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战败,关羽与赵云处境各不相同的原因是什么?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战败士卒逃了,赵云战败为何无一人逃走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两个原因,一个是家眷,一个是粮草。

一、家眷的影响

出门打仗,家眷都在后方。

关羽的失败,不是被曹军打败,而是被东吴抄了后路,关羽的家眷以及士兵的家眷都被东吴军俘获。而且吕蒙为了打击关羽军的士气,让这些士兵的家眷都写了信,并让关羽的使者把信捎到了军中。

使者出寨,众将皆来探问家中之事;使者具言各家安好,吕蒙极其恩恤,并将书信传送各将。各将欣喜,皆无战心。

关羽体恤士卒,并没有第一时间阻止这件事。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家庭是支柱,很多士卒为了家人考虑,选择偷偷地脱离了关羽的部队,逃回了荆州。

赵云从来没有面对过关羽这样的境况,即使打了败仗,士兵的家眷都在后方,那是安全的,为家眷考虑,士兵也得拼命不是。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士卒都会为家庭所累,没有牵挂并不代表他们一点后顾之忧也没有,他们还要面对第二个问题。

二、粮草问题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关羽是以荆州三个郡为本钱发起了襄樊之战,打的时间又非常久(从夏秋之际打到冬末),他在初期又接收了于禁将近三万的俘虏。粮草方面的压力非常大,甚至史书记载了关羽抢夺了东吴的米粮。

关羽军缺粮,演义中也体现。在演义中,荆州被偷袭,公安的傅士仁投降,并主动提出劝说南郡守将糜芳。糜芳犹豫不决的时候,关羽的使者带军令而来,把糜芳的犹豫彻底打消了。

正犹豫间,忽报关公遣使至,接入厅上。使者曰:“关公军中缺粮,特来南郡、公安二处取白米十万石,令二将军星夜解去军前交割。如迟立斩。”

其实糜芳即使再草包,押解粮草的事情应该也不能懈怠到这种程度。唯一能解释的是,荆州极度缺粮,征集或者说收集的粮草不足以支撑关羽大军的消耗。也就是说关羽军中的粮草应该即将告罄。

糜芳征集军粮的压力应该非常的大,南郡虽说是大郡,可经过战乱人口是非常凋敝的,远不如荆北郡繁荣。如今再被东吴大军围城,到城外县征集粮草基本不能实现。

糜芳选择投降,很可能是城内也没了粮草,至少城内粮草不会支撑多久。即使关羽能及时回援,也可能因为粮草问题而溃败。

后来关羽回军救援荆州,并没有和东吴有什么激烈的战斗,最后退守麦城竟然一点粮食都没有。这更能说明关羽军粮草已经成了问题。

没有粮食吃,就是饿死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普通士兵除了嫡系亲兵谁还会支撑?关羽也是知道自己的情况,士兵逃走并没采取措施制止。

赵云号称“常胜将军”,打败仗的次数其实是非常少。一次是长坂坡被曹军追击,一是北伐时中了夏侯楙的计策,被魏军围困。

第一次其实没什么参考意义,刘备的军队被冲散了,赵云身边根本没人。第二次其实意义也不大,赵云被困之后很快就被关兴和张苞解围了。

士兵不可能一被困住就投降。那算什么了?所以根本没有粮草的问题在里面。

如果没有援军,赵云被围困个十天八天,情况就不一样了。当然赵云也不可能让那样的事情发生,不等粮草断绝,肯定会全力突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