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汉室衰微。不少割据一方的诸侯,都开始了自己的霸业之路。但经过长年的征战,中原地区只剩下了袁绍和曹操两个集团。这对儿时便相交的旧友,因为各自利益的需要,终于兵戎相见。此时的袁绍,雄踞青、冀、幽、并四州之地,无论是地盘上,还是从实力上,都要远胜于曹操。但令人奇怪的是,袁绍却因为重重原因,没能拿下曹操。
当然,这其中的因素有很多。不过从客观角度上看,袁绍之所以没能拿下曹操,却是因为另外一支力量的屡次侵扰。这支力量名唤“黑山贼”,其领头人张燕,竟然还是赵子龙的同乡,也是出自常山真定。当然,倒不是说曹操合纵连横的手段过于高明。只是黑山军出没的地方,恰好是在袁绍势力的腹地。
据《三国志·袁绍传》记载,袁绍手下最有远见的沮授曾给袁绍提出过一处战略大计:“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
沮授的这个袁绍版“隆中对”,不可谓不高明。甚至“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方针,沮授也比曹操早了一年多。从这份战略中来看,公孙瓒、张燕等人才是袁绍要首先解决的目标。就连袁绍手下的谋臣都将张燕看做是心腹大患,可见黑山军的存在,对于袁绍的战略目标是有着多大的威胁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张燕的黑山军,会给袁绍带来这么严重的纷扰呢?首先要解决的是,黑山军出没的范围。据《三国志·张燕传》记载:“灵帝不能征,河北诸郡被其害。燕遣人至京都乞降,拜燕平难中郎将。”联想到张燕出身于常山郡,可以肯定的是,张燕黑山军出没的范围正是袁绍的腹地冀州。据《太平御览》记载:“犊子、邺人在黑山,常牵一黄犊来邺城沽酒。”在《元和郡县志》中,也曾提到过黑山军的来历:“黑山,在县北五十五里,汉末眭固、白饶等起黑山,聚众十余万,号黑山贼。”
可以看到,黑山军活动的范围,恰好是在邺城、河内等地。黑山贼在这个范围内的数次侵扰,也让袁绍无法真正的统一河北诸郡。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有张燕领导的这一支黑山军在自己的老巢四处作乱,袁绍又怎么会安心的集中精力去对付曹操呢?
说到这,或许还有读者会感到疑惑,黑山军的实力肯定是比不过袁绍的兵马的,那为什么袁绍到最终覆灭,也没能剿灭这支流寇呢?其实也很简单。一方面,袁绍也要受到公孙瓒、曹操等人的势力制约,他无法抽调出大部分人马来去围歼区区一支山贼部队。而且精明的张燕也知道与其他势力联合,共同抵御袁绍,甚至想把他赶出去。据《三国志·张燕传》记载:“袁绍与公孙瓒争冀州,燕遣将杜长等助瓒,与绍战,为绍所败,人众稍散。”可以看到,张燕曾与公孙瓒联合,一同进攻袁绍的冀州,可惜为后者所败。
另一方面,张燕充分利用了黑山险要的地形,与官府玩起了“游击”策略。而这也是张燕率领的黑山军,能在汉末舞台上活跃这么久的原因。此时的黑山军,无疑让袁绍进退两难。一旦袁绍发兵进攻,张燕就让手下化整为零,纷纷躲进深山老林之中。当袁绍外出征战曹操、公孙瓒之时,张燕便会派黑山军进入河北诸郡四处作乱。
就这样,在张燕无心的牵扯之下,袁绍、公孙瓒、黑山军以及曹操无疑形成了一种相持性的状态。直到公孙瓒、袁绍相继败亡之后,曹操顺利占据了整个中原地区,成为了一统北方的霸主。聪明人张燕知道自己无路可去,最终选择了归顺曹操,反而落得了善终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