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1368年,布衣出身的朱元璋领导抗元起义军,推翻了暴虐的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取名字非常重视,认为名字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仔细研究下,从朱元璋到他的后世子孙,取名字都很有讲究。只要名字取得好,不信江山坐不了。大明王朝之所以享国276年,恐怕也有明太祖朱元璋给后世子孙制定了一整套科学完整的取名法则的功劳。
朱元璋出生在元朝时期安徽凤阳一个贫农家庭。元朝统治残酷,把民众分为四等,规定平民老百姓不能取正式的姓名,只能按出生日期、家里(家族)排行或者父母年纪相加数来称呼。朱元璋祖父朱初一,父亲朱五四,长兄朱重五、次兄朱重六、三哥朱重七,朱元璋家里排第四,家族兄弟排第八,所以叫朱重八。这都是当时所谓的"贱名"。
参加起义军后,朱重八改名朱元璋。"璋"是一种锐利的玉器,太祖痛恨元朝的残暴,所以取"诛元璋"的谐音",改名为朱元璋,意思是,自己是诛灭元朝的一把利器。
翻身农奴把歌唱,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在把父亲改名为朱世珍,大哥改名为朱兴隆,二哥改名为朱兴盛,三哥改名为朱兴祖的同时,也制定了一整套后世子孙取名的法则。
这套取名法则既玄妙神奇,自成一体,又寓意深刻,用心良苦。
这绝不是文化水平不高的朱元璋所能做到的,估计是他手下的大儒宋濂和阴阳五行大家刘伯温等人的智慧。
朱元璋规定,儿子辈名字均为一个字,且同为木字偏旁。孙辈及其后代均取两个字的双名,第一个字为辈分字。以五言诗的形式,朱元璋赐给26个儿子每人二十个字,作为他们后代取名的辈分用字。具体如下:
太子(朱标):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秦王: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惇。
晋王: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燕王: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周王: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
楚王: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齐王: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
潭王:福昌忻保定,嘉应必兴隆。启处询从式,尊闻汝贵中。
赵王:赵王朱杞出生于1369年,1370年受封,1371年即夭折,因此无世系。
鲁王: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希兼达,康庄遇本宁。
蜀王: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
湘王:久镇开方岳,扬威谨礼仪,刚毅循超卓,权衡素自持。
代王: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燿壮洪基。
肃王:瞻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当运,凯谏处恒隆。
辽王: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丽龙舆。
庆王:秩邃寘台鼒,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衎,骘眷发需毗。
宁王: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
岷王: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礼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谷王: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
韩王:冲范徵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灏慥,令绪价蕃维。
沈王:佶幼诠勋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晳暐,圭璧澈澄昂。
安王:斐序斌廷赏,凝覃浚祉襄,恢严颛辑矩,缜密廓程纲。
唐王: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
郢王:伟闻参望奭,箴诲洎皋夔,麒麟馀积兆,奎颖晔璇玑。
伊王:颙勉諟訏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
朱楠:朱元璋最小的儿子,出生仅一个月即夭折,自然无世系。
除了封自己的儿子为王外,朱元璋还把侄子朱文正的儿子即侄孙朱守谦封为靖江王。朱元璋也赐给他20字作为世系安排,"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若依纯一行,远得袭芳名。"但是,靖江王一系是不能享用以五行偏旁取名字这一特权的。
朱元璋规定孙辈及其后代名字中第二个字可随意选择,但必须都要有五行偏傍,以火土金水木为序,次第循环。这是取古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相生之说,寓意大明王朝勃勃生机,江山永固,子孙后世繁衍生息,绵绵不绝。
朱元璋儿子们名字偏旁都为木,按照木生火的原理,朱元璋孙辈名字中的第二个字必须是带火偏旁,以此类推。如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即后来的明成祖,朱棣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朱高炽的儿子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的儿子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朱祁镇的儿子明宪宗朱见深,朱见深的儿子明孝宗朱祐樘,无不严格遵循了朱元璋制定的取名法则。
直至现在,朱元璋的后裔仍在沿用这一套取名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