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儿子和干儿子怎么选?相信很多人心里的答案其实都差不多,那么刘备杀刘封到底是因为诸葛亮的建议还是自己的私心?其实答案是非常清楚的,刘备就是刘封之死的幕后操盘手。
公元220年,孟达投降魏国,随后奉曹丕之命与徐晃、夏侯尚攻打东三郡。雪上加霜的是,上庸太守申耽、西城太守申仪也在此时背叛刘封;最终,大势已去的刘封只好弃城逃回成都。上庸三郡宣告失守。
刘封之所以敢于回到成都,就说明他自认罪不至死,这也是他之前拒绝了孟达招降的原因。但事实证明,刘封还是太天真了,他选择回到成都实际上是自投罗网之举,刘备、诸葛亮并不认可他的辩解。最终,在诸葛亮的劝说下,刘备赐刘封自尽。
刘备与诸葛亮
据《三国志》中的记载,刘备之所以处死刘封,是基于以下理由:
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三国志·刘封传》
也就是说,在襄阳之战时拒绝援救关羽、与孟达闹翻导致失去东三郡,以及为避免日后刘禅“难制御”刘封,是刘备最终决定处死刘封的三个理由。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下面,我们就逐一展开分析。
刘备
襄阳之战时拒绝援救关羽:刘封罪不至死
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三国志·刘封传》
首先,襄阳之战爆发时,刘封、孟达刚刚平定上庸三郡不久,恩威未施。而且,以上庸太守申耽、西城太守申仪为首的地方豪强,还随时有反叛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刘封、孟达选择留守上庸三郡,以巩固基本盘,属于正常操作。
其次,刘备派刘封到上庸,是安排有任务的,那就是“下统达军”,也就是监视孟达。因此,在再次收到刘备的指令之前,刘封选择无视关羽的指令,坚守岗位,是他执行力强的体现。
再次,在襄阳之战初期,关羽一度势不可挡,胜利在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刘封出兵襄阳的决策。
综上所述,刘封在襄阳之战时拒绝援救关羽,是基于他的职责,而非个人私心做出的决定。这虽然暴露出了刘封战略目光短浅的短板,但很显然,他罪不至死。
丢失东三郡:刘封当罚不当诛
又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三国志·刘封传》
刘封丢失东三郡,最大的原因是孟达的反叛。而孟达之所以反叛,原因之一是孟达害怕刘备追究他不救关羽之罪;原因之二是刘封用武力夺取了孟达的“鼓吹”这件事,实际上就是刘封、孟达两人在争夺领导权时,刘封以刘备义子的身份,强势从孟达手中夺取了象征着统帅地位的“鼓吹”,而心有不甘的孟达虽“忿恚”刘封,但碍于刘备的面子不敢发作,于是干脆反叛投降了魏国。
刘封
刘封虽然在处理与孟达的关系时,采取的方法欠妥,但是,他却是在忠实执行刘备的指令。因为,刘备派刘封到上庸的目的,就是要他“统达军”,所以,在孟达不愿意交出军权的情况下,刘封才用武力夺了孟达的仪仗队。也就是说,是刘备亲手种下了刘封、孟达之间仇恨的种子。
综上所述,孟达虽然是因刘封而反叛,但是,真正的根源却在刘备,是刘备默许刘封夺取孟达的军权,从而逼迫孟达反叛。所以,丢失东三郡的责任不应该由刘封一人承担;而且,胜负乃兵家常事,刘封在严格执行刘备指令的前提下,只是因为采取的方法不妥才酿成败局,应是当罚不当诛。
未雨绸缪为刘禅:易世之后终难制御
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三国志·刘封传》
刘封虽然只是刘备的义子,但却是长子,平时刘禅也得叫他一声大哥。而更为重要的是,刘封“有武艺,气力过人”,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更是蜀汉建国的功臣之一,可以说,不论是在武力值,还是在对蜀汉的贡献方面,刘禅与刘封相比都是相形见绌。而这,也是刘备最担心的。
刘禅
知子莫如父,太子刘禅有多少斤两,刘备是再清楚不过了,事实上,刘禅能压过刘封当上太子,完全就是因为刘禅是亲生的。因此,为了确保刘禅继位后皇位无忧,就必须妥善处置好刘封,不让他有威胁到刘禅的机会,事实上,在取得汉中后,刘备将刘封放到远离成都的东三郡,就是为了让刘封远离蜀汉的权力中枢。
但是,刘封却不能理解刘备的良苦用心,他不仅轻易地将东三郡丢掉,而且还跑回成都来,这不是给刘备出难题嘛!气得刘备对他是破口大骂。此时,如何处置刘封,就成了刘备的心病。
关键时刻,诸葛亮挺身而出,他说出“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 这句刘备心中想说,但是又不能说出来的话,并以此为理由劝刘备除掉刘封。
但令人费解的是,如果只是为了避免刘禅无法驯服刘封的情况出现,完全不需要处死刘封,只要不让刘封掌握军权就可以达到目的了。难道刘备、诸葛亮没有想到这点吗?
襄阳之战的失利必须有人负责:刘封是完美的替罪羊人选
襄阳之战的失利,对此前顺风顺水的刘备集团是个沉重的打击。不仅让刘备集团失去仅有的荆州三郡,以及上庸三郡(东三郡),使刘备集团的势力完全退出荆州,而且直接导致了夷陵之战的爆发,从而使蜀汉政权从鼎盛开始进入到衰退通道中来。
如果追究起来,襄阳之战失利的责任人,毫无疑问就是刘备、诸葛亮与法正这三巨头。因为,正是由于他们的麻痹大意,没有及时洞察到孙权参战的意图,从而提早派出援军进入荆州,才导致孤立无援的关羽兵败被杀。
刘备、诸葛亮虽然对此心知肚明,但是,他们不可能站出来主动揽责,因为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而且面子上也挂不住。而就在此时,刘封适时地回到成都了,天真的刘封此时还不知道,他已经是在劫难逃了。
当好搭档诸葛亮以保护刘禅为由(此理由不能摆上台面),劝刘备处死刘封时,刘备马上就领会了诸葛亮的意图。于是,心照不宣的刘备就顺水推舟将刘封赐死。可怜的刘封,就这样成了襄阳之战失利的替罪羊。
综上所述,刘备处死刘封是一箭双雕之举。既为刘禅以后顺利施政扫清了障碍,又为襄阳之战的失利找到了替罪羊。当然,因为第一个理由不能摆上台面,所以,刘备就只能以第二个理由来赐死刘封了。
结语
公元219年,顺利拿下汉中的刘备进位汉中王,此时,刘封与刘备之间的关系已注定回不到过去了。不过,此时刘备还没有杀刘封之心,他只是将刘封放到远离蜀汉权力中枢的东三郡。
有勇无谋的刘封没能领会到刘备的良苦用心,他认为这只是一次正常的人事调动。随后,缺少战略目光的刘封,不仅拒绝援救关羽,间接造成关羽被害,而且又与搭档孟达闹翻,最终导致丢失东三郡。但是,此时刘封还罪不至死。
刘备在诸葛亮的提醒下,意识到刘封是襄阳之战失利替罪羊的完美人选,当然,除掉刘封也是为了刘禅着想。至此,刘禅的命运已经注定——作为襄阳之战失利的替罪羊被赐死。
最后,后知后觉的刘封总算明白了其中的道道,但可惜为时已晚,他只能悲叹:“恨不用孟子度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