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为何轻易的就失败了呢?原因在谁身上?

朱元璋创立大明后,洪武元年正月,就立嫡长子朱标为太子。朱标性格仁慈宽厚,深受朱元璋喜爱和诸王的拥戴,却没想到年纪轻轻病逝,失去了这个最中意的接班人,朱元璋又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朱允炆继位。

这本是一场正常的皇位更迭,却早就引起了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的不满,立孙子都不肯立我为太子,在父皇的眼中我的存在感就这么低?这种不满趁着朱允炆削藩顺便发作,起兵反抗,这就是“靖难之役”。

从参战双方情况来看,朱允炆已经登基为帝,正是顺应民心,而朱棣虽打的是“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却不过是他想夺取皇位的一个借口罢了,如此一来,他就是叛臣;而且作为一个藩王,兵力与朝廷也无法相比。这样一比较,这一仗朱允炆的胜算还是很大,但如果仔细分析几个细节,就知道其实建文帝一开始就输定了。

朱允炆

一、建文帝太嫩

首先,燕王起兵后,建文帝就下令“毋使朕有杀叔父名”。皇帝的旨意谁敢不听?万一把人杀了皇帝秋后算帐怎么办?而且堂堂一个藩王,皇帝的叔叔,将士又不敢近身将其活捉,结果就是这道御旨反倒成了朱棣的杀手锏,明目张胆前往南军阵营刺探军情,或是一会冲在前,一会殿后,在南军队伍里横冲直撞,谁也奈何不得。

比如在东昌一战中,朱棣本已被围在阵中,火器轰隆,却不敢向朱棣发去,竟让他从阵中脱逃;藁城之战中,大量燕军都被火器、箭弩所伤,朱棣的帅旗也被射得如同筛子一般,而朱棣却毫发无损,这不能不说浪费了太多杀死朱棣的好机会。

不想杀死叔叔背负罪名,朱允炆显然是妇人之仁,当皇帝没有一点狠劲怎么行?当年唐太宗不也是亲手杀了兄弟、侄子才顺利登上皇位的,这并不影响他作为明君的声望。其实,有几个皇帝手上没有一点血债啊?!

二、爷爷杀太多功臣

创建大明后,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宿将,导致“靖难之役”一起,朱允炆手里竟没有好牌,不得已只好请出年近古稀的老将耿炳文,没想到头一场就打败了。不过胜负乃兵家常事,败一次还说明不了什么,怎奈朱允炆求胜心切,立刻就用李景隆换掉了耿炳文。

这李景隆不过是喜读兵书却无实战经验的草包一个,与朱棣交手两次都大败,辎重丢弃无数,将士损失几十万人,在燕军围向济南时,李景隆更是丢盔弃甲一路南逃,推荐人黄子澄非常后悔,上书请建文帝杀了李景隆,建文帝不听,结果留下祸根。建文四年,朱棣攻到南京城下时,正是李景隆带头打开了金川门,迎朱棣进城。

明太祖朱元璋

三、外交官怂

夹河、藁城两战,南军损失惨重,建文帝罢免齐泰、黄子澄。朱棣听说后,给侄子上书:“听说奸臣被贬,本应该休兵就藩的,但吴杰、平安这些奸臣还在,不敢撤兵啊。”这把自己说得妥妥的忠臣一个。朱允炆找方孝儒商议,方孝儒认为正可借此机会拖延时间,懈怠燕军军心,再令辽东等军队攻其后方,到时两面夹击不怕不把朱棣做成“汉堡包”。

于是,建文帝就派出大理寺少卿薛嵓去见朱棣,一方面安抚朱棣,一方面向燕军内部散布相关消息,以扰乱军心。这位薛嵓见到朱棣,劝其罢兵:“朝廷言殿下旦释甲,暮即旋师。”朱棣冷笑两声答道:“这话怕是连三尺小儿也骗不过。”一句话就把薛嵓怼得无话可说,当场认怂,建文帝的一点小心思随即“胎死腹中”。

只能说这外交官薛嵓太怂,若是来一个晏婴、苏秦这样的外交官,能言善辩口若悬河软硬兼施把朱棣说到口服心服,那么建文帝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四、乱刮的风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乱刮的风。燕军与南军在白沟河激战时,燕军一开始并没占到什么便宜,朱棣还差点被大将平安所伤。但是当瞿能引众攻上,高呼“灭燕”,燕军形势危急之时,一股旋风诡异地刮起,刮断了李景隆的帅旗,朱棣趁势跑到南军后方放火,导致南军惨败,瞿能父子也同时阵亡。

建文三年三月夹河之战时,刚一交战,燕军就损失了大将谭渊,次日再战时,南军在西南方向,燕军在东北方向,双方打得难分胜负,三、四个时辰后,一股强烈的东北风突起,刮得沙尘蔽日,南军顶着大风毫无战斗力,而燕军则趁着风势左右开弓,杀得南军大败,损失数万人。

到藁城之战时,怪风再现,南军力不能支,再次大败,燕军四面围攻,斩首级6万余。这乱刮的风,如果按古时人们的思维来说,正是天命所在,老天爷的意思,这就不是人力所能为了。

都说细节决定成败,看来此言不虚。经“靖难之役”, 朱允炆输得一败涂地,不仅丢了爷爷留给自己的皇位,最后还不知所踪,成为历史一大谜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