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军机大臣与直隶总督相比 谁的地位和权力更大

还不知道:军机大臣与直隶总督,哪一个地位更高、权力更大?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直隶总督为清代疆臣之首,手握重兵有拱卫京畿之责。那么直隶总督与军机大臣比起来,到底哪个地位更高,权力更大呢?这是一位读者提出的问题,御史在此予以回复。

雍正至道光时期军机大臣地位显赫

军机处是雍正皇帝创立的,起初是为了应对西北兵事。后来雍正帝觉得军机处这个临时机构用起来很顺手,还可以起到有效地集中皇权和保密的功效,故从雍正八年以后开始,军机处逐渐取代内阁,成为实际上的中枢决策机构。

按说军机处的职能已经十分明确,入值的军机大臣朝廷理应给一个名分。雍正帝虽然看到了军机处以及军机大臣的重要作用,但为了防止军机大臣大权独揽,又有意识地采取压制手段,这就使得军机大臣沦为一个没有品级、皇帝随时可以决定去留的一个临时性的岗位。

按例,军机大臣是在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在京二品以上官员中挑选。实际上雍、乾、嘉三朝,军机大臣的原品都很高,以大学士兼军机大臣者占了大部分。

清代没有宰相之制,也无宰相之名。但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凡大学士都可以叫宰相;而以大学士兼军机大臣者,则视为“真宰相”;若以非大学士身份入值军机者,不能称宰相。

自雍正朝开始,军机处的地位十分显赫,凡国家重大政务皆出自军机处,其中包括地方督抚的任命,也是由军机处提名,最终呈皇帝定夺。军机处这种强势的地位,一直维持到咸丰继位之前。

咸丰以后军机大臣地位下降明显

咸丰是一个颇为自卑的皇帝,越是这样的帝王往往比较执拗。为了体现出自己君临天下的帝王气势,他上台伊始似乎对军机大臣们并不那么热情,而是依赖自己的恩师杜受田。

杜受田于咸丰二年去世,咸丰帝不得已曾短暂倾向军机处。但时过不久,随着肃顺的崛起,咸丰帝又无情地抛弃了军机处,让肃顺得以执掌朝政。

不管是杜受田还是肃顺,他们都没有入值军机处,前者是尚书、协办大学士,后者是御前大臣。从咸丰初年的情况来看,他对于军机大臣并不十分信任,且保持了一定的距离。皇帝的这种态度,自然也就促使军机处的地位下降。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恭亲王奕奏请咸丰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是晚清时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此之前,朝廷的重心都是内部,而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北京条约》签订后,外交通商事务已经让朝廷无法回避,尽管咸丰不愿意与洋人打交道,但事实证明,此时的大清王朝已经无法与西方列强完全隔绝,形成内外并重的局面。

总理衙门成立后,从一定程度上分离了军机处的一些权力。因此晚清时期,形成了军机大臣、总理大臣权力并重的局面。

李鸿章之后直隶总督已不是单纯的疆臣

直隶总督的设置始于雍正二年,起初的时候直隶总督的任命形式多样,有很多是以在京二品以上京堂担任的,甚至还有尚书调任直督的情况。

到了乾隆以后,直隶总督的任命开始趋于正规化,与其他各省总督的人事任免基本一致。都说直隶总督是清代八大总督之首,这话并不全面。御史认为,在咸丰以前,直隶总督的地位即便比其他总督要高,但也高不到哪里去。

直隶总督地位显著提升与一个人不无关系,这个人就是李鸿章。李鸿章就任直隶总督是在同治九年,幸运的是他又是清代历史上第一任北洋大臣。这一年李鸿章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身份履新。

北洋大臣也是一个没有品级的职务,用官方的话说叫“差”,与南洋大臣一样隶属总理衙门。虽然是隶属,可我们都知道自李鸿章上任的那天开始,他就担负着与各国交涉的重任,活脱脱就是一个外交部长。

起初各国公使遇有交涉都会到总理衙门去理论,可他们发现总理衙门都是一批老官僚,与他们交流好比鸡同鸭讲,解决不了问题。而总理衙门遇事又都推给李鸿章。久而久之,各国公使都往天津跑,天津也就成了大清朝的外交总部。

李鸿章的头衔还不仅仅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此后他又晋文华殿大学士,兼海军衙门会办。文华殿大学士就不用多讲了,他是内阁首辅官居正一品。而海军会办大臣与北洋大臣的性质是一样的,名为会办但李鸿章却是海军衙门的真正当家人,因为大清的海军说到底就是李鸿章的北洋海军。

问题是,李鸿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身后还有一个淮系集团。自剿灭捻军后,淮军从原来的小妾被抚为正室,成为国家的经制兵,名为“防军”,淮军驻扎在东北、直隶以及山西等省,势力几乎遍布全国。

李鸿章之后,出任直隶总督的荣禄、袁世凯也是如此,他们都有自己的军队,荣禄有武卫军,袁世凯有新军。因此从李鸿章开始,直隶总督已不再是单纯的疆臣,他们的地位已经远远超过军机大臣。

说到这里答案也就出来了:李鸿章之前或是曾国藩之前,军机大臣地位高于直隶总督,而此后则低于直隶总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