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春秋时期宋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军在牧野击败了商朝军队,取得了牧野之战的胜利,周朝取代了商朝。
那商灭亡了吗?并没有,有人觉得这怎么回事?一个朝代建立了,另一个朝代怎么能没灭亡呢?是这样,商朝灭了,但商文明并没有灭绝,中国人习惯性的那种“改朝换代”的历史叙事逻辑其实是大一统王朝秦朝之后才有的。秦朝之前,所谓“华夏”更多是个文化地理概念,所谓“朝代”实际有点类似多部落的联盟。
商部族衰落了,周人代之,所以就有了所谓的“周朝”(其实夏商周时期是没啥朝代概念的,它们的朝代名是后世根据后世的叙事方式给它们加上去的),而且,按照分封制的礼法,朝代虽然灭亡,胜利者仍然不能让以前的贵族宗祀灭绝,所谓“兴灭国,继绝世”。做人留一线,下次好相见嘛。
那商部族的残留势力是哪里呢?当周武王分封诸侯时,仍然封帝辛之子武庚于殷,以奉其宗祀。武王死后,武庚叛乱,被周公东征而杀死(另一说武庚北逃),另立帝辛的庶兄,当年曾降周的微子启于商丘,国号宋,以奉商朝的宗祀。
也就是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可以看作是商王朝的继承者。
宋国实力不算弱,由于其所处的地方富庶,属于膏腴之地(这是肯定的啊,毕竟是商王朝的核心区),面积差不多十万平方公里,农业发达,而且商业也兴盛(商族人本就擅长做生意,汉语“商人”一次就是这么来的),所以宋朝比较富庶。
宋国后来逐渐发展强大,宋襄公曾经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但和其他四霸不同,其他四霸(齐、楚、秦、晋)称霸时都有强大的实力,召集各国会盟较为有成效。宋襄公只是在齐国内乱时,帮助齐公子复国,想代齐作为盟主,但没有军事实力。历史记载宋襄公于公元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战时,在严谨军事作战的战场上实行不切实际的“仁义”,结果被楚军击败,结果宋国衰落。
这下子宋国就很尴尬了,泓水之战后,楚国在中原已无阻力,在其后数年间,其势力一度达到黄河以北;但北边也有横的,那就是晋国,晋文公率领晋国崛起后,楚国的扩张才被遏制。
所谓神仙打架,小鬼遭殃,晋国和楚国频繁约架,宋国日子非常难过,从公元前632年救宋的城濮之战,到公元前546年晋楚弭兵,宋国遭遇了40次以上的战争,苦不堪言。
晋楚之战,周边一堆小国遭殃
宋国当然想保护自己的利益,但是国小力弱,只能中立,宋国没办法,只能从外交上下手,宋国的利益就是:晋国,楚国不要再打了。正巧,宋国大夫华元不但与晋国执政卿栾武子是好朋友,也和楚国令尹子重交好。凭借这个特殊关系,宋国开始纵横捭阖。
晋国和楚国本来打得也累了,需要调节力量,宋国正合适,华元奔走于晋、楚之间,以调解两国的关系,促成晋楚和平相处。
在宋国的努力下,晋国和楚国竟然合盟了,周简王七年(鲁成公十二年、晋厉公二年、宋共公十年、楚共王十二年,前579年),在华元的安排下,晋国的卿士燮与楚国公子罢、许偃在宋国的西门外会盟。签订的合约是:“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灾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交贽往来,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坠其师,无克胙国。”
晋国和楚国也知道,再打下去大家都不好,只能让别人占便宜,还不如联盟呢,共谋天下。
这就是第一次弭兵之盟,弭兵意思为平息战事。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人曰弭兵,而我弗许。”
但是理论归理论,打了几十年的仗,晋国和楚国对立情绪很重,晋楚双方在形势不利于己时,都希望靠着暂时的休战而得以调整;但是,当形势好转时,就会把盟约抛在脑后,发起新的攻击。签订合约后不久,就爆发了鄢陵之战,楚国被打败;不过晋国国内也发生内乱,秦国又在晋国内乱的时候,经常袭击晋国……
无奈的宋国只能继续努力,而晋国、楚国、齐国、秦国等春秋时期的强国此时也想休息一下,都想再一次弭兵。于是,宋国大夫向戌为第二次弭兵积极进行外交活动。鲁襄公二十七年(前546年),晋国、楚国、齐国、秦国、鲁国、卫国、陈国、蔡国、郑国、许国、宋国、邾国、滕国等14国在宋国的西门之外结盟。
这个盟约签订的过程也是杀气腾腾,后来楚国坚持在盟会时,先进行“歃血”。而楚国达到目的之后,在载书上写名时,先写上晋国,以示平等。
签订的盟约是:“晋、楚之从,交相见也。”意思是:“晋的仆从国要朝贡楚国,而楚的仆从国要朝贡晋国。”(小国挺可怜的),与会14国中,齐国作为晋的盟国,不朝拜楚国;秦国为楚国的盟国,亦不朝于晋国。邾国为齐国的附庸,滕国为宋国的附庸,不参与盟会。
会盟后,春秋争霸战争暂时停止。战争减少使得中原小国承受的战争灾难与负担减轻很多。但是,小国凭空多了老大,受剥削更重了。其实说白了,这就是几个大国觉得打仗的话暂时对大家都没好处,还是联合起来当老大吧,各小国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这两大佬平分霸权。
不过对于宋国来说,这算是重大外交胜利,因为几位爷不打仗了,对它是很有利的,这也给一些弱国如何在强国之间周旋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