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秦朝末年军阀并起,刘邦和项羽是其中最为强大的两人,最后韩信凭借着出色的指挥水平在垓下一举击败项羽,成就兵线之名。正如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写道韩信自己说“臣多多而益善耳”,体现了韩信用兵的精妙。
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漫长的历史也诞生了许多出色的军事将领,其中最受推崇的无疑是孙武和吴起,两人的兵书至今依然流传。不过孙吴的名声更多来自于理论,如果说到实战,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将领当属韩信,他被人评价为国士无双,更是被誉为兵仙,击败了战无不胜的项羽,更是平定了中原大地,为汉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无双国士却遭到许多人的记恨,项羽要煮了他,吕后想要刺死他,甚至刘邦也要杀了他,为什么韩信会有如此悲惨的结局呢?韩信的家境在那个年代还算富裕,与其他百姓相比衣食无忧。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在韩信年幼之时他的父母便意外去世,一时间韩信便从公子哥变成了一个孤儿。
为了生存他想尽了办法,有时候去偷别人东西被发现就是一顿毒打,后来还上街进行乞讨,为此还遭到许多人的厌恶。不过韩信从小便是一个心怀大志之人,即便生活十分艰难,他依然努力充实着自己,他四处搜寻兵书进行学习,并且一有空便练习剑术,希望有朝一日能派上用场。
有一次,韩信练剑的时候遇到了当地几个有名的混混,对方立马对韩信进行了羞辱,让韩信要么刺死自己,要么从自己胯下钻过去。韩信心里很清楚对方在本地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如果将其刺死以后都不得安宁,最后选择了从混混的胯下钻过,这便是著名的胯下之辱。
从此次事件中就可以看出韩信是一个能屈能伸的大丈夫,遇到事情懂得仔细思考,即便命途坎坷依然保持向上学习的精神,这也为他日后的成功埋下了伏笔。韩信首次参军便是加入项梁的楚军,他认为这支部队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可是好景不长,项梁很快便战死,他的侄子项羽自然而然接替了首领的位置。
为此韩信在军中努力展露自己的才华,希望得到项羽的重用,可是项羽已经是战无不胜的战神,根本没有注意到韩信的表现,对此韩信十分失望,最后选择了投奔刘邦。来到刘邦势力韩信遇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萧何,两人一番谈话后萧何对韩信极为欣赏,在刘邦面前举荐韩信,于是刘邦直接将其任命为全军统帅。
韩信对于刘邦的信任十分感激,他给刘邦分析了项羽必定失败的原因,并且讲述了自己统一天下的规划,刘邦听到之后十分高兴,更加信任韩信。后来韩信便开始了自己的军事行动,利用暗度陈仓的策略平定了关中,为汉军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有了第一步后面的行动十分顺利,在韩信的带领下汉军战无不胜,很快击败了中原各个军阀,韩信在这些战斗中竟然保持全胜,足以见得其作战天赋。而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是最后与项羽的交战,他利用四面楚歌的心理战让项羽彻底崩溃,最后霸王自刎于乌江,自此韩信也得到了兵仙的称号。
汉王朝建立后刘邦面临许多问题,其中最为严峻的一个便是那些战功赫赫的功臣们,韩信自然是首当其冲。他的功劳极大,已经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而且韩信还犯了几个严重的错误,这也导致了他日后的悲剧。
刘邦与项羽交战时陷入困境,汉王迅速安排了斥候向韩信求援,韩信竟然要求刘邦对其封王,不然便不会发兵救援。最后刘邦虽然迫于形势答应了韩信的要求,但是此事已经被他记在心中,后面的日子里也一直在提防韩信。
韩信在与刘邦的相处中格外狂傲,甚至表示自己用兵远强于刘邦,这也让刘邦对韩信十分不满。其实韩信的手下蒯通劝过他不要为刘邦效力,日后刘邦创立大业必然不会放过他,并且项羽也派人前来劝他独立。
可是韩信意气风发,认为是汉王给了他发挥才华的机会,自然不会听从他人的劝阻。项羽得到消息后十分生气,扬言要将韩信给煮了。最后果然如蒯通所言,刘邦利用吕后除掉了韩信,吕后机智地安排萧何骗韩信进宫,然后用木剑刺死了他,直到最后韩信才醒悟过来,可惜为时已晚。
由此可见韩信虽然是军事奇才,也确实立下了不世之功,可是他功成名就之后对于政治却一窍不通,在与上级的相处中丝毫不懂得敬畏,这也让许多人对其不满,导致了最后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