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古代劫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了,互联网时代到来,足不出户就能沟通,在网络世界遨游。即便两人相隔再远,只要一通电话,就能把信息传递给对方。
但是在古代可没有这么方便,如果想要传递信息,只能靠写信来告知,由于距离遥远,时间也比较久,可能需要个把月,甚至数月,才能把消息传递给对方。
但我们都知道,古代行军打仗的时候,军情不容延误,要把军情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朝廷,若是传递不及时,可能就会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古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设置了驿站,通过士兵骑马传递信件的方式,以达到最快速度,将军情安全传达。
古代的官道旁边都设有驿站,这些驿站就相当于现代的快递转运点,驿站里都会有良驹多匹,而负责送信的士兵经过驿站的时候,随时可以更换良驹,确保信件以最快速度传递到朝廷。
所谓八百里加急,那就是遇到紧急军情,传送的速度最快可达到800里,是古代传送最高级别加急文件。比如敌国来袭,边境造反等事宜。不到万不得已,朝廷也不会用八百里加急送信,因为路途遥远,沿途奔波,不管是人还是马,身体都一般扛不住。
按唐朝规定,普通驿马要求一天行 180 里左右,最快的则要求日驰 600 里。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 天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当时的传递速度就达到了每天 500 里。
比如传说中,岳飞便是被赵构的十二道金牌给召回。《宋史·岳飞传》记载:“(秦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结果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给处死了。
宋朝时,这种“金牌”并非什么传令牌,而是一种以最快速度传递邮件的特殊标志,是宋代多种通信证件的一种,这种金牌用于赦书及军机要务,由皇帝直接交发。
据《宋史》记载,传递时急飞如电,望之者无不避影,要日行500里,昼夜不停,鸣铃飞递。
不过很多偏远地区都住着山贼土匪,专门打家劫舍,这些土匪看到八百里加急的士兵,会不会去拦截呢?
答案是不会,因为这些土匪也都知道,凡是八百里加急的信件,都是涉及边境军情,非常重要的,是关乎到国家安宁和百姓安危的,若是一旦因为他们的拦截,而导致国家有所损失的话,他们是万死也难辞其咎的。
因为自唐朝后,全国各处基本都设有驿站,而且也颁布了一些比较严厉的相关条例。
比如《唐律》有载:“驿丁抵驿,必须换马更行,若不换马,则杖八十。还规定,凡在驿途中耽误行期,应遣而不遣者,杖一百;文书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以此类推,最重的处徒罪二年。假如耽误的是紧急军事文书,则罪加三等。因书信延误而遭致战事失败,则判处绞刑。”
耽误行程的都处罚这么严厉,更何况是拦截?
所以,凡是一般稍微有点脑子的土匪,都会自动给这些士兵让道,绝不敢阻拦他们半分。否则,轻则匪窝被剿,重则九族被灭,完全没必要。
现在一些影视剧当中放的,都是为了迎合剧情,其实很多都缺乏依据。而且一般发生紧急军情时,都会多途径多人携带文书,以防万一。
此外,这些八百里加急的士兵,身上一般都没有什么可以抢劫的地方,因为他们全身上下,除了信件以外,什么东西都没有。一般土匪们都是一为财,二为色,即使想抢这些送信件的士兵,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抢的。
但是土匪们又该如何分清八百里加急和普通的送信士兵呢?
这也是古代人的聪明之处,为了让八百里加急更容易被认出来,一般会要求送信的士兵,必须在腰间别上一面黄色的旗子作为标记。这样才方便别人远远地就能看到,并提前为这些士兵打开关卡,确保不会耽误士兵的时间。而土匪自然也就能够认出,哪些是八百里加急的士兵了。
原本,八百里加急是专门为边关的军情准备的,其他人是不能也没有资格使用八百里加急的。但是到了唐玄宗的时候,他为了讨好杨贵妃,竟然也使用八百里加急,为她加急运送荔枝。
《新唐书·杨贵妃传》里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杜牧还曾作诗一首: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而唐玄宗的这种行为,不仅对国家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令百姓对他失去信任,这一点,从后来唐朝逐渐衰败就可以看出来。
总的来说,土匪之所以不敢抢劫八百里加急,一方面是因为土匪知道这些士兵揣着的都是重要军情,是关系一国的安危,出于爱国,自然不会拦截。另一方面是朝廷有明确规定,不准任何人阻拦八百里加急,否则格杀勿论,诛其九族。
唐代至清代,全国各地基本都设有驿站。一般每隔二十里就设一个驿站,一般分紧急程度,规定每天行多少里,比如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等等。
自古以来,几乎没听说哪一朝哪一代,有土匪拦截八百里加急文书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