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临终前,为什么要安排马岱设计除掉魏延?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遗计除掉一个人,使蜀国延迟近30年灭亡,这个人是谁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魏延战绩:

演义中,魏延杀了长沙太守韩玄,救出黄忠,与黄忠一同归顺刘备。从此,魏延为蜀汉的建立,南征北战,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一生。公元211年,他跟随刘备入川作战,身先士卒,屡历战功,于公元219年升任汉中太守,全权负责蜀汉的汉中一代防线。

在刘备及五虎上将相继去世后,魏延一跃成为蜀汉的第一大将,跟随诸葛亮鞍前马后,每一战都少不了他的身影。然而,诸葛亮临终前,却给了杨仪锦囊妙计,安排马岱,设计除掉了魏延。其中有什么原因呢?

其一,魏延是好战分子,在诸葛亮病逝后,仍然坚持对曹魏作战。

魏延是一个单纯的武将,善于冲锋陷阵,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帅才。诸葛亮病逝后,杨仪掌握大权,让魏延断后。魏延认为他才是蜀汉第一大将,在丞相病逝后,理应自己继承蜀汉军队统帅。他准备亲自率领大军攻打司马懿,一定能够成功,不能因为丞相一个人的死,而影响国家大事啊。杨仪只是一个军中长史,和当年的马谡差不多,怎么能担当大任呢?杨仪也就能干送丞相诸葛亮的灵柩送回成都这样的小事。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延曰:“丞相虽亡,吾今现在。杨仪不过一长史,安能当此大任?他只宜扶柩入川安葬。我自率大兵攻司马懿,务要成功。岂可因丞相一人,而废国家大事耶?”

其二,魏延和杨仪素来不和,只能留一个,诸葛亮选择了嫡系杨仪。

魏延性格和当年的关羽差不多,目中无人,性格孤僻,与众位武将格格不入,尤其是长史杨仪。诸葛亮也知道这两位的关系不睦,然而,蜀汉人才匮乏,诸葛亮不得不在魏延和杨仪两人之间平衡,合理使用两人,为伐魏做出一份贡献。诸葛亮快死时,他做出了选择,偏袒自己的嫡系杨仪,抛弃了一向看不顺眼的魏延。早在魏延归顺刘备之时,诸葛亮就看他不顺眼,根据面相,认为魏延脑后长有反骨,可能不服管教,生出反叛之心。

其三,魏延本来就是中途投降而来的,可能投降曹魏。

魏延是斩杀自己的顶头上司韩玄之后,投奔刘备的,这给他打上了弑主的标签。诸葛亮怕魏延在自己死后,无人能制,最后降魏,反过来攻打蜀汉。如果魏延反叛,蜀汉将无反抗之力,顷刻间灰飞烟灭。

其四,魏延和姜维两虎共存,可能造成蜀汉军队内讧。

魏延和姜维都是蜀汉军队高层,威望都很高。蜀汉军队中,如果有两虎,那么可能会互相争斗,就会减弱蜀汉的军事实力。以魏延自傲的性格,不一定屈身于姜维之下,同理,姜维也是一样的,权力欲望极强,不甘受制于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