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中叶至20世纪,是中国小说史上继明代之后又一个小说创作和传播的高峰时代。明代许多伟大优秀的小说在这时都得到了重印以及更广泛流传的机会。清代文人作家也创作了数量众多的伟大和优秀的小说,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石玉昆的《三侠五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从文学发展的历史看,清代文学也是和这三部作品的名字密不可分的。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总体成就
清代小说反映了更广阔的生活面,上达封建统治阶级人物,下及社会底层的劳动群众,纷纷在作品中登场。故事情节常常在日常生活的场景中展开,描写的风格已由昔日的粗线条逐渐向细线条演变。如《红楼梦》,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的笔端几乎批判了整个封建社会上层建筑和整个的封建统治阶级,形象地、有预见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必然没落和崩溃的趋势。
《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则独特地选择了知识分子这个社会阶层的视角,通过对他们的生活遭遇和精神境界的描绘,入木三分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和罪恶。有的作品以农民起义为题材,反映和歌颂了受压迫、受剥削的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
而《官场现形记》等,通过对封建官吏形象的刻画,淋漓尽致地抨击了官场的窳败和黑暗。有的作品则表现了进步的民主思想,例如对男女平等或妇女解放的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在当时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提起清代小说,不得不提以《三侠五义》为高峰的侠义派小说,进入鸦片战争失败后的晚清,社会黑暗,世风日下,小说创作也被传染了“时令症”,如鲁迅先生所说,作者的人格和作品的文格都越来越下流。人情小说沦为狎邪,讽刺沦为黑幕,神话沦为迷信,讲史已无艺术魅力。
侠义小说出了《三侠五义》,又经大学者俞曲园润色,遂成名著,为鲁迅先生所称道。但是,其先之《施公案》,同时之《彭公案》,此后之《小五义》、《英雄大八义》、《七剑十三侠》……则被鲁迅先生判为:“大抵千篇一律,语多不通。”从晚清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武侠小说中名气较大的《三侠剑》、《十二金钱镖》、《青城十九侠》、《鹰爪王》……都没有达到《三侠五义》的水平,更不要说超过、发展、繁荣。
《三侠五义》作为中国最早出现的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作品,对中国近代评书曲艺、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影响深远,称得上是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由此掀起了各类武侠题材文学作品的高潮,对以后武侠小说之内容素材有决定性之影响。此后武侠公案、短打评书盛极一时,例如《五女七贞》、《永庆升平》,民国《三侠剑》、《雍正剑侠图》等纷纷问世,清末民初亦有大量知识分子投身武侠小说创作,
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比如王度庐的《卧虎藏龙》,还珠楼主的《蜀山奇侠传》,一直到港台的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都在它的影响之下。
清代许多优秀的小说作品取得思想深度的原因,除了比较严肃的创作态度之外,也和艺术表现手法有关。它们的作者着眼于人生社会,在给予封建社会生活百态以艺术的再现时,既有冷静的分析,又有愤怒的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