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成功了而董卓为什么会失败?

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准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董卓原本是在京城之外带领西凉军的,当时东汉朝廷内部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外戚与宦官双方为了争夺主导权,都想把对方灭掉,而此时的外戚代表是何进,宦官代表是常侍,何进觉得以自己的一己之力很难除掉十常侍,就听从了袁绍的建议,请董卓带领凶悍的西凉军前来支援。

结果何进这个家伙,可能是计划不够周密,董卓还在路上,何进已经东窗事发被砍了脑袋,等到董卓到了京城之后,发现何进已经死了,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于是董卓也就一不做二不休,打着给何进报仇的幌子,把十常侍给杀了,击败宦官集团,同时挟持了少帝刘辩。

不久后董卓又派人把刘辩杀掉,立刘协为皇帝,史称汉献帝,这个时候,董卓开始暴露出自己的野心,逼迫汉献帝任命自己为相国,同时打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旗号到处做一些丧心病狂的事情,比如他随意杀人,杀害无辜老百姓,抢占妇女等等,这些罪行天下人都看在眼里,很快就引起众怒,后来天下诸侯纷纷起兵讨伐董卓,一时间天下大乱,董卓感觉情况不妙,遂一把火烧了洛阳,随后迁都长安,百姓对董卓的仇恨更加严重。

曹操作为第一个提出讨伐董卓的人,在后来更是越战越勇,并且实力也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后来汉献帝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从洛阳去到长安,再从长安去到弘农,最后又从弘农回到洛阳,可惜此时的洛阳一片狼藉,汉献帝在洛阳居无定所,从前的宫殿也被当时董卓一把火烧了。汉献帝最后只能借住在宦官赵忠的家里,在这里连办公的地方都没有,再加上当时地方官也不听从朝廷的安排,百姓不交税,汉献帝穷困潦倒,连吃的东西都没有,很多官员最后被活活饿死,一个皇帝落魄到这种程度,想必自杀的心都有了。

也就是在这种糟糕的情况下,曹操出现了,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都,并且好吃好喝招待汉献帝,同时打着“恢复大汉天下秩序”和“奉主上以从民望”的旗号,开始对那些割据势力进行征讨,换言之,此时的曹操是在做一件正义的事情,百姓以及天下都支持曹操,那些割据势力虽然明白结局,但是也无法反驳曹操。

曹操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一步一步做强做大,最终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手段之高明,不是董卓之流能够玩转的。所以说,虽然同样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曹操的手段比董卓的手段要高明很多,所以曹操成功,董卓失败是必然的。

至于曹操的手段怎么高明呢?我继续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曹操的手段高明之处

其实要说曹操的手段高明之处,我觉得我们可以从曹操自身、汉献帝、百姓、割据势力以及文武百官四个方面来探讨一下,我们就会对曹操手段的高明之处有所领悟。

就曹操自身而言,曹操是十分清楚作战的根据地对自身作战的重要性的,所以曹操当时迎接汉献帝的时候,他不是像董卓一样去天子的脚下洛阳,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十分聪明的地方就在于,他是把汉献帝接到自己的根据地许都。

曹操在许都的威望已经建立起来,在许都这个地方,汉献帝相当于是曹操请来的客人,而曹操才是这里的主人,因此汉献帝做什么事情,都要看曹操的脸色,要是曹操不高兴,随时可以把汉献帝这个客人扫地出门。

再加上因为是自己的根据地,那些大臣也都是和自己一条心的,没有人会想着趁自己不注意联合汉献帝造反,因为在曹操的地盘上,你造反明显就是自寻死路,没有人会那么傻,汉献帝也并不傻。

而董卓与曹操刚好相反,他是去到天子脚下洛阳,在京城之中“挟天子以令诸侯”,这里是皇帝的地盘,除了皇帝之外,还有文武百官也对董卓十分不满,换言之,董卓就像是去别人家做客,还想仗势欺人霸占别人的地盘,这种做法明显就是自寻死路,汉献帝不答应,文武百官以及天下百姓都不答应,所以才会出现后来王允联合吕布,让吕布把董卓杀了。

从汉献帝的角度而言,当初自己在洛阳生活好好的,刘辩当皇帝,自己锦衣玉食,无忧无虑,董卓突然就冲进洛阳,把少帝刘辩杀了,还逼迫自己听从他的安排,汉献帝不报仇就是好的了,内心的那种愤怒与仇恨,恨不得立刻就把董卓挫骨扬灰。

更加糟糕的是,后来董卓还把洛阳一把火烧了,导致汉献帝无家可归,好好的天下,就被董卓这样给破坏了,如今自己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内心的仇恨与对董卓的不满跃然纸上,但凡有任何机会,汉献帝都想把董卓脑袋砍下来。

而曹操就不一样了,曹操在汉献帝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的情况下,把汉献帝接到许都,并且好吃好喝伺候着汉献帝,对于汉献帝而言,曹操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他对曹操是有感激之情的,再加上曹操还说要帮助他恢复汉朝原本的秩序,汉献帝就更加高兴了。

可以说汉献帝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是心甘情愿的,也不想反抗,曹操还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成为了汉献帝的岳父大人,如此多的关系综合起来,汉献帝更加觉得曹操就是和自己一伙的,对曹操没有什么怨恨,反而感激之情更多。

总而言之,对于汉献帝而言,董卓是破坏自己幸福生活的罪魁祸首,而曹操却是在危难之中拯救自己的救命恩人,两者相比,汉献帝该支持谁,反对谁,答案已经十分明了。

对于天下百姓而言,与汉献帝十分类似,当初东汉虽然朝廷内部内斗,但是天下百姓至少还是可以好好生活的,可是董卓进京之后,瞬间烧杀抢掠,搞得民不聊生,后来一把火烧了洛阳,更是弄得百姓居无定所,大家对董卓这个破坏美好生活的人而言,心中充满仇恨,人人见而诛之,所以董卓的所作所为,是完全不得民心的。

而曹操则是在危难之际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英雄,百姓害怕居无定所的生活,曹操就许诺“奉主上以从民望”,还大汉江山一个正常的秩序,还百姓正常的生活,所以百姓对曹操寄予厚望,同时也支持曹操。

对于天下诸侯和文武百官而言,董卓是给他们制造机会,从而让他们有机会搞割据力量,并且逐渐发展自己势力的,他们心底对董卓还是比较感激的,要是没有董卓制造的混乱,他们就不敢公然进行割据,发展自己势力。

可是他们心底这样想,明面上却不能这样做,因为董卓不得民心,是天下的公敌,人人都想杀了董卓,所以这些诸侯只能顺应民意,搞一个讨董,但是彼此都不愿卖力,就是走一个过场而已,这就是为何那么多人去讨董,最后却没有胜利的原因,并不是打不过董卓,只是大家不愿意出力,一旦董卓失败了,他们这些诸侯就没有机会继续发展自己势力。

而曹操对于这些诸侯而言,虽然实际上曹操是他们的终结者,但是曹操打着为百姓着想的旗号,并且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和支持,所以诸侯们只能表面支持曹操,背地里又各怀鬼胎。

董卓的失败,就在于不得民心,百姓恨他破坏了自己生活,汉献帝恨他破坏自己统治,天下诸侯迫于舆论压力只能以他为敌,所以董卓的失败是必然的,而曹操呢,得民心并且有汉献帝心甘情愿的支持,所以成功也是必然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