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真相是什么?或许不是因为火攻

今天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赤壁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作为东汉末年的一场重要战役,赤壁之战可谓是过程精彩、影响深远,正因如此,它历来都被人们广泛讨论,且成为了我国古代战争的重要样本。在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的讲述中,赤壁之战时庞统为曹操献上铁索连环之计,周瑜用苦肉计让曹操相信了黄盖的诈降,而诸葛亮则是借来了东南风。最终,在诸多计谋和行动的共同配合下,曹操的庞大船队被焚烧殆尽,他自己也败走华容,十分狼狈。

然而,这样的剧情虽然十分精彩,但和史实却有着不小的差距。在正史《三国志》当中,火攻尽管也是赤壁之战中的主要内容,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常常被忽视的因素,那便是瘟疫。仔细想来,这个不常被提起,相当不引人注目的因素或许才是曹操兵败的关键。

建安十三年(208),枭雄曹操在平定北方后挥师南下,并且几乎是兵不血刃就拿下了荆州。一番整顿后,曹操率军顺流而下,准备击败盘踞江东的孙权势力,从而进一步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然而,乱世当中的另一位大人物刘备于此时联合了孙权,准备一起抵抗曹操。

在周瑜的传记当中,陈寿将当时的局面描述为:“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於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也就是说,孙权在同意与刘备联合后派出了周瑜、程普等人与之共同作战,这支联军与曹操的部队相遇在赤壁时,曹军已经感染了“疾病”,因此初次交战时,纸面实力占优的后者很快便被打得退守北岸。首战告捷,但孙刘联军并没有沾沾自喜,他们深知曹操帐下兵多将广、底蕴雄厚,因此又想出了利用曹军战船首尾相接这一特点进行火攻的计策。于是,黄盖诈降曹操,并放出火船攻击了曹军的船队,史载:“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从这段记载来看,曹操兵败的原因一个是众所周知的火攻,另一个则毫无疑问应该是战前的疾病。然而,令人疑惑不解的还在后面。陈寿在孙权的传记当中,也对赤壁之战进行了概述,但这边的描述则是:“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

明明是同一作者的同一部史书,但孙权传却表示孙刘联军初次击败曹操的军队后,是曹操自己烧了战船并撤军,且曹军士卒是因为“饥疫”才死去了大半。最后,我们再看看曹操、刘备这两位的传记。在曹操传中,赤壁之战被描述为:“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而刘备的传记里,记载则是:“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综合上面的四段记载,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出当时的具体情况:曹操的军队刚与孙刘联军在赤壁交手便败下阵来,随后更是因遭遇火攻而元气大伤。不久之后,军中原本就存在的疫病因为人口聚集、战死将士尸体处理不当等原因大规模爆发,为了避免战争持续导致的更大损失,曹操只得壮士断腕,选择了放弃南下,并让出了诸葛亮口中“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的荆州。毕竟,荆州的四通八达在此时反而成为了病毒传播的一大优势。

甚至,我们可以大胆推测,曹军早在一开始便深受疫病之苦,因此虽然实力上胜于孙刘联军,却屡战屡败,最终不得不狼狈撤退。值得一提的是,东汉是我国古代瘟疫最频繁的朝代之一,据统计,从元初六年(119)到建安二十二年(217)的近一百年间,共爆发过十次较大规模的瘟疫,这为赤壁之战关键在于瘟疫的说法提供了又一有力支撑。

仔细想来,曹操如果仅仅是打了一两场败仗,那么根本就没有必要在撤退时烧光自己的战船。在那个防疫水平落后的年代,焚烧或许是少数被人们掌握的对抗疫情的方法,而曹操烧船的反常举动很可能正是基于防疫的考量才做出的。长久以来,人们提到赤壁之战往往聚焦于火攻,但瘟疫这一屡遭忽视的要素或许才是曹操兵败的关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