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侯景,南北朝时期南朝汉政权的皇帝。你们知道吗,接下来知秀网小编为您讲解

侯景是北魏朔州怀朔镇鲜卑人,少年时便是一条骁勇好斗、横行乡里的地头蛇。“及长,骁勇有膂力,善骑射”,由此被“选为北镇戍卫,稍立功效。”

这条地头蛇在军营混得风生水起,很快拉起一支私人武装。他趁“魏末北方大乱”之际,率部投奔权臣尔朱荣,“甚见器重”,被“委以军事。”这厮感恩戴德屡立战功,“以功擢为定州刺史、大行台、封濮阳郡公。景自是威名遂著。”

时任北魏宰相的高欢是侯景年轻时的战友,“与景甚相友好。”尔朱荣被刺死后,高欢趁势消灭尔朱家族。侯景见势不妙,主动率部投降高欢,华丽转身为新主人亲信。

侯景“驭军严整”,善于收买人心。他每次都把破敌后掠夺的财宝,全部按级别赏赐将士,得到将士们死心塌地的追随,因屡战屡胜而“总揽兵权。”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后,侯景在东魏高欢庇护下,“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在知高欢病重后,他“遂拥兵自固。”

高欢病危时叮嘱儿子高澄:“侯景狡猾多计,反覆难知。我死后,必不为汝用!”高澄便假冒高欢字迹,写信召侯景入京议事。

不料,侯景精得像猴。他为图自保,早与高欢约定:为辨别来信真伪,必须在某处做个特别标记。高澄模仿的笔迹尽管惟妙惟肖,但因无特殊标记,侯景一眼便“知伪,惧祸。”他原想投奔西魏权臣宇文泰,遭拒后又采用心腹建议,遣使向南梁上表求降。得到南梁许可后,侯景再次由姓高改姓萧,成为标准的三姓家奴。

(二)恩将仇报

侯景再降表中,卑躬屈膝吹捧梁武帝“天网宏开,方同书轨”的丰功伟绩,将自己打扮成功高震主的无辜忠良,摇尾乞怜表达心甘情愿为南梁鞠躬尽瘁之意。

梁武帝正巧刚做了个天下太平的美梦,接到侯景降表时,认定正是吉兆,于是罔顾群臣“皆云纳侯景非宜”的反对意见,一意孤行“不从是议而纳景。”并“封景河南王、大将军、使持节、督河南北诸军事、大行台。”

高澄痛恨侯景卖主求荣,先派重兵围困侯景,又写信劝降,许诺侯景“若还,许以豫州刺史终其身,所部文武更不追摄,阖门无恙,并还宠妻爱子。”阴谋失败后,高澄“知景无归志,乃遣军相继讨景。”

贞阳侯萧渊明奉诏率十万水陆军驰援侯景,兵败被俘。侯景节节败退,至于寿春(今安徽淮南寿县)后,仅剩“马步八百人。”侯景羞愤难当,上表梁武帝自请处分。梁武帝慈悲为怀,“优诏不许,仍以为豫州牧,本官如故。”

萧渊明遣使回南梁,传达东魏欲与南梁重新恢复友好关系的意愿。侯景惴惴不安,为检验朝廷对他的信任程度,使出个阴招:伪造东魏朝廷文件,请求用战俘贞阳侯交换叛将侯景。梁武帝差点中计答应,经臣下提醒,才回复此事另议。侯景接到回信,冷笑着对左右道:“我早知道这个吴儿老公是个薄情寡义的老东西!”

因留在东魏的妻儿被高澄全部泄愤处死,侯景再次假戏真做,上表请求梁武帝赐他与王谢两家联姻。

魏晋南北朝特别讲究门第观念,婚姻更必须门当户对。王谢二家是处于南梁金字塔顶端的名门望族,侯景这个归顺南梁的异族叛将想与王谢联姻,纯属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梁武帝苦笑着劝他:“王谢门第太过高贵,您高攀不上!要不,您试试向二流门第张朱家族求亲?”侯景暗地里咬牙切齿发誓:“总有一天,老子要把吴地这些江南女子全部发配给奴隶做老婆!”

侯景“于是遂怀反计。”为收买人心,他宣布废除百姓的市场税和田租,将寿春城镇居民“悉招募为军士”,把百姓子女全部分配给将士,形成全民皆兵之势。继而得寸进尺,请求朝廷下发一万匹织锦为军士们制作战袍。梁武帝因织锦只能用于赏赐左右近臣,只赏了侯景一万匹青布。侯景将布匹全部制成战袍衣衫,又以朝廷拨发的兵器多属粗制滥造为由,请求朝廷派名师到寿春重新锻造兵器。梁武帝出于大局考虑,对侯景的许多无理要求“未尝拒绝。”

东魏继续向南梁伸出和谈橄榄枝,侯景羽翼渐丰,派人上表坚决反对和谈。因“高祖(梁武帝)不从”,他恼羞成怒,开始“表疏跋扈,言辞不逊”,明显流露出鱼死网破之意。

侯景的嚣张气焰和强大实力令有识之士忧心忡忡,“俱累启称景有异志。”梁武帝却在佞臣朱异欺瞒下,充耳不闻。侯景探知临贺王萧正德“怨望朝廷”,将其收买为内应,约定大军兵临城下时打开城门接应。

为麻痹梁武帝,侯景一面厉兵秣马积极备战,一面装模作样上表请求梁武帝切勿轻信谗言。梁武帝再次中招,派人传口诏安慰他:“穷人家养十头猪,也会杀五头款待客人。朕只有您这个尊贵客人,却让您怨忿,这是朕的过失啊!”

侯景万事俱备后,“八月,景遂发兵反。”

(三)侯景之乱

侯景率八千精兵以征讨“奸臣乱政”为辞挥师南下。梁武帝认为侯景叛乱纯属“耗子娶妻----小打小闹”,竟然轻蔑地笑道:“侯景这条小泥鳅能掀起多大风浪?等抓住他后,朕亲手用短杖揍他屁股!”

梁武帝为自己的轻慢付出沉重代价。他早已不是创业时“明智勇武”的国君,而是因为笃信佛教而“竭经国之费,破生人之产,劳役不止”、大建佛寺导致天怒人怨的昏君,又因宠信朱异等奸臣致使群臣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所以,侯景八千人的队伍南下途中犹如摧枯拉朽,所向披靡,队伍滚雪球般发展壮大。两个月后,叛军攻下朱雀门。萧正德打开宣阳门,迎叛军入城,向宫城台城发起猛攻。因台城久攻不下,侯景索性先“立萧正德为帝”,自封相国,强娶萧正德之女为妻。

经过数月拉锯战,侯景终于攻破台城,把梁武帝的专车与服饰玩物和妃嫔媵嫱全部掠走,关押不听话的文武官员,软禁梁武帝父子,矫诏解散各路勤王援军,把南梁军政大权收入囊中。其后,他矫诏把岳父萧正德降为大司马,得知岳父满腹牢骚后,“虑其为变,矫诏杀之。”

梁武帝始终保持着起码的帝王尊严,多次义正辞严拒绝侯景的种种过分要求。侯景便用软刀子杀人,克扣梁武帝饮食。梁武帝“忧愤成疾”,两个月后病情加重,“卧净居殿,口苦,索蜜不得”,发出两声悲鸣后“逐殂。年八十六。”

侯景拥立皇太子萧纲为傀儡皇帝,“又矫诏自进位相国,封泰山等二十郡为汉王。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依汉萧何故事。”最可笑的是,侯景自不量力,假传圣旨自封空前绝后的“宇宙大将军”。

为发泄当年向王谢两家求婚被梁武帝拒绝的私愤,侯景先强娶萧纲年仅14的女儿溧阳公主(梁武帝孙女)为妃,继而大肆杀戮王谢族人和萧姓宗室,并将其族中女子全部分配给将士为奴。

(四)可耻下场

侯景自攻陷宫城软禁梁武帝父子开始,“便有篡夺之志。”他打败各路援军及镇压各地反抗后,终于原形毕露,“欲伪僭大号,遂其奸心。”他先废萧纲,再“迎豫章王(萧)栋梁即皇帝位”,数月后迫不及待逼萧栋禅让,自己登基为帝,国号为汉。

侯景的倒行逆施惹得人神共愤,各路义军风起云涌揭竿而起。梁武帝第七子萧绎在江陵(今湖北荆州)登基称梁元帝,令名将王僧辩与陈霸先水陆并进,平定侯景之乱。王僧辩与陈霸先大败叛军,势如破竹进逼建康。侯景亲率万余人垂死挣扎,失败后逃往吴郡途中,被“前太子舍人羊鲲杀之,送尸于王僧辩。”至此,“侯景之乱”落下帷幕。

侯景的尸体被送到军营后,那双杀人如麻的手被王僧辩砍下送给北齐宣帝高洋。他的头颅被割下送往江陵,梁元帝下令将其高悬江陵闹市示众三日,“然后煮而漆之”,交武库收藏。他的尸身被用五斗盐腌制后“送于建康,暴之于市。”深受其害的建康百姓将其“分食殆尽”,溧阳公主也流着泪咬牙切齿吃了一片。被侯景害得家破人亡的百姓,将其“焚骨扬灰”,用骨灰下酒。

侯景死无葬身之地,纯属罪有应得!

侯景围攻台城时,“纵兵杀掠,交尸塞路。富室豪家,恣意裒剥,子女妻妾,悉入军营。”叛军四处抢粮,导致“米一升七八万钱。”百姓为活命,“人相食,有食其子者。”其后,他“又筑土山,不限贵贱,昼夜不息,乱加殴棰,疲羸者因杀以填山,号哭之声动天地。”

攻陷台城后,“城中积尸不暇埋瘗,又有已死未敛,或将死未绝,景悉令聚而焚之,臭气闻十余里”,建康成为一座人间地狱。侯景“性猜忍,好杀戮”,把活人当食材。每次吃饭时“斩人于前,言笑自若,口不辍餐。或先断手足,割舌劓鼻,经日乃杀之。”

侯景还专门为被俘的南梁将领制作大剉碓(cuòduì,斩断肢体的刑具),“先进其脚,寸寸斩之,至头方止,使众观之以示威。”得知王僧辩奉诏讨伐后,他丧尽天良派人“掘王僧辩父墓,剖棺焚其尸。”

历时四年的“侯景之乱”,不仅使无辜的建康百姓家破人亡,更将强大的南梁推向毁灭的深渊。梁武帝如黄泉有灵,必当为收留纵容侯景这个白眼狼噬脐莫及。

传统文化注重礼义廉耻与三纲五常,孟子与荀子虽同为儒门弟子,但亦有人之初、性善或恶之不同见解。窃以为,向善之心人皆有之。但,切勿低估人性之恶!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佛云:“蛇蝎缠身应还招,我佛慈悲亦惩恶!”捷克作家尤利乌斯·伏契克在《绞刑架下的报告》末尾意味深长警告世人:“善良的人们,我爱你们,可是你们要警惕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