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知秀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备与诸葛亮:从“鱼水君臣”到“观念分野”,关键因为他的背叛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1)刘备迫不及待要称帝
小混混出身的刘备中了称帝的心魔。
公元221年,曹丕篡汉建魏后,刘备迫不及待地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过去,刘备一直高举匡扶汉室的“招牌”,圈粉无数,成为三国时代的顶流。
讨伐汉贼曹操,攻打江东集团,不是中兴汉室么,怎么自个称帝了,把老脸”啪啪啪“打成了胖馒头。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连后世的和尚朱重八都征求学士朱升意见,制定出平定天下的战略方针,9个字至今越品越有味,做人最好要低调。
业余表演艺术家刘备知道韬光养晦,可是他憋气拉硬屎没得办法,公元161年出生的他已经58岁,黄土埋到了脖颈处,公元219年,他决定称王,抵达人生巅峰。
可是干了几年觉得不过瘾想称帝,因为再不称帝这辈子就再无机会了,好歹背北面南几年,捞个蜀汉开国皇帝名头,也不枉这些年的东奔西跑。
从内心讲,刘备有实力以匡扶汉室的名义统一中国,当个像模像样的中兴大帝,可是时间咔咔咔跑得太快,真的不允许了。
他跟汉高祖流氓刘邦一样,凭着锲而不舍、屡败屡战的革命精神建立蜀汉帝国。这时他已是61岁的花甲老人,比高祖刘邦革命成功当年还大6岁。
刘邦起兵时是47岁,花了约7年的时间,建立大汉帝国。刘备起兵时是23岁,花了38年的时间,只是占据了一小部分地盘。
出名要趁早,当皇帝也得趁早,否则吃屎都捞不着热乎的。从一出道,刘备貌似高举匡扶汉室的旗帜,实际上一直做着帝王梦。
刘备得了汉中,马上称汉中王,其私心显而易见。老实说这个王称得心急了,称王后就得论功封赏。封赏后,手下那帮人要美金要大House要美女,心态就变了,还北定什么中原,决心和斗志早躺平了,及时享乐的念头钻满一脑子。
从另一方面讲,早称王也导致了东吴孙权集团的猜忌,刘备老小子搞甚搞,孙刘联盟还能走多久,携手革命的大旗还能打多长时间,这是个很大疑问。
高层一怀疑,手下就行动。在这个阶段,孙权的大将吕蒙就成了曹操同谋,背后对关羽发动了猝然袭击,引发后来的一系列败局,白帝城成为刘备的人生绝唱。
连中山先生都强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刘备都称帝了,他的手下努哪门子力。不得不说,封建帝王有其历史局限性。如果“缓称王”,历史就会重新书写,刘备会有更厚实的一笔。
鲁迅先生谈到陈寿的《三国志》时,认为陈寿在美化刘备,对刘备是“故意隐其恶”。
(2)“鱼水君臣”在理念上产生冲突
诸葛亮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文韬武略,博古通今,忠勇坚贞。
羽扇纶巾的他27岁出道前,曾花费好多精力研究政治、军事、天文、地理及周易八卦玄学等。
他有匤扶汉室的远大理想,适逢乱世,之所以放弃曹操、孙权这帮有权有势有钱有地盘的大咖,而选择辅佐穷得叮当响甚至连块根据地都没有的刘备。
其根本原因,就是诸葛亮看中了刘备匤扶汉室的志向和决心,而义无反顾地辅佐刘备。
可是,诸葛亮没想到的是,突然有一天,主公称王称帝了,匡扶汉室、讨伐汉贼早扔在了脑后。
就像本山大叔说的你大妈已经不是你大妈了,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亳无疑问,想干一番大事业的诸葛亮,在刘备称帝后,内心会有些失落,进尔产生一些变化。从本质上讲,刘备很现实,重视利益、讲求实际。诸葛亮理想远大,有家国情怀。
如果早看出刘备是个帝王迷,甭说三顾茅庐,就是十顾他也不屑于看一眼。
于是,两人的理念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一般来说,理想主义者的目标比较远大,现实主义者的目标比较近小。比如在当个大学里,“要拿奖学金、成为优秀毕业生”是理想主义者;“60分万岁、能拿毕业证就行”是现实主义者。
两者从政,即会产生政客与政治家的区别。毫无疑问,诸葛亮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政治家与政客的区别,就在于政治家有理想,政客眼里只有利益。
起初,刘备也有理想,也不乏热血,但得到荆州和益州后,思想上便发生了微妙变化。闹了三十多年革命图个啥,此时的刘备心里装满了利益,理想却化为云烟,这才干下不伐魏而伐吴的糊涂事。
“汉贼不两立”这块牌子,不过是称王称帝的遮羞底裤,兴致索然是革命的情趣内衣,兴致寡然就是块擦桌子的抹布。
刘备选择了故意淡忘,诸葛亮选择了牢记在心。比较尴尬的是,这种微妙变化谁还都不能给说穿了。
刘备要装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高姿态,诸葛亮也不能遭人嫌的提醒。俩人都懂的,心照不宣而已。
一边是诸葛亮忠于职守,埋头苦干老老实实做好分内的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诸葛亮一直负责幕后事务,包括刘备的家事和大军中粮草的督办以及郡县的治理工作。以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的定位,是不甘心只做行政工作的。
一边是刘备依靠庞统和法正等人,攻打地盘,扩大江山,攫取更多更诱人的利益蛋糕。
俩人看似无甚变化,理念却愈走愈远,一个滑向越来越丰厚的利益,一个仍然坚守匡扶汉室的初心。
事一人,忠一生。尽管如此,但诸葛亮仍然忠于刘备:“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
(3)刘备与诸葛亮的“鱼水关系”
虽然,俩人被描写成后世君臣关系的典范,但在现实中,君臣关系永远是君臣关系,即使有可以像朋友的时候,也是十分有限的短暂时期。
刘备三顾茅庐之时,对诸葛亮说了番感人肺腑的话。
备曰:“今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诸葛亮由是感动,说出“亮愿效犬马之劳”的贴心话。
三顾茅庐之后一段时间,是刘备和诸葛亮的“蜜月期”,俩人无话不谈、互为知音,关系非常好。甚至关羽和张飞都嫉妒,刘备说自己有了诸葛亮,就像鱼有了水。那个时候,前途很迷茫的刘备,非常赏识诸葛亮给他的战略规划。
后来诸葛亮到东吴,更是发挥出卓越的外交才能,促成了孙刘联盟,令刘备眼前一亮。
蜜月期过后,刘备和诸葛亮渐有疏离,不再像以前“如鱼得水”。加上刘备麾下人才渐多,诸葛亮不再像以前不可或缺。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相信刘备有匡扶汉室的决心,所以才肯出山相助。
但是,人是会变化的,后面诸葛亮发现刘备并非真心想匡扶汉室,而是想自己当皇帝,这和诸葛亮一心想匡扶汉室的初衷相悖的。
后来,刘备也不再像以前那么信任诸葛亮了,特别是在关羽死后。以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的定位,他应该是不甘心只做行政工作的。
但是,当时形势没办法,江湖格局变了,蜀汉集团内能堪大任者屈指可算,刘备最信任的关羽、张飞、法正都死了,论能力、论威望,诸葛亮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才有刘备临终托孤。
(4)刘备托孤诸葛亮的考量
《三国志》载: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不是说和诸葛亮如鱼得水吗?诸葛亮忠贞不二难道他不清楚?刘备这样说,就是逼诸葛亮表态,其厚黑术相当高。
当年对身陷曹营的关羽亦是如此。
“备与足下,自桃园缔盟, 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愿献备首级以成全功。书不尽言,死待来命。”
这封信可谓句句扎心。关羽若不弃曹归刘,就是贪图荣利、不忠不义不仁之徒。
正如乾隆在《御批通鉴辑览》中批注:“昭烈于亮平日以鱼水自喻,亮之忠贞岂不深知,受遗时何至作此猜疑语,三国人以谲诈相尚,鄙哉!”
站在乾隆皇帝的角度,他认为刘备此举表现出来的就两个字:谲诈,这体现出刘备对诸葛亮的猜忌和不放心。
诸葛亮未出前,先后曾投靠公孙瓒、陶谦、吕布,而后走归曹操、袁绍、刘表,没得一块地盘。
后来,诸葛亮出道,策划联孙抗曹,于赤壁大败曹操后,才改变了寄人篱下的苦日子,并得以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规划,跨有荆(一部分)、益二州,实力突然崛起,给曹、孙以极大的压力。
然而,刘备在赤壁大战后,不太倚重于诸葛亮,而是信任庞统、法正等人,诸葛亮是聪明人,自然晓得进退之理。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打败曹操夺取了益州咽喉汉中,形势似乎一片大好。
镇守荆州的关羽发动了襄阳、樊城战役,水淹七军、斩庞德、降于禁,打得曹操几乎迁都。
此时,诸葛亮俨然已退出核心决策层,很少在作战指挥上发声。
刘备却没想到,曹操和孙权竟然穿一条裤子,在二者联合下,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江陵、公安,关羽败走麦城被杀。
两年后,刘备称帝后忿而起兵,在夷陵惨遭失败,辛辛苦苦累积的精锐力量几乎一空。
临咽气前,嘱咐刘禅将诸葛亮视为父亲,同时提拔李严为副手,并告诉诸葛亮说马谡 “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之所以安排诸葛亮接手蜀汉,也是因为蜀汉集团缺乏大才,只有诸葛亮有能力支撑这团乱麻。
公元223年6月10日,刘备驾崩于永安宫,享年六十三岁。
倘若刘备经夷陵之败后,学一学曹操赤壁之战后“付之一笑”的精神,养精蓄锐数年,同诸葛丞相并肩作战,与曹魏一决雌雄,或许一战可复汉室江山。
(5)诸葛亮为何北伐不止
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始终把消灭割据混战,实现全国统一,建立巩固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政权作为已任,一生都在为实现这一目的奋斗不止。
《隆中对》中,诸葛亮就从统一全国的根本目的出发,为刘备制订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
他认为曹操拥有"百万之众",又"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没有相当有利形势的条件下,是不能与之"争锋";至于孙权,虽然也是完成统一大业的障碍,却暂时不能与他为敌。
曹、孙之间也存在矛盾,所以可以利用这个矛盾,确立联吴抗曹的基本战略。诸葛亮的一生,一直都是按照“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开展的。
诸葛亮也很重视建立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因为这是完成统一事业的基本条件。根据当时的客观情况,诸葛亮把这个根据地选择在了荆州和益州。这既符合刘备当时的处境和力量,又符合客观实际。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协助刘备创建了自己的战略基地,这才让刘备有了与曹操抗衡的条件。
有了根据地后,怎么巩固和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诸葛亮制定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政治纲领,在内政上推行法家路线,恰当地处理了外来士族与土著地主之间的矛盾,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得到了缓和。
在军事上,诸葛亮坚持“以法治军”,主张"明赏罚之理,兴赏赐以劝其功,行诛伐以防其伪",所以蜀军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为之后的北伐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很可惜,后来的天下形势没有按照诸葛亮设想的那样发展。东吴袭取荆州,以及后来的彝陵之战,让蜀国的实力受到重大损失。
诸葛亮一直没有等到“天下有变”的有利条件。
但诸葛亮不改初心,进行了七次北伐战争,虽没取得预期成功,但表现了诸葛亮主动进攻,争取统一全国的志向。
诸葛亮的战略,终极目标是消灭分裂割据,实现统一全国。
可惜的是,诸葛亮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战略目标却还是没实现,但这不影响他成为优秀军事家的历史地位。
主席认为:军事家可以分为战略家、战术家和军事理论家三种。
诸葛亮从战绩上看或许不够出色,但在战略上、军事理论上以及军事发明上,都堪称优秀的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