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金兵打惨的辽国,转头就击败20万的宋朝精锐

自从出河店之战后(1114年),辽帝国被兴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金国屡屡击败,以至于疆域日蹙,仅过了11年便灭亡。不过,在这段屡战屡败的屈辱岁月里,被金兵打惨的辽国也有扬眉吐气的一刻,曾在南方边境地区两度击溃宋朝的精锐部队,堪称“菜鸡互啄”式战役的大赢家。那么,这场战事是如何引发的?残辽如何能击溃士气如虹的宋朝大军?感兴趣的读者和知秀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01 趁火打劫

宋徽宗在位25年间,虽然沉溺于酒色和艺术创作,对国家大政很少上心,但唯独谨遵其父宋神宗的遗训,对北伐辽国、收复燕云故地念念不忘。为了实现这个光荣而艰巨的目标,宋徽宗遣使渡海联络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并跟后者达成共同夹击辽国的协议,史称“海上盟约”。按照盟约,一旦攻灭辽国,宋朝会向金国献纳“岁币”,而金太祖则答应放弃燕云故地的主权。

依据双方商定的作战方案,宋金两国应在宣和二年(1220年)同时举兵攻辽,其中,金军负责夺取辽国的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宋军则进攻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西京大同府。然而,就在作战方案即将实施之际,由方腊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在江浙一带爆发,迫使宋徽宗推迟北伐行动,并全力围剿农民军。直到两年后,消除内乱的宋朝,才正式腾出手来北伐。

宣和四年(1222年),金国再邀宋朝南北夹击辽国。此时,在金国极为凌厉的攻势下,辽国连战连败,不仅都城上京沦陷、主力几乎被全歼,就连天祚帝也已逃入夹山(今内蒙古包头市萨拉齐镇西北大青山),其行踪长期不为外界所知。为稳定军心、民心,南京留守耶律淳在大将萧翰、耶律大石等人的拥戴下,正式登基为帝,史称北辽。

耶律淳虽然自称辽国的合法皇帝,但统治区域仅限于南京析津府及附近的平州一带,并且所部将士皆是被金军打残的败军败将,战斗力可想而知。反观北伐的宋军,则是刚刚平定方腊起义、士气如虹的精锐之师,并由能征善战的太监名将童贯统领。在宋徽宗看来,我强敌弱的态势是如此明显,似乎只要宋朝的大军一到,北辽便会立刻呈现土崩瓦解的态势。

02 兵败雄州

当年五月,由童贯为主帅,种师道、辛兴宗等为大将,宋朝十万精锐军队从雄州启程,兵分东西两路北伐。然而,宋徽宗万万没料到的是,在耶律大石、萧翰的指挥下,貌似羸弱不堪的辽军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竟然爆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超强战斗力,先是在白沟河打得种师落花流水,随即又在范村重创辛兴宗。

种师道、辛兴宗难以抵御辽军的攻势,被迫连夜退兵,然而当宋朝溃兵刚刚抵达雄州城下,北辽的追兵便已赶到。童贯因为担心辽军会趁乱攻入雄州,便下令关闭城门。种师道、辛兴宗无法入城,只能舍命跟辽军搏杀,结果一战下来死伤无数,史载“自雄州之南,莫州之北,塘泊之间及雄州之西保州、真定一带,死尸相枕藉不可胜记”(见《三朝北盟会编·卷八》)。

03 再败燕山府

前线宋军大溃败的消息传至汴梁,宋徽宗既震惊又羞愤,恨不得把两位败军之将撕成碎片。为了恢复天朝上国的颜面,宋徽宗并未叫停北伐行动,而是酝酿新的军事行动计划。恰在此时,北辽汉将、常胜军统帅郭药师投降宋朝,并向朝廷献上偷袭析津府的计策,被宋徽宗全盘接受。

当年十月,宋徽宗再次派童贯北伐,并提前将析津府更名为燕山府。这一次,童贯改用名将刘延庆为主将,督兵十万屯于卢沟之南。按照作战方案,刘延庆在正面战场跟萧翰、耶律大石鏖战,而郭药师则与宋将杨可世、高世宣等率军数千人偷袭进入燕山府。而为了能顺利地达成目标,刘延庆应当派其子刘光世率师接应郭药师等人,以便尽快占据燕山府,然后前后夹击萧翰、耶律大石。

但是,郭药师等人攻入燕山府后,刘光世却并没有率军援助,而萧翰在得知后方有变故后,立刻派兵回援。结果,宋军在城中苦战三昼夜,终因寡不敌众被击杀殆尽,唯有郭药师、杨可世及数百士兵缒城逃生。歼灭城中的宋军后,萧翰又派兵断绝宋军的粮道,并对刘延庆大施心理战,宣称将率三倍于敌的辽军进攻宋军。

宋军粮道被截断后,刘延庆本来已无斗志,如今又误信萧翰发布的假消息,便慌乱间烧营而遁。将士们见主帅逃跑,便纷纷溃散奔逃,结果“相蹂践死者百余里。自熙、丰以来,所储军实殆尽。”(引文出处同上),可谓惨到家。萧翰乘胜追击,直到涿州城河边方才驻军。翌日再战,士气低落的宋军再次被打得落花流水,残兵败将仓皇逃奔雄州,再不肯跟辽兵对阵。

04 后续

这场“菜鸡互啄”式的较量,以辽军完胜、宋军完败而告终,而经过两番大溃败后,宋朝不仅损失20万精锐部队,并且把自神宗熙宁、元丰以来积攒数十年的军用物资消耗殆尽,可以说惨痛、羞辱到了极点。战后,北辽及燕地的汉民对宋朝外强中干的表现无比鄙视,纷纷作赋及歌诗来取笑宋徽宗,令后者羞惭不已。

更加要命的是,金国在看到北宋渣一般的战斗力后,心中除了嘲笑讥讽外,很自然地便滋生出入侵中原、灭亡宋朝的野心。果不其然,就在宋辽大战3年后(1225年),已经彻底灭亡辽国的金国正式举兵南下,仅用了2年时间,便攻陷汴梁、俘获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变”。

推荐阅读