都以木质为主,倘若阿房宫被焚大火三月不灭,那么,阿房宫早就化为灰烬了。

然而,据《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举籍阿城以南,周至以东,宜春以西……以为上林苑,属之南山。”由此可见阿房宫在西汉中期还依然完整。

而北魏史书《十六国春秋》也载明:“苻坚建元二十年,慕容冲据阿城。初,民谣曰:‘凤凰、凤凰,上阿房’。坚以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乃植梧桐数千株于阿城,以待凤凰之至”。

从两部史书的表意来分析,阿房宫从秦朝到南北朝时期依然顽强地屹立于咸阳以东,以至于后世尚能观瞻其“雄姿伟容”,因此史料的详尽记载也让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谣言不攻自破。

最后,现代考古成果也证实了“项羽火烧阿房宫”纯属凭空捏造的杜撰。200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建了秦阿房宫考古工作队,经过20万平方米的实地勘探考察,科研人员仅仅在阿房宫遗址上发现少量的红烧土。

所谓的“红烧土”就是古代人类修建豪华住宅时,将粗木和泥土混合而成,用于搭建墙体和屋顶的原材料。这就有点类似于当今土木工程必不可少的水泥。而由红烧土竣工后的豪宅倒塌后,必然在地表会形成红烧土覆盖层,因此,这种特征极为明显的建筑遗迹也就成为当今考古的重要依据。

然而,在发掘考古阿房宫的同时,科考队员们也对汉代长乐宫遗址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考察。长乐宫始建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东汉末年,长乐宫惨遭焚毁自此淹没于地下黄土。

但令考古专家震惊的是,在长乐宫焚毁的遗址上,大量红烧土相继被发现,这也印证了长乐宫毁于大火的文献记录、而专家们将阿房宫遗址的灰烬与长乐宫遗址残存的余灰两相对比,居然无法在阿房宫遗址中找到大面积的红烧土。

倘若阿房宫真的毁于大火,那么为什么没有寻找到红烧土的蛛丝马迹呢?因此,最终科考专家们断定,所谓“项羽火烧阿房宫”其实根本就是一桩子虚乌有的历史冤案。

那么,阿房宫究竟毁于何时?

北宋史地学家宋敏求在《长安志》中记载:“秦阿房一名阿城。在长安县西二十里。西、北、东三面有墙,南面无墙,周五里一百四十步。崇八尺,上阔四尺五寸,下阔一丈五尺,今悉为民田”。

宋敏求的这则资料并非道听途说,而是亲自现场勘查的真实描述,因此,从这段珍贵的史料来分析,可见阿房宫在北宋时期已不复存在了。

雄伟壮丽的阿房宫到底是怎样消失于历史长河的,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其所处四战之地的地理位置来看,我们有理由大胆忖度,阿房宫应该是在历史漫长的战火纷飞中逐渐毁于人祸的,而当参阅了详尽史料,“项羽火烧阿房宫”显然就是一则彻头彻尾谣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