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府四春之首,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贾元春省亲到高潮部分,点了四出剧目,第一出《豪宴》,借《一捧雪》伏笔了贾家遭难的真相,并暴露出小人贾雨村的中山狼本性,以及他陷害贾宝玉,出卖林黛玉致使她远嫁他乡的故事。是为[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随后的第二出戏是《乞巧》,这一出戏则是关乎贾元春自己的死亡,乃至于贾家抄家的真正原因和《红楼梦》收尾阶段的重点,是全书最重要的一条线索。
《乞巧》出自清初剧作家洪升(洪昇)的戏剧《长生殿》。《长生殿》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和元代作家白朴的《梧桐雨》。故事讲述唐明皇宠幸杨贵妃,任命她堂兄杨国忠为相,政治腐败,结党营私,民不聊生。
安禄山在范阳起兵作乱,进攻长安。唐明皇仓皇出走西川,到马嵬坡时,将士愤慨杀死杨国忠,逼迫唐明皇将杨贵妃缢死。杨贵妃死后,唐明皇怀念杨贵妃,二人在天上相会等。
《长生殿》和《桃花扇》《一捧雪》一样,都有借历史总结明亡教训,而《红楼梦》也有这方面的隐喻。
脂砚斋批语【〈长生殿〉伏贾元春之死】,清楚的告知贾元春的结局与杨贵妃一样,被缢死于一场类似马嵬驿之变的军事冲突中。下命令者皇帝,下手者,正是此时陪贾元春省亲的六宫都太监夏守忠。
(第五回)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贾元春判词图画“弓”主军事;“虎兕相逢”也是军事冲突之意。与《长生殿》杨贵妃遭遇一样。
“榴花”不是说贾元春怀孕,而是借“榴环台”典故,讲孙权皇后,后世尊为“五月榴花神”的潘淑为了给儿子争夺皇位,莫名其妙被几个宫人缢死的典。
潘淑被缢死,杨贵妃被缢死,她们都是皇权斗争的牺牲品,暗示贾元春之死是乱入了皇权争夺。
杨贵妃堂兄杨国忠被杀,与“家事消亡首罪宁”隐喻宁国府是贾家抄家败亡罪魁祸首一样,贾珍正是贾元春的堂兄。
第五十四回,王熙凤讲过一个“聋.子放炮仗”的笑话,暗示贾家要随一位龙子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暗示“谋反”。
没想到“房子大的炮仗”没响,其他人一哄而散,只留下贾家这几个抬炮仗的,结局自然好不了。
焦大醉骂“红刀子进白刀子出”的反话,暗示贾家这老臣要对皇帝动刀子。
贾蓉莫名其妙进了“龙禁尉(禁龙?)”,都影射贾珍父子追随北静王行不轨之事,最终连累贾元春和荣国府。
其实,荣国府也并不冤枉。作为几代老臣,四大家族内部还掌握着军权,贾家领导四大家族,并不效忠皇帝,反倒与太上皇暗通款曲,积极效忠。听闻太上皇下旨省亲,不顾皇帝颜面积极响应。贾元春作为皇帝的妃子,娘家却是太上皇的死忠,皇帝并不宠爱贾元春,无可厚非。
汉代以后,正统王朝非宗室子弟不能王,不能就蕃,证明北静王肯定是“龙子”。太上皇莫名表现出与皇帝意见相左不和睦,难免给野心家蠢蠢欲动的行为。妄想黄袍加身。“聋.子放炮仗”中,抬炮仗的几个人埋怨“扎炮仗”的没扎结实。“扎炮仗”者,毫无疑问是太上皇。
贾家与太上皇的关系,就像杨贵妃与唐明皇。明明是儿媳妇,应该跟着儿子同心,结果却甘愿追随太上皇,以至于最终家破人亡,香消玉殒。。
所以,《长生殿》主要讲述了新老皇帝权力交接之际,贾元春的死亡真相,贾家的政治立场,以及被皇帝抄家的原因。
贾家不是自身违法,而是参与北静王和皇帝的皇权争夺而“造反”失败惨被抄家。太上皇应该是个大BOSS,是他与皇帝联手设计苦肉计,害了四王八公这一伙几代老臣子的富贵梦。
贾家作为功勋世家,若要他们败亡,轻易犯罪只会严惩罪犯,不会剥夺爵位,换个人贾家仍旧不灭。只有让贾家自己犯了不能原谅的大罪,皇帝才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其削藩夺爵。不是他不仁,而是贾家不义。《长生殿》恰好揭示了这一点。
第六十二回史湘云的“双悬日月照乾坤”,借李白写马嵬驿之变后的唐朝政治格局,也呼应了《长生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