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为什么会那么有钱?他的宝藏都沉到河底了吗?

张献忠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知秀网小编告诉你。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这是四川流传的一首民谣,相传只要能破解张献忠当年留下来的宝藏口号,就会寻到无与伦比的宝藏。

张献忠为什么会这么富有,当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

原来明朝末年,木匠皇帝朱由校昏庸无能,导致官宦专权乱政,朝野昏暗,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到了崇祯皇帝时,朝政昏暗依然没有得到改观,再加上灾荒不断,天下百姓在走投无咱之下纷纷揭竿而起。

1628年,王嘉胤、王自用、吴延贵等人率先起义,攻陷当地府衙后开仓放粮,拉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随后,宜川的王左挂、安塞的高迎祥、延川的王和尚等人也纷纷响应,很快全国的义军四起,这其中也包括张献忠。

张献忠字秉吾,号敬轩,外号黄虎,陕西定边人,从小饱读诗书,极具军事才能。崇祯三年,张献忠在家乡聚集了十八寨的农民发动起义,组成了一支义军队伍,后转战陕西、河南、山西、安徽、四川等地,队伍也壮大到数万人。再后来,张献忠就全歼了凤阳数万官军,将府库的粮食分发给了当地的百姓。之后,他做惊人举:掘开了老朱家的祖坟泄愤。

崇祯帝听闻后气得想找块豆腐撞死,派重兵围剿张献忠。

但张献忠面对明军的重围,又逆势而上,攻克了庐州、安庆、滁州等地,并且由商洛一直打回关中与高迎祥会合,打破了官军企图在中原消灭农民军图谋。

崇祯帝派悍将洪承畴为剿匪总司令后,农民军遭到了重创,高迎祥遇伏被俘并凌迟处死,李自成率所部转战于潼关以西地区,而张献忠则转战于湖北、河南、安徽等地。1643年,张献忠先后攻克蕲州、汉阳和武昌等地,创建了大西政权并定都武昌。然而,随着明军的猛烈反扑,张献忠只得转入四川,并在明蜀王府登基称帝,自称为大西皇帝。

当时天下出现了四个政权:分别是大西政权张献忠,大顺政权李自成,南明政权弘光帝,大清政权顺治帝。

1646年,清军在吴三桂的帮助下,击败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后,陈兵于汉中阳平关,与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对峙。交战数回都失利后,张献忠知道凶多吉少,于是马上将多年搜刮的巨额宝藏都集中了起来,秘密倾入长江的某段江底,寄希望于来日再起时以作军资。

据《明史》记载:“张献忠用法移锦江,涸其流,穿数仞,实以精金及其他珍宝累万万,下土后筑之,然后决堤放水"!

张献忠没能东山再起,他被清军击溃后被俘杀。而关于他沉江的巨额宝藏也成了千古之谜。

据史学家保守估算,张献忠当年所埋藏的定期至少有五十万两的黄金和一千万两的白银,按照明末的购买力换算成人民币的话,至少在800亿以上。

自从1647年张献忠中箭身亡后,四川开始流传一首民谣:石龙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

据说,谁能解开这个民谣的秘密,谁就能找到张献忠宝藏的沉江点。自从那时以后到这里寻找宝藏的人就络绎不绝。在《彭山县志》中记载:清朝顺治年间,为了充实国库银两,顺治皇帝曾经让地方官员组织过一次大规模打捞,张献忠的部分宝藏被打捞上来交给了朝廷,成了充实清朝国库的银子。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四川当地政府在修建水渠时,发现了隐没于密林深山中的石龙和石虎,它们的头正对着岷江河的方向。然而,可惜的是石龙和石虎不久被人为毁掉了。

到了21世纪初期,当地农民经常从岷江河滩上捡到刻有“大西”字样的黑色银锭及铜币。2005年,当时修建饮水工程时,意外从岷江河堤上挖出一根被挖空的木头,里面出现了大量银锭。

这引起了彭山区文物部门的注意,但随后却没有新发现。后来岷江发大水,整个考古工作也因此被迫收工。直到九年后,这批巨宝才再次露脸。

2014年5月,四川眉山市公安局接到线报,说当地有个文物贩子最近出手了一件东西,交易额为八百万。警方立即展开侦破,很快抓获了此文物贩子。之后,警方顺藤摸瓜重拳出击,不但抓捕了涉案的一百多名嫌疑人,还追回了各种文物一千多件。据嫌疑人交代,这些文物都是从彭山区江口镇的岷江段打捞上来的。经专家鉴定,这些文物都与张献忠有关。

于是专家断定:岷江江口段一就人们一直苦苦寻找的张献忠巨宝埋藏地。

2016年,经国家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岷江江口段围堰抽水,采取“围堰筑堤”的方式,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江水抽干后,河底下的真金白银随处可见,尤其是大量黄金。经过几个月的时间的抢救性挖掘,一共出土了42000余件珍宝。

张献忠沉银遗址的含金量果然名不虚传,相信不久的将来,大家就可以看到这些珍宝的展出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