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投降后迁居洛阳,此人为何还不离不弃跟着?

提及三国蜀汉,想必不少人都会想到第二位君主刘禅的窝囊行为。最后为了求生,阿斗被迫身入曹营,转居洛阳。蜀汉朝中大臣无一人愿追随,但是,有一人却是抛弃妻子儿女紧随主公,最后反倒是成就一番事业。

刘禅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可不大好,最初阿斗在众人面前露面是赵子龙相救,父亲刘备没有忙着关怀儿子,而是将阿斗朝地上一摔,以此为手段表示自己对爱将的重视。之后阿斗的作为让人只能评价无能两个字。

在诸葛死后没多久,蜀国就走向了末路,刘禅被逼迫着前往洛阳迁居。当初表忠心的臣子无一人愿意追随,唯独郤正这个不出名的小臣子却是紧随主公,也因此找到了可以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

郤正在三国小说中并没有重点提及,但是三国志正史中却是有记载他的生平,郤正祖父本是益州刺史,可是天下大乱时,此人先逝,郤正父亲追随孟达,最后我们都知道,孟达降了魏国,此人也紧随而去。

虽然父亲降魏,但是郤正依旧在蜀国为政。因为才华不俗,郤正应了朝廷征召进入蜀国政治场,当了秘书吏。本来郤正想要借此一展宏图,可是之后他却是再无进迁机会。

一方面,郤正父亲降了魏国,正常人难免会对其生出猜忌,另一方面,此时宦官作乱,诸葛丞相死后,蜀国已经呈现出衰败之势。郤正这样的特殊身份自然不敢多言,只能保身,将自己沉醉于诗书中。

蜀灭之后,晋主自然不可能将阿斗继续安心放在蜀国原址,他下令招其来魏。当时除了郤正之外,仅有张通愿意追随,两人皆抛弃自己在蜀国的家庭,只为了尽最后的忠心。

一路上,郤正照顾主公的生活日常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这让刘禅大为感动,贫贱之时才可以看出真正的忠臣。后来到洛阳之后,郤正也是时不时叮嘱主公,让他谨慎自己的言行,亡国之主,自然要小心处事。

对于郤正的忠心,刘禅十分后悔,他懊恼自己当初没能够发掘这么一位人才,直到此时已经太晚。不过,虽然郤正事事叮嘱,阿斗终究是扶不上墙。

有一次司马昭询问他是否想念故土,刘禅却是回答对方,这里这么有趣,已经不想念蜀国了。这却是引起了晋主的怀疑,怎么会有人不想念自己的亡国和故土呢?郤正得知此事之后劝导主公,下次再被问就装作悲痛样子,说自己日日夜夜想念蜀国。

果然,过了些日子,司马昭还是不放心,又一次问对方这个问题,刘禅这回学乖了,按照郤正的话一字不漏的答复对方。司马昭却是诧异这种话怎么会是阿斗说出来的,果然一追问,就是郤正教导的。

对于郤正的护主,司马昭没有感到不满,反而是欣赏对方的人品,也因此彻底放松了对刘禅的警惕。最后,刘禅得以安享一生,而郤正也是被封为关内侯。

后司马炎称帝之后对郤正也是十分欣赏,经常对手下说:郤正非常聪明,有大智慧,而且很忠诚,应该让他做大官他之所以还愿意跟随落魄狼狈的刘禅,一则是因为他明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借助刘禅的身份,自己才有出头之日,否则作为一个亡国奴,随便一个人都可以欺负自己!二则,郤正表现出对旧主足够的忠诚,也就可以吸引到新主,也就是司马炎关注,才有青云直上的可能!

很快,将其提拔为朝中高官,做了巴西太守。这在晋国可是最上层的官员,可是这个位置却是给了降臣,可见在魏主眼中,郤正的才能有多么难得。在蜀国郤正没有找到出路,到了魏国,他却是发挥出了才能。

这或许也是刘禅灭亡的原因,如此重要的臣子,当初在蜀国受到的对待却是冷遇和不重视,如果蜀国换一位明君,最后一统的是蜀国也不一定。那么,在大家看来,倘若刘备不死,蜀国能否一统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