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廖立和庞统齐名,庞统死后刘备为何不招他川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廖立有点才华,但想和庞统齐名还差几条街,他的名气是被诸葛亮夸大了。
廖立,相信很多人并不太熟悉这个人,此人在演义中只出现了一次。
初,蜀长水校尉廖立,自谓才名宜为孔明之副,尝以职位闲散,怏怏不平,怨谤无已。于是孔明废之为庶人,徒之汶山。及闻孔明亡,乃垂泣曰:“吾终为左衽矣!”
说廖立和庞统齐名,是出自诸葛亮之口:
孙权遣使通好於亮,因问士人皆谁相经纬者,亮答曰:“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
这段话记录在《三国志》蜀书廖立传中。廖立是武陵临沅人,字公渊,刘备领荆州牧时,他出来做官,一开始是给刘备当从事,后来升任长沙太守。刘备入川时,诸葛亮掌管荆州,东吴的孙权派使者到荆州表达善意,期间使者问诸葛亮荆州有什么人才,诸葛亮就说了史书中记载的这段话。
诸葛亮夸赞廖立,廖立应该是有些才能的,他三十岁不到就被刘备提拔为长沙的太守, 而刘备向来以能识人著称,被刘备破格提拔的几乎都做出了成绩。所以廖立应该是有才华的。但有才不代表就能和庞统齐名,诸葛亮的这段评价有些夸大了。在诸葛亮这个夸赞之辞之后,廖立传中紧接着记载了廖立一件让人非常失望的事情。
建安二十年,权遣吕蒙奄袭南三郡,立脱身走,自归先主。先主素识待之,不深责也,以为巴郡太守。
史书中记载的这个事件和演义有些出入。演义中刘备刚拿下益州时,曹操也占领了汉中,刘备虽然占据了益州,但是尚未收拢人心,他害怕曹操南下,于是听从诸葛亮的建议把长沙、桂阳、江夏三郡割让给了东吴,请东吴发兵合淝,牵制曹操。史书中记载三个郡并不是刘备主动割让的,而是吕蒙帅军偷袭占领的。刘备丢了三郡非常的恼火,帅大军屯兵公安准备跟东吴干一仗,后来有消息说曹操有南下的意图,刘备才罢兵讲和。
作为一郡的太守,廖立没能撑到援军,甚至很可能没有抵抗就跑了。如果换做是庞统镇守长沙,吕蒙能这么顺利?所以廖立的能力是不如庞统的,至少军事方面是远远的不如。
庞统死后,刘备没有调廖立入川顶替庞统这是对的,廖立干不了庞统的活。
诸葛亮之所以夸大廖立,目的很可能是为了吓唬东吴。毕竟长沙是和东吴接壤的,早年长沙的攸县就是荆州和东吴常年对峙的地方。虽然当时是盟军关系不至于开战,但现在的关系好不代表以后还会好。诸葛亮未雨绸缪适当的夸大一下长沙太守廖立的能力,多少能起到一点震慑作用。一旦双方关系不和谐,东吴方面想要攻打长沙就得掂量掂量,毕竟庞统的能力是被证明了的,一个和庞统齐名的人镇守长沙,东吴须得谨慎对待。诸葛亮的夸赞肯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管用个一两年,但东吴真下定决心偷袭荆州,这个夸赞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当然不能只通过一件事就给一个人下定论,我们在再看看廖立的后半段人生。他弃了长沙,刘备并没有怪罪他,让他到巴郡去做太守。后来刘备当了皇帝,让廖立做了侍中。刘禅接班继位后,廖立升任长水校尉。在诸葛亮主政时期,廖立并没有参与到诸葛亮的任何一起军事行动中。蜀中缺人才,如果廖立有军事上的才能,诸葛亮不会不带着他玩(这也能证明了诸葛亮那段话是夸大了)。
廖立自己却没有自知之明,他很可能是听到过诸葛亮说他与庞统齐名的话,在他心里就自认为诸葛亮老大他就该老二。对自己的职位在李严之下表示非常不满。
一次遇到了丞相府的李邵、蒋琬等人,就开始满嘴的跑火车说刘备的不好。先说南三郡丢了,刘备不该跑到公安去抢三郡,弄得三郡没抢会来,汉中也没打成,错过了机会,最后弄下个空城汉中,还牵连荆州的关羽,上庸也没保住,接着有数落关羽、向朗、文恭、郭攸之等人。反正是蜀国就没人比它强的。
廖立这些言论看似有些道理,其实都是马后炮,真要有这些远见,早在刘备让他当巴郡太守的时候就该说了。没发表意见说明他当时根本没看出来。事后在这发牢骚,诽谤先帝诽谤同僚就相当过分了。李邵、蒋琬二人事后赶紧上报了诸葛亮。
诸葛亮也没想到廖立是这样的人,当初门户大开丢了长沙,先帝没有责罚,你不思回报还诽谤先帝贬低同僚这就太过分了,这样的人品绝对不能留着过年,于是上奏刘禅,廖立就被流放了。
廖立也自知理亏,乖乖的去了流放地,他和后来同样被流放的李严一样,在诸葛亮死后痛哭流涕,知道没了诸葛亮恐难再被朝廷启用。后来姜维到过流放地见过廖立见他精神不错,回来说了好话,廖立的家人才被放回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