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明君的柴荣为何没有选择托孤重臣?原因是什么?

很多人都不了解柴荣的事情,接下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欣赏。

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混乱时期,当时的皇帝就像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一个接着一个。大部分割据皇帝,都特别昏庸无能,只有少数几个可以被人称为明君,其中最令人推崇的就是后周第二个皇帝柴荣,他被部分史学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

柴荣年轻时长得英明神武,而且还擅长骑射,他为人谨慎,被姑父郭威收为养子,后来柴荣跟着郭威起兵。公元951年,郭威建立后周政权,委任柴荣治理澶州。任职期间,柴荣整顿吏治,令周围的盗贼不敢进犯,公元953年,他被朝廷册封为开封府尹,后来又被封为晋王。

公元954年郭威病重,因为已经失去了所有的亲生子嗣,他无奈地将能力卓越的柴荣,册封为继承人。不久之后,柴荣根据遗诏,在郭威的灵柩前正式登基,被后人称为周世宗。柴荣是一个很有政治抱负的人,他登基当上皇帝以后,特别渴望平定天下,建立一番丰功伟绩。

柴荣本想着为君30年横扫天下,建立个大统一的王朝。结果却因为疾病的缘故早早去世,只活到了39岁。柴荣身为一代明君,为何没有托孤忠臣,反而让赵匡胤政变得手?从结果来看,柴荣确实给了赵匡胤可乘之机,不过他在临终之前,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考虑。

公元959年6月,重病在身的柴荣,带兵回到开封,直接解除了张永德的职务,让赵匡胤接任殿前都点检一职。张永德的妻子是后周皇帝郭威第四个女儿,他早年跟随郭威起兵,立下过很多功劳,在朝中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因为身份的缘故,张永德对后周的皇位,有着天然的威胁。

柴荣在临终之前罢免其职务,也算是给小皇帝清扫了一定的障碍。当时的赵匡胤应该还没有产生篡位的想法,如果他当时已经有了野心矣,以柴荣的能力和眼光,肯定能看出来。从这个角度来看,赵匡胤跟三国时期的司马懿有些相似,在强势的主君面前保持忠诚。在比较弱小的小皇帝面前,很容易就会因为权力的膨胀滋生出野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