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诸葛亮敢去江东吊孝,并非是仰仗赵云的勇武?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气死周瑜,为何还敢去江东吊孝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诸葛亮气死周瑜,还敢去江东吊孝,东吴的武将是非常气愤的,他们怎会不想杀诸葛亮?都想!但是……

周瑜部将皆欲杀孔明,因见赵云带剑相随,不敢下手。

诸葛亮的随身保镖是赵云,东吴的武将见到后都胆怯了。“人的名,树的影”赵云在长坂坡的辉煌战绩,迅速在全国内传播。尤其是作为盟军,东吴武将都知道赵云的威名,甚至吴将甘宁还有个“江东赵子龙”的称号。能在曹军中杀得七进七出那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他们想要杀诸葛亮,得考虑考虑,自己的本事能在赵云青釭剑下走几招。

另外周瑜是东吴的三军统帅,是个儒将,和东吴的众多将领关系虽然不坏,但还没有达到很铁的地步,他的铁哥们是孙策,孙策已死。武将中没有人会主动站出来强出头。只要没人敢带这个头,是不会出现群起而攻之的局面的。

诸葛亮敢去江东吊孝,也不完全是仰仗赵云的勇武,他已经打探清楚接替周瑜大都督位置的是鲁肃。鲁肃这个人致力于孙刘联合,是他一手促成了这次联合才打败了曹操。诸葛亮此来吊孝,鲁肃必然会想办法保护诸葛亮的周全,实际上鲁肃也对诸将做了约束。

《三国演义》对这一段做了一些修改,诸葛亮吊孝刚进门的时候,东吴诸将在程普的带领下,都拔了剑,可惜被赵云的青釭剑削断,然后被鲁肃喝住。这段改编也算合情合理,既能体现东吴将领的血性,也能体现鲁肃的威望。。

一次刺杀不成,军令已出,没人敢违背。当然诸将对诸葛亮的仇视还是有的,危险还在。诸葛亮非常清楚,保不齐就会有人突然爆起。

所以他快速的切入正题~哭祭周瑜。他做了一篇祭文,非常生动,诸葛亮的哭诉也很是投入,就好像他真的失去了一个知音似的。实际上诸葛亮和周瑜没有私仇,甚至有些惺惺相惜。周瑜最初还想过拉诸葛亮过来,只是发现挖墙脚不成,为东吴将来考虑,才想要暗害诸葛亮。抛开公事,两人没有私仇。因此诸葛亮的哭祭虽然有做戏的成分,但也真是感情流露。

正是这种真情流露,让东吴诸将对诸葛亮有了改观。

孔明祭毕,伏地大哭,泪如涌泉,哀恸不已。众将相谓曰:“人尽道公瑾与孔明不睦,今观其祭奠之情,人皆虚言也。”鲁肃见孔明如此悲切,亦为感伤,自思曰:“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

当然诸葛亮不会把自己的安危压在这个改观上,他办完这件事,立马去见庞统(拉拢庞统),办完事后,他不敢停留,立刻回了荆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