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爽(128年~190年),一名谞,字慈明 。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名士荀淑第六子。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
荀爽出身“颍川荀氏”,其兄弟八人俱有才名,有“荀氏八龙”之称。荀爽排名第六,更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评。他自幼聪敏好学,潜心经籍,刻苦勤奋。汉桓帝在位时曾被太常赵典举为至孝,拜郎中,对策上奏见解后,弃官离去。为了躲避第二次党锢之祸,他隐遁汉滨达十余年,专以著述为事,先后著《礼》、《易传》、《诗传》等,号为“硕儒”。黄巾起义爆发后,党禁解除,荀爽相继被举荐,但都未应命。董卓专权时,强征荀爽为官。他在九十三日内,接连升至司空,位列台司。荀爽见董卓残暴,便暗中与司徒王允等谋除董卓。但在举事前,荀爽便于初平元年(190年)病逝,年六十三。
荀爽博通群经,一生对经学多有著述,是东汉著名的古文经学大师。他尊崇儒学,重视礼制。极力维护君臣、父子等级制关系。他也吸取阴阳家某些思想,讲究五行相生和相克,并将其思想运用于社会各朝代的发展和变化。据《后汉书》记载,其著作多达百余篇,至今已残缺不全。其易学思想主要见于李鼎祚《周易集解》所辑荀氏《易注》。
轶事典故
移风易俗
袁逢曾举荐荀爽,但荀爽并未应命。等到袁逢逝世时,荀爽为之服丧三年。时人往往效法他,成为风俗。
东汉时人在妻子死后,大多不为其行服。虽然父母去世,也还有吊丧问疾的。又私自为其君父及一些名士死后立名。荀爽都引经据典论其正误,虽说不能都依他的改变,但还是有一定的作用。
慈明外朗
有人曾问名士许劭,荀靖与荀爽谁更贤能?许劭说:“二人(荀靖与荀爽)都像玉一样,慈明(荀爽字)聪明外露,叔慈(荀靖字)颖慧天然、蕴而不露。”
以爽方纪
曹魏正始(240年—249年)年间,众名士对比评论人物时,拿“颍川荀氏”中的五位和“颍川陈氏”中的五位相比,其中将荀爽与陈纪相比。
内不避亲
一次,荀爽遇见汝南郡名士袁阆,袁阆向他问起汝南郡的知名人士,荀慈明先说起自己的几位兄长。袁阆笑道:“难道仅仅因为是自己的亲戚朋友,就可以算是名士吗?”荀爽说:“您指责我,有什么凭据吗?”袁阆说:“刚才我问的是国家名士,而你先提到的都是你的哥哥,所以我指责你。”荀慈明说:“从前祁奚告老还乡时,内举不忘他的儿子,外举不忘他的仇人,人们认为他是非常公道的。周公旦作《文王》诗,不言尧舜的功德,却赞美周文王、周武王的伟绩,这是因为他爱自己亲人的道理呀。《春秋》的义理,是以鲁国为内,以华夏诸国为外。况且不爱他的亲人却爱外人,这不是有悖道德吗?”
易学成就
荀爽博通群经,一生对经学多有著述。他于《诗》、《书》、《礼》、《易》、《春秋》皆有研究,尤精古文经学费氏《易》学,与郑玄、虞翻等本伏羲“十言之教”以立说,为东汉著名的古文经学大师。他尊崇儒学,重视礼制。极力维护君臣、父子等级制关系,谓“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义。礼义备,则人知所厝矣。”主孝道,行丧礼,定尊卑等。他也吸取阴阳家某些思想,讲究五行相生和相克,并将其思想运用于社会各朝代的发展和变化。
据《后汉书》记载,他著《礼》、《易传》、《诗传》、《尚书正经》、《春秋条例》;又收集汉朝历史其成败可为鉴戒的成书,取名《汉语》;并著有《公羊问》及《辩谶》,加上其他论叙,题为《新书》,共百余篇,但此书后来大多残缺不全。
《隋书·经籍志》有荀氏《周易注》十一卷,《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经籍志》有荀氏《周易注》十卷,皆佚。其易学思想主要见于李鼎祚《周易集解》所辑荀氏《易注》。清人对荀氏易注多有辑录。如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易荀氏注》三卷、孙堂《汉魏二十一家易注》辑有荀氏《周易注》一卷。惠栋撰《易汉学》、张惠言撰《周易荀氏九家义》等对荀氏易学皆有阐发。《全后汉文》卷六十七亦辑录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