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当初如果重用韩信的话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对项羽和韩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韩信胯下之辱后投奔项梁,项梁死后项羽接管军队,韩信也就归项羽管。韩信在项羽手下当个执戟郎,有机会见到项羽的,韩信曾经给过项羽战争的建议,项羽不听。戏下分封后,项羽东归,刘邦南下,韩信就投奔刘邦了,成为“汉初三杰”!

项羽和韩信

如果项羽当年重用韩信,如果后来的楚汉战争还能发生,那么结局还是一样。刘邦获胜,项羽落败,天下还会归汉,只不过过程和道路要艰难曲折一点。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一、楚汉相争的本质是“分封分权制”与“封建集权制”相争,分封制是历史倒退,注定要失败的

历史自有历史的发展规律,当发展过程中有违背规律的现象出现时,历史自己就会纠偏,楚汉相争就是一次历史纠偏行动!

人类社会向前发展,高级的社会形态总是会替换掉低级的社会形态的,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样的,奴隶社会实行的“分封制”也必然会被“集权制”所替代。

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产物,是由落后生产力决定的。落后的生产力使得国家君主没有能力把管理的触角覆盖到全部国土面积上,只能采用分封制来解决。通过把自己信得过的亲戚或功臣分封到边远地区,就是希望这帮分封的诸侯能代表国君管理一方。所有分封的诸侯都有义务要尽的。

周武王建立周王朝后,也实行的分封制。分封的诸侯需要尽的义务有五大项:服从君主、镇守疆土、纳贡、朝觐、随同作战。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们的私心促使诸侯们越来越离心,周夷王开始,诸侯们逐渐不再尽那五大义务。周平王东迁后,礼崩乐坏加剧,诸侯之间的征伐兼并愈演愈烈,大诸侯逐渐坐大,周王室越来越式微,春秋争霸诸侯还象征性“尊王”,战国兼并后象征也没有了,当秦国一家独大后,周王室也就名存实亡了。

分封制

“分封制”必然带来“分权”、“分权”必然导致诸侯坐大“分利”、“分利”最终导致国家“分裂”。

“分封——分权——分利——分裂”

是分封制的弊端和死结。

秦国为了避免分封制的弊端,从商鞅变法开始,逐步实行郡县制、向封建集权制转变,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朝完全废除分封,实行了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制对国家分裂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代表了当时的历史发展方向和社会制度变革方向。

秦朝二世而亡是亡于暴政而非集权,陈胜、项羽、刘邦推翻秦朝统治后,项羽再次主持分封,这是历史的倒退,即使没有楚汉战争,项羽的分封制也注定要失败。

韩信在分封制这一点上和项羽观点一致,两个人都是坚定的分封派,一起开历史的倒车,失败是历史的必然,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因此,项羽即使重用韩信,只要这两位贵族坚持分封制,注定还是要失败。

二、楚汉相争归根到底争的是民心,项羽暴政不得民心,刘邦仁政天下归心

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对于某一场战争来说,也许统帅因素甚至一些偶然因素就能决定战争胜负,但对于长期的拼消耗的战争来说,最终胜负由民心来选择。这就是所谓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楚汉战争打了五年,算上前面的反秦战争,一共8年左右时间。这8年时间里,在老百姓眼里,项羽是个暴君,他虽然推翻了暴秦,但却给自己贴上“暴楚”的标签,主要是“屠城”和“杀降”太重。查阅《史记》,项羽大的屠城行为主要有:

——秦二世二年,项梁派项羽攻襄城,由于襄城坚守不降,城破后,项羽将一城人都坑杀。

——项梁准备攻打濮阳时,派项羽和刘邦先攻城阳,城破后项羽又屠城。

——巨鹿之战后,在新安坑杀秦降卒20多万,秦地父老恨项羽入骨。

——鸿门宴后,项羽西入咸阳,屠毁咸阳城,火焚秦宫室,大火三月不息,把财物和妇女都抢走。更加重了秦人对项羽的仇恨。

——汉元年四月,戏下分封后,把义帝迁出彭城,路上暗杀了,又把韩王成圈在彭城,后来又杀了

——汉二年冬,齐地造反,项羽统兵来到齐地与田荣会战,田荣战败逃到平原被杀,楚军一路北进,一路烧掠,焚屋无数,毁城数座,坑杀田荣降卒,屠杀无辜百姓,掳掠老弱妇女。齐地人对项羽也恨之入骨

——彭越在项羽后方捣乱,项羽还攻陈留、外黄,外黄连攻多日没攻下,后来外黄投降,项羽要把15岁以上的男子都坑杀,被外黄县令一门客舍人的13岁孩子劝说才作罢。

项羽屠城

《项羽本纪》里,项羽屠城是家常便饭,其它的烹人、焚人等杀人手段层出不穷。项羽的暴虐行为也让天下百姓恐惧,刚推翻了“暴秦”,又迎来了“暴楚”,人心就在项羽畅快的屠城、如麻的杀人中流失。

除了屠城,项羽还杀了义帝,更让包括楚人在内的天下人失望!

项羽大失民心,不仅是关中等汉地,就是自己的楚地也如此。

垓下之败后,项羽带800骑突围,汉将灌婴带5000骑兵追击。项羽逃到阴陵时,迷路,向一耕田老农问路,结果这老农直接给项羽指向一大片沼泽里去了,耽误了不少时间,最后让汉军追上。

《汉书.陈胜项籍传》:羽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给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阴陵是楚地,楚地的农民故意指错路,可见项羽在自己的地盘上都不得人心。

反观刘邦,虽然也有屠城行为,但主要是反秦的战争中,比如颍阳等。但刘邦入关后,迅速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稳定了关中局势,关中父老唯恐刘邦不当关中王。

《史记高祖列传》: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刘邦与项羽在荥阳、成皋、广武对峙期间,屡战屡败,经常被打得全军覆没,但是有关中百姓的支持,萧何总是能源源不断组织新兵和粮草来补充前线,使刘邦能与项羽打持久战。

刘邦约法三章

贾谊《过秦论》说秦朝“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话用在项羽身上也合适。项羽一手好牌打烂,民心流失是关键!

三、项羽与韩信都是军事奇才,长板再长、短板不补“木桶”同样漏水

项羽是万人敌,韩信国士无双,两人均是不世出的军事奇才。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巨鹿之战一战成名。韩信背水一战,平定赵国。两人的军事生涯都充满了传奇。

项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霸王,韩信号称“兵仙”,两个人的“长板”都是军事。两个人的短板也差不多:

首先,政治上低能。

项羽政治上犯了多个严重错误:第一,鸿门宴放了刘邦,放虎归山终被虎伤;第二,放弃帝制而实行分封制,逆历史潮流而动;第三,放逐义帝并杀害义帝,使天下人失望;第四,分封诸侯不公,不是根据战功或者六国贵族来分封,而是根据自己的好恶亲疏分封,导致大部分诸侯不服,当年就造反;第五,贵族优越感十足,不重视笼络民心。

韩信政治上同样幼稚,轻信刘邦不会亏待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掉进刘邦、吕后设置的陷阱里,和项羽一样喜欢分封制,和项羽一样贵族优越感十足。

其次,经济上外行。

项羽崇尚力战,分封后,回到西楚没听说经济上有什么手段,楚汉相争时粮草经常不济,既和粮道被断有关,也和经济不足有关。

韩信经济管理上同样也不是内行,他当齐王时是蒯彻帮他打理的,当楚王时是刘邦派人当国相打理的。

其三、外交上孤立。

项羽分封后,大部分诸侯对分封都不满意,除了汉王、齐王反了以后,其它诸侯王都作壁上观,骑墙观望。项羽攻打齐国时,让九江王英布派兵相助,英布根本就不去。而刘邦平定三秦后,很轻易地就纠结了五个诸侯一齐打到彭城,端了项羽老窝。整个楚汉战争中,没有一个诸侯帮上项羽忙的。

韩信外交比项羽稍微好点,至少在打下赵国后,能听李左车的意见写信给燕王藏荼,顺利让燕国归顺,但也仅是这么一点了,其它外交上乏善可陈。

其四、人才上不重视。

项羽迷信力量,对谋士不重视,整个队伍中就一个范增,后来还被反间计气走了。另有一个大谋士陈平,始终没得到项羽重用,结果陈平转投刘邦了,不仅帮助刘邦反间项羽阵营,而且还在项羽围成皋时用2000美女迷惑楚军、助刘邦逃走。后来白登解围、伪游云梦抓韩信、荡平诸吕,陈平都做出了巨大贡献,陈平的智谋不亚于张良。这样的人才流失,是项羽最大的损失。比韩信走了损失还大!

陈平

韩信本来就是孤家寡人一个,北伐时手下将官都是刘邦的人,像张耳、曹参、灌婴等。谋士只有蒯彻是主动投靠的,破赵后主动找了李左车。除了蒯、李以外,韩信手下也没什么可堪大用的人才。

综上分析,韩信和项羽的长处都是军事,其它方面都是短板。而项羽最不缺的就是军事人才,项羽手下著名的战将有龙且、英布、钟离昧等,没用韩信,项羽照样以少击多打败章邯、王离,消灭秦军主力,为灭秦做出了决定贡献。项羽即使重用韩信,战绩也不过如此,最多锦上添花而已!

因此,项羽最缺的人才不是韩信这一类的,而是陈平这一类的,陈平这一类的智谋型、政治型人才才是项羽的短板,项羽不仅没留住陈平,还赶跑了范增,智谋型、政治型的短板不是短,直接没有了,项家王朝的“大木桶”里还能盛得下水吗?

四、项羽如果早重用韩信,“韩项相争”也许提前上演,刘邦坐收渔利

如果项羽真的重用韩信,也许不会出现“楚汉相争”,而是会出现“韩项相争”,刘邦可能就会坐山观虎斗了。

首先,韩信的愿景是封王。

韩信希望分封,在他登坛拜将后和刘邦的对话中就表露无遗。他当时说项羽小气,不愿意重赏功臣,封赏的大印在手里棱角都磨平了也舍不得给出去。如果刘邦舍得和功臣们共天下,舍得分封,那么一定会激励大家为他卖命,完全可以战胜项羽。

《史记.淮阴侯列传》: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

也许韩信对刘邦说到分封的事,刘邦不敢用韩信。彭城之败后被迫用韩信,打下赵地后,韩信建议立张耳为赵王,背后的寓意就是自己功大于张耳,怎么也得封王吧?果然打下齐地后,就要刘邦封他为假王,刘邦封他为真齐王还不满足,一定要刘邦把地分清楚才出兵垓下。

韩信如此迷恋分封,如果在项羽手下被重用,并立有大功,肯定希望项羽封他为诸侯王。

其次,项羽小气不会封韩信。

项羽是个小气鬼,韩信心知肚明。戏下分封时,项羽楚地最好的九个郡留给自己,把不好的土地分给别人,诸侯们都有怨气。

最重要的是,跟随项羽从江东一路杀过来的那帮武将,除了英布封九江王,其余能将像龙且、钟离昧、季布以及亚父范增都没有分封。

项羽即使重用韩信,能超过龙且、钟离昧吗?龙且、钟离昧、范增没有分封,也不会封韩信的。

韩信受到重用,立下功勋希望分封,项羽小气鬼肯定不会分封。如果韩信手里没兵,韩信肯定不会再侍侯项羽了,肯定会逃亡,找刘邦或其它的诸侯“打工”,争取谋取分封。

刘邦

如果韩信手里有兵,项羽待他又刻薄,那么韩信就会和项羽对抗,“韩项相争”就将上演,以韩信“兵仙”的谋略,崇尚“力战”的项羽能不能打过韩信还不好说呢。刘邦有张良参谋,肯定会坐山观虎斗,在两败俱伤时,一击而破,天下还是归汉!

综合以上四点,由于分封制是开历史倒车、项羽韩信又不会笼络人心、项羽的短板也没法修补、加上项羽小气不会分封韩信,即使项羽重用韩信,依然不会得天下,天下归汉是历史的必然,无非时间持续长短而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