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干(170年-217年),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市)人 ,少年勤学,潜心典籍。东汉末年杰出文学家、哲学家 。清元道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草翰成章,轻官忽禄,不耽世荣,游居邺下。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少年时,正值汉灵帝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世族子弟结党权门,竞相追逐荣名,而徐干却专志于学。当时的州郡牧慕徐干才名“礼命蹊躇,连武欲致之”。他“轻官忽禄,不耽世荣”。
曹操认为他的才学与众不同,特加礼聘,任他为司空军谋祭酒参军、五官将文学,他以病辞官;“潜身穷巷,颐志保真”,虽“并日而食”,过着极贫寒清苦的生活,却从不悲愁。曹操又任命他为上艾长,他仍称疾不就。
建安中,看到曹操平定北方,中国统一有望,即应召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转五官将文学,为曹操的文学侍从。曹丕《典论·论文》有“徐干时有齐气”一说。历五、六年,以疾辞归。“身穷穷巷,颐志保真”,虽“并日而食”,亦“不以为戚”。(引并见《中论序》)后授上艾长,也因病未就。
建安二十二年(217)春,瘟疫流行,干亦染疾而卒。后来曹丕论及徐干时说:“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
徐干擅长辞赋,能诗,其五言诗,妙绝当时,曹丕极为赞赏,曾说:“干时有逸气...干之《玄猿》、《漏卮》、《团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
代表作《中论》《答刘桢》《玄猿赋》,其著作《中论》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及其文章风貌,对历代统治者和文学者影响深远。当时的人们评价他写《中论》是“欲损世之有余,益俗之不足”,“上求圣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者”。
其诗作以《室思》六首较有名,用比兴法,假托女子希望巩固和男子的爱情,从女子境地设想,感到吾不能获得完全的保证,从委婉的言辞中表达出深意的情意。把君臣关系托于男女爱情。强调人与人的感情要真挚,笃厚,不要“重新忘故”。有一定的讽谕意义。语言朴实、畅达,情辞婉曲畅适,有一定的艺术性。
徐干作品,《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5卷,已佚。明代杨德周辑、清代陈朝辅增《徐伟长集》6卷,收入《汇刻建安七子集》中。《中论》2卷,《四部丛刊》有影印明嘉靖乙丑青州刊本。
建安七子的作品迭经战乱,濒于散佚,传诸后世者甚少。而“七子”中有学术著作,且传诸后世影响较大的只有徐干一人,他学行最为纯粹,且能在乱时浊世中保持独立高尚之亮节,这是他比其他诸子高出一筹之处。曹丕曾称赞“徐干有奇气,然粲之匹也”,可谓群星闪耀,一星独辉。由此可见,徐干在“七子”中地位声誉之显赫卓著。
徐干的生平业绩,史书上均语焉不详,仅见数言于陈寿的《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始文帝为五官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学。粲与北海徐干字伟长、广陵陈琳字孔璋、陈留阮禹字元瑜、汝南应玚字德琏、东平刘桢字公干,并见友善。徐干为司空军谋祭酒椽属,五官将文学。”
只此廖廖数语。后人研究徐干者,多以他的著作《中论》的无名氏“序”为依据,资料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