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府举办的那个私塾是什么样的?

《红楼梦》里面所写的贾府是在社会上很有地位的一个贵族。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产生于春秋时期的私塾,在二千多年延绵不衰的发展过程中,催生了教馆、学馆、家塾、义塾、族塾、自设馆等等和而不同的各类私人办学模式,与官学相辅相成,构成古代培养人才较为完善的的教学机构。

名著《红楼梦》也详写了古代私塾中的一种办学模式,它就是贾府的义学。这在第七回贾宝玉与秦钟结识后,二人聊天时提及念书,贾宝玉便告诉秦钟:"我们却有个家塾"。于是,便有了二人相约结伴去义学读书的场景。由此,曹公特在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以章回的形式将贾府义学作了全面而又隆重的介绍,还很精彩地描述了学中不经意间发生的一次斗殴事件。

可见,贾府义学并不纯粹,办学之乱其实非同一般。那,贾府义学到底是怎样的一类教学机构呢?

一、贾府义学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私塾"

很显然,它是贾府的家塾,或者说是贾府的"家学"。

根据书中明确的交代,

"原来这义学也离家不远,原系当日始祖所立,恐族中子弟有力不能延师者,即入此中读书。凡族中为官者,皆有帮助银两,以为学中膏火之费;举年高有德之人为塾师。"

由此而言,贾府义学乃贾府始祖创办,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私塾"。初衷就是为族中家境贫穷请不起老师的贾氏子弟特别安排的一个学习之处;教育经费则为"族中为官者"赞助,由贾府主事者聘请年高有德的人掌塾执教。

于是,在贾府第三代主政时,经族长贾珍及当家人贾政等主事者的认可下,与贾母同一辈分的老儒贾代儒便当上了贾府义学的校长兼任课教师,成为《红楼梦》唯一在编的正式老师。

二、贾府义学的生源其实"鱼龙混杂"

只可惜,这"年高"的老师贾代儒校长却无师德,他受聘负责管理贾府义学,虽不收学费,规模也不大,但招收的学生却鱼龙混杂。

只要与贾府沾亲带故的青少年,给他送来礼物抑或"束脩"等贽见礼,均可入学,根本不需要参加知识测试之类须达到合格标准才能收录的门槛要求。

以致蓉大奶奶秦可卿的弟弟秦钟,在他的老父亲秦业凑来24两"束修"后,便与贾宝玉一起到义学结伴读书;璜大奶奶的侄儿金荣、王夫人的妹妹薛姨妈之子"呆霸王"薛蟠等等也纷纷托关系,或向贾代儒送钱送物就堂而皇之入了贾府义学。

他们其实哪是去真心读书?贾宝玉与秦种不过是把义学当作是"星巴克"式的谈情场所,而薛蟠则是"偶动了龙阳之兴"假装来上学,仅图结交些"契弟"罢了;贾蔷、金荣之类的纨绔子弟,吃喝嫖赌,来义学更没心思读书,也就是混日子混成人而已。

真正用心学习的,只有贾兰等少数边缘化的学生。

这样参差不齐的生源情况,注定着师资力量原本单薄的贾府义学只能采取"复式教育",都安排在一个教室里上课。毕竟正式老师只有贾代儒一人,这样的教学教育,显而易见,要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效基本上是一句空谈。

三、贾府义学根本不注重教育

可见,贾府义学初衷虽好,却在贾府"三代而衰、五代而斩"的没落之下走了样,贾政、贾珍等当家人,哪里还注重什么教育?贾珍虽是贾家族长,但他原本不喜念书,一味地只图"高乐";而执掌荣国府的贾政过于守旧迂腐,根本想不出义学如何传承发展,不过是捐资了事,任凭贾氏子弟恶习流行。

贾府上层如此敷衍了事不作为的办学理念,怎可能经营一所有质量高水准的私塾?

兼之校长贾代儒并不是"年高有德"之人,纯属"德不配位"很不称职的老师典型,他不仅没有职业操守,自私刻板,毫无威信,而且责任心不强,教学管理教学水平也不怎么样。

这样低端的教师、教育管理者,指望他办好教育?更不可能,不出现教学混乱等方面的教育问题才怪。

只要留心一下这位贾代儒老师极不负责的教学状态,就知道贾府义学办得有多糟糕了。

还是义学上课期间,贾代儒老师只要一有事便自行回家去了,仅布置一下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对对联第二天交来即可,抑或是安排他的孙子贾瑞临时代课应付一下。

这样的教学,岂不可悲?

更可气的是,这个贾瑞哪是当老师的材料?即便是临时代课,也不够格。

他完全"不学无术",是一个"图便宜没行止的人"。不仅以公报私,勒索学生财物或要求学生请他吃酒玩乐,而且任由学生横行霸道,弄得学里一派乌烟瘴气,根本不像一个念书的地方。

于是,在贾瑞代课期间,一个意外看似很偶然地发生了。

起因仅是学生秦钟与香怜二人私下暧昧的"弄眉挤眼"行为,让骄横的金荣同学很是不屑,便给予了他们一番侮辱性极强的言语冒犯。

此时,若贾瑞能公道正派的管束一下双方,也就很容易地平息了事端。

可贾瑞作为代课老师,只顾偏袒金荣,有意拿捏香怜欺负他弱弱的样子,使得无事都要生非的金荣更加嚣张起来,纨绔子弟贾蔷又借机挑唆金荣与秦钟对垒。由此,双方争吵一触即发冲突瞬间升级,贾宝玉的书童茗烟,贾氏旁支重孙贾菌等人纷纷介入斗殴之中,一下将贾府义学闹得过鸡犬不宁。

这就是《红楼梦》经典情节之一的"众顽童大闹学堂",使得贾府义学混乱不堪的名声不胫而走,成为赫赫贾府第一个糟糕之处。

更奇葩的是,"众顽童大闹学堂"之后,仅是贾宝玉的仆人李贵出面调停了事,后来璜大奶奶去宁国府找尤氏评理,因见贾珍与尤氏夫妻关系甚好,又听说秦可卿病了,便"提也不敢提了"。

四、贾府义学不过是乌烟瘴气的教学机构

贾府义学的问题就此不了了之,再也没有下文。至于贾府义学后来有没有整改有没有强化教学管理,师资力量是否充实,不得而知了。

后来的贾府义学可能"涛声依旧"吧。

毕竟贾政公务繁忙对教育也不那么在意了,贾珍又不愿关注根本无暇顾及,哪会真正重视贾府义学的这档子事关心私塾的提档升级呢?

在他们这些主事之人看来,只要捐了资义学还能维持下去就可以了,至于义学的质量、教育水准、师资状况如何,让人满不满意也就无关紧要了。

久而久之,贾府义学便失去了"诗礼簪缨之族"的赫赫荣光,以贾家先祖办学的初衷渐行渐远,最终沦为与贾家家庙一样一派乌烟瘴气十分浑浊,根本不像教学机构显得良莠不齐了。

这,许是《红楼梦》以章回的形式体现贾府义学之所以如此糟糕的真实用意吧。正因为贾府连自己创建的教学机构都是这样龌龊不堪,贾府的败落也就自然而然在情理之中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