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斩首为何要选择“秋后”呢?有何含义

中国古人讲究天人合一,尊重天道,尊重自然规律。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古代刑律有很多,“斩首”是古时候对死刑犯的一种惩处手段之一。

斩首又被称为枭首和弃市,枭首指的是将犯人砍头后,头颅挂在高处向公众展示,而弃市是指在闹市中将死刑犯处死。从秦朝开始,斩首正式被收录为法律。隋朝至明朝、清朝之后,死刑的处决主要是以斩首为主,相比凌迟处死斩首是较轻的,而又比绞刑严重。

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宫廷剧里听到这样的台词:“秋后问斩”。顾名思义,县太爷发话,将死刑犯押入天牢,秋后斩首。有人不禁要问,斩首为何要选择“秋后”呢。古代讲究“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要说“秋后问斩”更多的还是反映了某种“天道”,反映人们对天理的敬畏。

一、“秋后问斩”的缘起

秋后问斩是指在古代,过了秋分这个节气之后开始处决犯人。秋后问斩始见于战国时期。

《礼记·月令》之孟秋之月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文学作品首次出现在《水浒》的英雄传记中。

在古代,人们无法正确地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某些现象。他们相信,除了人类和自然之外,还有一位能够统治世界的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也有“秋冬行刑”的记载。到了西汉以后,秋后问斩就被立为一项政治制度,一直沿用至明、清。包括我们现在所说的民谚“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秋后算账”等等,都有类似的含义。

二、“秋后问斩”不违天理

在古人看来,既然幸福、灾难、瘟疫、都是来自上帝的恩赐,故而人的所有行为都必须符合上帝的旨意,惩罚、宽恕都不能违背上帝的旨意。而“秋后问斩”也蕴含了一定的天道伦常。起初“凉风至,白露降”,秋后猎鹰都已开始捕杀其他鸟类祭祀,人们也可以处决有罪之人,以伸张正义。

古代刑部官员认为行刑要天人合一,春天和夏天草地繁盛,人的生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秋天是草木凋零的季节,农民在秋冬季节更加自由,地方官员动员公众观看也更容易。在这时候行刑才符合天人合一。选择秋冬两个季节行刑还可以对民众起到示威的效果。

上天有好生之德,在古代,人们多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某些现象,认为造物主对人们的恩赐是莫大的恩惠,春、夏万物生长茂盛,属阳,也不易屠戮生灵,人乃万物灵长,更不易被杀戮,所以戴罪之人必须等到秋季才能被处决,何况秋后属阴,万物凋谢,万物生灵已停止生长,所以便于处罚有罪之人,也不违天理。

董仲舒《春秋繁露》:“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三、“秋后问斩”符合统治者的“心思”

秋后问斩还体现出统治者的心思。古代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四季当中也只有秋后才得以稍事休闲,这个时候,处决犯罪之人,可以让这些普通老百姓得到警示,让这些农民有所顾忌,对国家法律心存敬畏。而且刽子手在处决犯人的时候,大都会选择人多密集的场所,比如菜市口、城门口等地方,以便更多的人看到,警告他们不要犯罪。

另外,还有两点也很有意思。第一,不是所有的犯人都是秋后问斩,还有“斩立决”的犯人。此等犯人一般都是犯了不可饶恕之重罪,如叛国、起兵谋反、人贩子、虐待残害儿童等情形;第二,秋后问斩为何大都选在“午时三刻”呢,因为这个时间大概是中午十二点,当时的理解是,这个点阳气最盛,可以冲淡杀人的阴气,或者说这个点处决犯人,正是他们昏昏欲睡之时,便于减少他们的痛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