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军事著作《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 全文

《武经总要》是北宋官修的一部军事著作,作者为宋仁宗时的文臣曾公亮和丁度。两人奉皇帝之命用了五年的时间编成。该书是中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官修综合性军事著作,对于研究宋朝以前的军事思想非常重要。其中大篇幅介绍了武器的制造,对古代中国军事史、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也很重要。那么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前集·卷十八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陕西路

陕西路,《禹贡》雍梁冀豫四州之地,而雍州全得焉。天文东井与鬼宿之分。

西接羌戎,东界潼陕,南连巴汉,北际朔方,自安定、北地、上郡皆逼近戎狄,历代未尝去战备,武都之地则氐羌杂处,武威以西皆匈奴接境,故防秋乘塞,严兵置戎,并列雄镇,以讲武经为中朝之西屏。

延丹坊堡安军路延州延安郡,古白翟地,唐置州,升为总管府。徙吐谷浑部落,立浑州、宽州、浩(音诰)(音门)府,寄治州界(凉州有浩河六谷,吐浑所居,唐初迁部族在州界,乔立浑州、宽州,即浑州、宽州川也),迄今蕃汉杂处。唐置延节度。宋为彰信军节度。其地东至隰州三百七十里,西至庆州三百三十里,南至州一百四十里,北至保安军一百五十里,又至大理河二百七十里,东北至绥州,西北至宥州,皆三百馀里。自绥、宥、灵、夏以北,皆党项所据,官军戍守设寨十七。置延丹坊保安军路马部军都部署以下兵官,以州为治所,控绥、银、夏、卢子关一路。本路置州兵及禁军更戍外,又领熟户蕃户蕃兵九大族一万二千七百人,马一千四百九十疋,弓箭手一千五百二十一人,马一百五十五疋。即今之陕西延安府是也。

保寨十七:

顺安寨即唐初南平州安固县地。宋建南安寨,康定中弃之,庆历初重修,赐今名。

自寨西北至怀宁绥平二寨,俱一川守御之要。东至白草寨四十里,西南至石胡寨四十里,北至绥州四十里,西至怀宁寨四十里,南至清涧城五十里。

怀宁寨,故长宁寨也,庆历中重修,赐今名。东南至顺安寨四十里;南自宽州,至清涧城四十五里;西至绥平寨四十里;北至大理河八十里,至横山一带。  绥平寨,绥州城平县也。隋时置城平川;宋天圣中重筑,改名永平,寻弃之;庆历中又修复,改今名。东至顺安寨,西至金明县界一百一十里,南至永平川,北边壕,接绥州,西南至州百里。东北无定河至铁茄平五里。

黑水堡,庆历中筑。东控城平川,西控黑水川路,入卢子关北外大理河至横山,最为要害之地。东至绥平寨四十里,西至土门堡二十里,南至安定堡六十里,北至大理河六十里。

白草寨,东控黄河伏落关路,北绥州界铁茄平定仙岭满堂川路,最为要害之地。东至黄河二十里,西至顺安寨四十里,南至隰州上平关三十里。

清涧城,即故绥德县地,名清涧川。东控黄河一带贼路,庆历中修。东至石胡镇四十里,西至水平寨八十里,西南至延州二百里,南至延州寨四十里,北至怀宁寨四十五里。

石胡寨,庆历中筑。西南至清涧城四十里,北至顺安寨四十里。

丹头寨,旧号丹头堡,东宽州川路。庆历中修。东至清涧城四十里,西至安定堡四十里,南至水平寨四十里,北至绥平寨四十里。  安定堡,地名为蹄川,控清涧川一带,东西控安远废寨。庆历中筑。东至丹头寨七十里,西南至安远废寨,南至大粮寨七十里,北至黑水堡五十里。

青化寨,太平兴国中筑,号青化堡,加兵戍守,西控青化州口,庆历中增修建寨。东至永平寨七十里,西至延州五十里。

永平寨,东控永平川路,东南至清涧城八十里,西南至青化寨七十里,北至丹头寨四十里。

招安寨,北接杏子河,至横山一路,庆历中筑。东至金明寨三十五里,西至静边镇八十里,北至保安军八十里。

新寨,控延州东北疆远川一带,太平兴国中重修。东至青化寨二十里,西至金明寨四十里。

金明寨,控金明一川之口。本汉高奴县地,董翳所居,后魏为广县,隋改金明,唐置北武川,宋以县为寨。东至青化寨八十里,西至招安寨二十五里,南至延州四十里,北至龙口平二十里。

龙安寨,在废栲栳寨之西,地名龙口平,控塞门川废寨一带戎马来路。东至新寨七十里,南至金明寨三十五里,西至万安寨七十里,北至塞门故寨八十里。

万安寨,东控五龙川入延州路。东至延州八十里,西浑州川路至招安寨,北至保安军八十里,南至敷政县。

围林寨,西控土门一带贼路,入浑州川至瓦堂川。庆历中置堡戍守。东至龙安寨九十里,西至北安军五十里,南至招安寨八十里,北至瓦堂川界。

盐夏路,自州北过塞门寨,度卢子关,由屏风谷入夏州界,石堡、乌延、马岭入平夏,至盐州,约六百里,其路自塞门至石堡、乌延,并山谷中行,最为险狭;乌延至夏州平地。宋初,塞门至乌延蕃部内附,石堡城置兵戍守。至道中,五路出师,范廷召从此路进军,凡二十日,至乌白池会师。今废卢子关、石堡、安远、塞门四城。北路山谷险峻,比诸路最甚。

保安军,旧延州栲栳城。唐为神策军,控扼蕃寇。宋建军,置三寨守之。东至延州百五十里,经敷政、敷施二县界,山谷不通车轨。西至庆州界九十里,南至延州界一百一十里,北至长城八十里,十里即蕃族界,入宥州、夏州路。今为保安县,属陕之延安府。

寨三:

德靖寨,北控洛河川,入西界金汤镇大路,旧号建子城,天圣中改今名。东至军六十里,西至金汤镇六十里,南至保胜寨七十里,北至熨斗平川路,至金汤六十里。

顺宁寨,东控大虫谷口,北五里即生户归娘族,至大理河,庆历中筑。东至塞门弃寨百六十里。西北至西界,南至军四十里,北至归娘岭三十里。

保胜寨,东北控扼莫河路一带蕃部,庆历中筑。东至万安寨八十里,西至义征川,南至静边镇五十里,北至保安军四十里。

长城岭路,自军北归娘族六十里,过长城岭,北至秦王井驿,入平夏,经柳泊岭、并铁市、白池、人头堡、苦井、三分山、谷口、河北九驿,至故灵州怀远镇七百里(后为建兴州)。北路自军至秦王井,在山谷中行,险狭。自秦王井,地势渐宽平,经沙碛,少水泉,可掘沙为井。夏国宥州界并沙碛地,卑险,掘丈馀,则有水。若因大风,寻复湮塞。保安军至贼界三十里,此路可行师。

鹿阝州洛郊郡,古白翟国,唐武德中置州,以鹿阝为名,又建为都督府。

宋为保大军节度。东至丹州百二十里,西至庆州界百八十里,南至坊州界七十里,北至延州百六十里。今仍为鹿阝州,属延安府。

康定军,康定元年以鹿阝城县置,即今之鹿阝州是也。

寨一:

直罗县寨,唐武德中,分三川、洛交置县,以城枕罗水,其川平故也。今分兵戍守,控华池一带蕃部。至庆州华池镇四十里。

宁环庆路庆州安化郡,古义渠戎地,隋置州,今城在白马两川口。唐为中都督府,又立安化、芳池二都督府,党项、野利种落皆寄治州界,为鹿阝宁节度。其地南至宁州百二十里,北至环州百八十里,西南至宁州七十里,东北至宥州。宋置宁环庆路马步军都部署以下兵官,以州为治所,北控翰海灵盐一路,居要害之地,本路置州兵及禁旅更戍外,又领熟户蕃兵二百四十七族,总四万四千人,马四千三百九十疋,弓箭手二十一指挥,马一百九十五疋。即今之陕西庆阳府是也。

城寨镇堡十二:

淮安镇,古淮安县地,北控通塞川,道路宽平,最为要害之地。咸平中筑,去环州木波镇八十里,二镇兵马为诸路之援。按唐史,开元中检校逃户置,因为怀安,字讹谓之淮安。东至五交镇三十里,西北至柔远寨五十里,南至州七十里,东北至东谷寨三十里,北至西谷寨四十里,西至西界五十里。

淮安东谷寨,北控入西界通塞川大路,西南至州百七十里,南至淮安镇三十里,北至西界五里。

淮安西谷寨,淮安西边谷口,入环州路。西南至州百八十里,南至淮安镇四十里,北至西界五十里。

美利堡,西南至州一百五十里,东谷寨十五里,淮安镇十五里。

雪泥堡,西南至州一百五十里,淮安镇十五里,西谷二十五里。

华池镇,后魏蔚州故城,控胡卢河川路,入鹿阝州直罗县界,隋为县,有子午山。宋置巡检兵官,总华池、平戎、凤川、柔远、淮安。自子午山狗道岭,至义州达磨洛河川保安宁小胡族。东南至州一百三十里,西至凤川镇二十里,东至平戎镇四十里,州直罗县四十五里。

业乐镇,大中祥符中筑。因蕃族内附,时筑业乐、凤川、柔远三城。西南至州七十里,淮安镇七十里,柔远寨五十里。

五交镇,西至淮安镇三十里,西南至州百里,北至西界五十里。

凤川镇,西北控子午岭路至西界,大中祥符中筑。东至川百五十里,西南至合水镇五十里,东南至华池镇二十里,西至界四十里。

合水镇,即唐之合川县。宋祥符中,修理废县为镇。西至凤川六十里,东至华池七十里,西至州五十里,至西界百里。

平戎镇,控洛河一带入西界路,西至州百六十里,西南至华池镇四十里,西界六十里。

柔远寨,东有路入西界白豹、后桥二镇,大中祥符中筑。东南至州百二十里,东至业乐镇五十里,东北入西界后桥、白豹谷三十里。  大顺城,新城,北据两川之口,东自乌川路至故凤川城,西自后桥堡川路至十二盘堡,北自木岭,与夏国以古道分界。东至花池县界,西至柔远寨界。

其木岭即突厥川也,东至乌川,西至十二盘堡,南至州,北至蕃界十五里。

车箱峡路,自淮安西北入通塞川,经大胡泊、静边镇、香柏寨,取车箱峡路,过庆州旧蕃戎地(今为建安州),北入盐州,约五百里。此路山原川谷中行,不至艰险。国初,淮安至盐州蕃部并内附。至道中五路出师,丁空从此路进军,至盐州金静边白豹、金汤、后桥等镇,并为贼境,各置堡寨。

环州,治通远县,古朔方鸣沙地,秦长城在焉,居人部落相杂。唐为乐州,天宝后陷吐蕃。宣宗收复,建为威州,割木波、马岭二镇隶之。周置通远军使,本朝淳化中复为州,改今名。其地三面控蕃戎,最为檄塞之剧。东至蕃界十五里,西至蕃界十五里,南至庆州百四十里(木波镇路),北至洪德寨八十里,寨北即蕃界。青冈峡、清远军、积石浦、洛河、耀德镇、清边寨、灵州共七程,沙碛远无邮传,冬夏少水。按《皇华四达记》:至灵州五百四十里。

镇寨十三:

洪德寨,西北路即旧口,入灵武大路,号青冈峡。东至盐州路,号归德川。

东永和寨,南至州十里,西肃远寨,东北边墩二十里接界。

乌仑寨,控乌仑川一带贼马来路,咸平中重修。东接蕃界,西即永和寨,南至州二十五里,北至肃远寨十三里。

肃远寨,北控大落乾川,即骆驼平地入西界旧路。咸平中,增筑新城,赐今名。南至州三十七里,北至洪德寨十三里。

定边寨,在三店沟戎马来路,北控西界三条路。天圣中置。东至平远寨二十里,西至蕃界十五里,南熟户,北至边壕十五里。

平远寨,东控大岘山入灵武路,天禧中筑。东至州七十里,西至定边寨二十里,南熟户二十里。

大枚寨,入庆州中路。西北至州七十五里,东至熟户郭家族十五里,西至石昌镇五十里,南至马岭四十五里,北至木波镇三十里。

永和寨,西控大岘山北至蕃界,天德中始筑。东至洪德寨,西至熟户,南至金汤族,北至蕃界。

安塞寨,北控西界九星原路,天禧中筑。东至边壕界三十里,西至州四十里,南至州四十里。团堡寨,天禧中筑。东至熟户,西至熟户,南至熟户,北至石昌镇四十里,又至州一百五十里。

马岭镇,旧属灵州,周广顺初割属环州,即古之马岭县,汉为牧地。川形似马岭,因为县名。今控马岭川大路。东至熟户,东南至庆州六十五里,南至府城镇二十五里,北至大拔寨四十五里,至州一百三十里。

木波镇,旧属灵州,北路通庆州,咸平中重修。东至北界,西至合道镇四十里,南至大拔寨三十里,北至州四十五里。

石昌镇,控西北马岭大川口入故威州路,北与合道镇相应援,咸平中重修。

东北至大拔寨五十里,西至州百五十五里,南至团堡寨四十里,西北至西界。

合道镇,东至木波镇四十里,西至西界,南至熟户,北至州百一十里。

灵盐路,自洪德寨西北入青冈峡上,至美利寨入清远军,军城则宋初转运使郑文宝建议筑之,在灵州南界积石岭上瀚海中,至灵环州三四百里地不毛,无水泉。浦洛河、耀德、盐井、清边镇入灵州,约五百里,本灵环州大路,咸平中陷清远军,明年陷灵州,弃美利寨。此路经瀚海中,无水泉。一路至洪德寨,东北入归德川上,过西界虾蟆寨、骆驼会,取双堆峰至盐州,约三百馀里。洪德寨至骆驼会,系归德川奖水谷,甚为险狭,多泥泞。自骆驼会至盐州路,路平,人马易行。建隆以来,蕃族并为熟户。至道中,五路出师,李继隆由此路进军,日行数十里,凡十日到盐州。后并为贼境。

泾原仪渭镇戎德顺军路渭州,旧治襄武县。秦伐义渠戎,置郡。唐为渭州。至德后,陷於吐蕃。元和中置州。於平凉一境,坦平无险,利于驰突。其东至泾州一百三十里,西镇戎军一百四十里,南仪州,北原州,并七十里。宋咸平中,曹玮守边,自州界循陇山而东刳边壕数百里,颇得守御之要。后置泾原仪渭镇戎德顺军马步军都部署以下兵官,初屯泾州,后以州为治所。本路置州兵及禁旅更戍外,又领熟户蕃兵百七十七族,一万三千三百四十一人,马五千五十三疋,弓箭手一百四十七指挥,二万一千五百九十七人,马六千五百六十八疋。即今之陕西巩昌府是也。

县寨镇七:

六盘关寨,古六盘关也,在瓦亭西南陇山上。唐天宝后陷于吐蕃,宣宗收复。

宋置寨戍守。东至木波寨二十里,西至神林寨四十里,南至杜家堡三十里,北至瓦亭寨二十里。

瓦亭寨,控龙山一带,即汉朝那县北古箫关也。后汉隗嚣使牛邯守瓦亭山,即此地,弹筝峡在焉。东自安国镇路至州七十里,西至安边堡二十里,南至定川堡一十里,北东山寨五十里。

安国镇,唐中和中置静塞寨,后改今名。东至州三十里,西自山河寨入瓦亭寨四十里,南至定川寨十里,西北二里至弹筝峡。

新寨,地名小卢关,开宝中筑,赐今名。东北至耀武镇十五里,西蒿店沟戎马来路,南至州二十五里,北至镇戎军彭阳城三十里。

定川寨,西控六盘山一带,太平兴国中置。东至州四十里,西至赵林寨二十里,西南至仪州制胜关三十里,北至东山寨三十里。潘原寨,古邑也。唐至德后,河陇尽陷,国之西境极于潘原。宣宗恢复,建为武州,今仍旧为县。东至泾州界五十里,西至平凉县界十三里,南至仪州华亭县界五十里,北至原州临泾县界三十五里,西北至平凉县界五十里。

耀武镇,东至原州铁原寨十五里,西至安国镇三十五里,南至州四十里,北至原州平安寨二十五里。

原州,治临泾县,取“高平曰原”为名。唐天宝末,河湟陇右尽陷。元和中,始修临泾城为原州,自是西戎无犯边者。四封之地,羌戎维居,北捍蕃境,置十一镇寨守之。东北宁州七十里,西镇戎军界百三十里,南渭州界百三十里,北庆州百三十里。即今之陕西平凉府是也。

镇寨十一:

柳泉镇,旧名鹁鸽泉,今名柳泉镇。西即熟户明珠灭藏康奴等族帐,北绥宁寨,西至故城五里,东至宁州界七十里,南至州四十里,北至环州界十里。

新城镇,控大卢川路,东至州六十里,西铁原寨二十五里,南渭州潘原县二十五里,北开远寨三十里。

铁原寨,东至新城镇二十五里,西至渭州界十里,南至耀武镇十里,北至平安寨三十里。

开远寨,东至州三十里,西至平安寨三十里,南至新城镇三十里,北至新门寨十里。

平安寨,东至开远寨三十里,西至彭阳城二十里,南至铁原寨二十里,北至绥宁寨八十里。

新门寨,东至州三十里,西边壕,南开远寨,北西壕寨十里。

西壕寨,东至彭阳城七十里,西至新门寨十五里,南至州四十里,北至柳泉镇三十里。

绥宁寨,在州西北。按地图,细腰古城北有一路入蕃界故威州,庆历中修筑,赐今名。与靖安寨相应援,得守御之要,舆柳泉等八寨为次边。东南至州百一十里,东柳泉镇,西北戎马来路,东南环州定边寨,西至胡卢泉三十里。

靖边寨,地名胡卢泉,此有二路,一入蕃界故威州,一至新门寨。庆历中修筑,赐今名。得守御之要。东南至州百三十里,东北至绥宁寨三十里,西镇戎军乾兴寨、北羊屈族帐戎马来路。

佛空平堡,古城也,庆历中修,捍北边胡马来路。东环州定边寨,西耳朵城,南至州北边界。

耳朵城,古城也,庆历中重修,舆绥宁、靖安二寨相应援。东佛空平川,西绥宁寨,南至州北边界。

镇戎军,故原州城也,萧关都卢山朝那湫及泾水所出,即其境。唐至德中陷于吐蕃,自是三辅西无襟带之固。时宰臣元载上议曰:今西境极於潘原,吐蕃防戍在摧沙堡原州界,其间当西塞之口,接陇山之固,草肥水甘,旧垒存焉。吐蕃比毁其垣墉,弃之不居。其西则监牧故地,长壕大堑,重复深固,乘间筑之,可移大军居泾州,以为本根,分兵守石门、木峡、陇山关,北抵於河,皆连山峻极、不可越。置鸣沙县,为丰安军之羽翼,灵武五城为形势,然后居陇右之地,以至安西,是谓断匈奴之胫。图其地以献,量井泉,计徒庸畚锸,皆具而不果城。宋咸平初,诏曹玮修筑建军,自陇山而东,缘古长城开浚壕堑。初李继隆请城镇戎,朝廷询其事,弟继和奏曰:平凉旧地,山川险阻,旁扼夷落,为中华襟带。乃城之。故迄今为便。其东至泾州百八十里,西南至临洮军六百里,南至秦州四百七十里,西北至灵州五百里,即今之平凉府镇原县是也。

城寨堡九:

朝延以军境平易,无扼束,利於驰突,令旁陇山而东循古长城,刳大壕以隔胡骑。寨城并在壕内。

三川寨,在捺龙川、天麻川、武延三川之间,因名三川。西控妙娥山一带西北入天都山路,可至灵武,地宽平美水草。西至天麻川,北至定川寨,去好水川百里。

定川寨,北控胡卢河大川入西界天都山,正扼贼路。东至渭州四十里,西至兰州约五百里,南至制胜关三十里,北至故会州约三百里。

高平寨,北至西界野鸡峰戎马来路。东天胜寨,西定川寨,南至军三十里,东北萧远寨,北至野鸡峰,北至菜园等川戎马来路。

天圣寨,天圣中筑,因赐名。东乾兴寨,西高平寨,北安远堡,控兰萧川菜园川贼路。

乾兴寨,天禧中筑,明年赐名乾兴。东至原州界黑寨沟二十里,西南至军七十里,西天圣寨,北至边壕七十里,南彭阳城北三川堡戎马来路。

彭阳城,东至平安寨二十里,西东山寨路,至军七十里。南至渭州新寨四十里,北至乾兴寨五十里。

东山寨,东至彭阳城三十里,西开远堡,接陇山。西至军五十里,西南安边堡三十里,北天圣寨六十里。

开远堡,祥符中筑。东至东山寨三十五里,西摧沙堡六盘山一带,南至安远堡三十里,北至军三十里。刘堡,缘胡卢河川路,北控贼界,从苇子湾至故萧关。

萧关路,自军北刘堡,缘胡卢河川,过古城,入苇子湾。出萧关至鸣沙县界,入灵武,约五百馀里,地形平敞。至道中,李继隆护送刍粮入灵武,由此路。

德顺军,旧陇竿城也,在六盘山外。祥符中,渭州曹玮言:今陇山外有弃地,陇竿川坦,为兵冲,曾无捍蔽。熟户以田输官,因相地形筑城,尽要害之地,以兵戍之,立堡寨,置弓弩手居之。庆历初,经略使韩琦言:笼竿城为山外四寨之首,北接镇戎军,捍一路戎马走集;北缘胡卢川河,经古萧关至鸣沙县。乞建为军。因赐名德顺。自六盘山寨二十里,至瓦亭四十里,又七十里至渭州。西自神林堡四十里,至石门蕃界七十里。东南至仪州百二十里,东北至镇戎军一十里,南好水川界。即今之平凉府静宁州是也。

城寨堡七:

隆德寨,天禧中筑,寨属渭州。地名邪没笼川,蕃语讹谓之羊牧隆城。庆历初改今名,隶德顺军,在陇山外,隆德、静边二寨居边壕外。东至笼竿城六十里,西至边壕四十里,南至静边四十里,北至东胜寨三十五里,南石门路。宣宗朝收复六关,即石门关也。

静边寨,在边壕外,祥符中蕃部献南市城地。天禧初筑,赐今名。西控捺陇谷、天麻川戎马来路,南自三角城路,入秦州弓门寨。旧属渭州,庆历中移属。

东至神林堡四十里,西至边壕二十里,南至熟户蕃族四十里,北至羊牧隆城四十里。

德胜寨,旧属渭州,天圣中筑,与隆德、静边寨抵秦州界。东南至军八十里,东至李武堡一十里,西至边壕一十里,南至笼竿城七十里,北至怀远城二十里,又西至界瓦川会百五十里,即西蕃笼谷也。此武延川戎马来路,有摘星、开边二堡。

中安堡,东至军三十里,西隆德寨,南章川堡,北熟户地。

章川堡,西北控扼西峡口戎马来路。地名樟川,顷因生户求内附,筑城,赐今名。东南结公城,西静边寨、捺龙川一路,南秦州白石堡,北神林堡熟户地。

水洛城,庆历中,蕃部铎厮舟阝等献水洛、结公二城池,因命版筑。又献良肥地数千顷,募弓箭手居之,以为捍御开秦亭之路。苏温罗等族献山林,连延数百里,去水洛城三十里,仪州、制胜关、德胜、静边、章川寨遂为内地。又於陇城川修一城,南至床穰寨、龙城寨,今属秦州。东制胜关百里,西熟户王家族,西南至床穰寨五十里,东南至弓门寨七十里,又四十里至秦州,东北至德顺军百一十里,北至静边寨九十五里。

结公城,南至水洛城三十五里,北至章川堡二十里,东至制胜关百里,西至静边寨六十里,西南至秦州百里。

泾州安定郡,唐平薛仁杲,置州泾渭之间,地形平敞,正当西塞之口。至德以后,河湟尽陷,西鄙之地极於潘原,遂屯重兵,升州为方镇。又谓散地不足守御,乃建平凉为渭州,临泾县为行原州,外张蕃翼之卫。宋建镇戎军,以通陇右;置德顺军,以制山外,渐复襟带之固。今为章化军节度。东至州界六十里,西至渭州界三十里,南至凤翔府界百里,西至原州界二十五里。今仍为泾州,属平凉府。

寨一:

长武寨,筑城在安仁谷中,四面险固皆阻,天涧陡绝,惟有一路可上。唐太宗讨薛仁杲,顿兵于此。与折摭城相对,皆大险也。后置神策军地,高崇文尝为长武城使。西北至州四十里,南至灵台川。

仪州华亭县,旧陇州属邑,后魏筑城置镇,以扼蕃戎之路。唐为神策军地。

后唐同光中,置义州。宋改今名。东至泾州百里,西至西蕃界一百里,南至陇州九十里,北至渭州瓦亭寨一百二十里。今为平凉府华亭县。  关一:

制胜关,控陇西一带,旧号大震关,改赐今名。管缘山小寨二十五里。

秦陇凤翔阶成路秦州天水郡,本秦初封之地,在渭之间,诸羌杂处。唐武德初,置都督府。

天宝后,陷於吐蕃。至宣宗时,复为内地。土壤辽旷,尤宜畜牧。其东入陇州界故关山路,西至蕃界一百九十里,南凤州界一百八十里,东北陇州界一百四十里。

本朝建为雄武军节度,扼巴蜀之境,限河湟之城,其西又控党项、吐蕃陇右山之外,今之一都会也,置寨二十三以守御之。知州旧兼缘边都巡检使,今置秦陇凤翔阶成六州军马步军都部署以下兵官,以州为治所。本路置州兵,及朝廷遣禁旅更戍外,又领熟户蕃兵百七十四族,总三万五千六百六人,马二万二千四百七十疋;弓箭手十六指挥,五千九百人,马二千六百四十二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