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能在西里西亚战争中击败大邦奥地利是怎么做到的?

西里西亚战争是普鲁士与奥地利为争夺西里西亚地区而进行的战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1744年—1745年,普鲁士为了巩固对西里西亚的控制,再次对奥地利开战。德意志霸主奥地利再次败给普鲁士,未能夺回西里西亚。那奥地利为何会再次失败呢

一,战前局势

1740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对奥地利发动了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成功迫使其割让最富裕的省份西里西亚。奥地利女大公玛丽亚·特蕾西娅对西里西亚的丢失十分痛心,于是一直图谋收复失地。但奥地利忙于巩固哈布斯堡君主国的领地,以防欧洲列强瓜分,因此无暇顾及西里西亚。

1743年,奥地利击败巴伐利亚选帝侯兼神圣罗马皇帝查理·阿尔伯特,不仅收复波西米亚,还占领巴伐利亚选侯国,击退入侵莱茵河流域的法军,使得形势大为好转。随后奥地利与英国—汉诺威、撒丁王国组成联盟,共同反对普鲁士。同时沙俄在击败瑞典后,为了西扩,选择支持奥地利,反对普鲁士。

二,双方盟友

腓特烈二世知道沙俄对普鲁士威胁巨大,而奥地利也并非真心割让西里西亚,担心沙俄一旦与英奥结盟,自己会无力抵抗,便决定在玛丽亚·特蕾西娅反攻之前,抢先对奥地利开战。然后普鲁士与巴伐利亚、黑森-卡塞尔、普法尔茨组成法兰克福联盟,宣称要捍卫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七世的领土。法国为了向莱茵河扩张,于是支持法兰克福联盟,承诺派兵攻打奥地利。

玛丽亚·特蕾西娅的首要目标是使欧洲各国承认《1713年国事诏书》,确保她能继承哈布斯堡家族的所有领地;其次使丈夫洛林公爵弗朗茨·斯特凡当选神圣罗马皇帝;最后才是消除法国的威胁,攻打普鲁士普鲁士,收复西里西亚。因此奥地利没有料到普鲁士会抢先撕毁停战协定,发动战争。

三,战争爆发

1744年8月,腓特烈二世率领7万普军入侵波西米亚,挑起了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普军分三路发动进攻,仅用一个月就占领波西米亚首府布拉格。随后普军继续南下,攻占塔博尔、布德维斯和弗劳恩贝格等地。恰好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五患病,使得法军未能如约攻打奥地利。奥军主力因此迅速东调,支援波西米亚。萨克森担心普鲁士坐大,因此派兵支持奥地利。

腓特烈二世见奥军主力迅速前来,决定与之决战。但奥军司令奥托·费迪南德·冯·特劳恩深知普军强于奥军,于是极力避免与普军主力决战,而是骚扰普军后勤,使得普军粮草不足。普军只得节节后退,逐渐放弃波西米亚。11月,普军已经完全放弃波西米亚与布拉格,退守西里西亚。

18世纪时欧洲各国的军队规模大为扩大,因此无法单靠在占领地的掠夺来维持长久的战争,所以后勤成为决定战争的关键因素。欧洲各国为了应付日渐持久的战争,都会将军用物资集中以便用马车运往前线支援军队作战。但运输补给的车队很容易遭到敌军偷袭,所以双方都会在冬天停战,等到明年春天再打。因此普军见冬季临近,所以准备等奥军停止攻势再在明年发动反攻。

四,战争结束

1745年1月,奥地利为了对抗法兰克福联盟,联合英国—汉诺威、萨克森、荷兰组成四国联盟。不久查理七世病逝,使得法兰克福联盟存在的正当性大受打击。另外奥地利与萨克森还达成共同瓜分普鲁士的协定,使得局势对奥地利大为好转。

4月,奥军在普法芬霍芬之战大败法军与巴伐利亚军,迫使巴伐利亚求和。随后奥巴签署《菲森条约》: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三世承诺放弃父亲查理七世对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土主张,还保证支持弗朗茨·斯特凡当选神圣罗马皇帝。奥地利得以专心对付普鲁士,进军西里西亚。

随后奥萨联军大举攻入西里西亚,迫使普军集中兵力固守东尼斯河谷的弗兰肯斯坦等地。6月,普军在霍恩弗里德贝格突袭奥萨联军,取得大胜。奥萨联军被迫退出西里西亚,普军则一路追击到易北河,然后双方隔河对峙。腓特烈二世乘胜提出议和,要求奥地利承认他对西里西亚拥有完全主权,但遭拒绝。

8月,英国的詹姆斯党为了争夺王位,联合法国作乱。英国担心普鲁士攻占汉诺威,便与其议和,承认了普鲁士对西里西亚的主权,还向奥地利施压,要求其与普鲁士和谈。9月,弗朗茨·斯特凡当选神圣罗马皇帝,奥军因此发动索尔战役,突袭腓特烈二世的军营,但仍以惨败收场。

11月,奥萨联军从两面夹击普鲁士,准备一举占领柏林,结束战争。但普军先在亨讷斯多夫之战大败萨克森,占领萨克森选侯国;再在凯撒斯多夫之战击败奥地利,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腓特烈二世再次乘胜提出议和,玛丽亚·特蕾西娅只得同意。最后奥地利承认普鲁士拥有西里西亚,普鲁士则承认弗朗茨一世担任神圣罗马皇帝并在奥地利君位继承战争中保持中立,结束了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

总的来说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与第一次时一样,奥地利深陷君位继承战争泥潭,无法全力对抗普鲁士,而英国出卖奥地利强迫其议和,沙俄作壁上观,使得奥军无法单独击退普军。普鲁士得以继续控制西里西亚,使其巩固了德意志第二大邦的地位,但也加深了普奥之间的矛盾,为以后第三次西里西亚战争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